返回满巴拉僧庙
首页  > 内蒙古  > 乌海  > 海勃湾区   »  满巴拉僧庙景点介绍

满巴拉僧庙

满巴拉僧庙
满巴拉僧庙位于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所在地。 座落在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图海山上的满巴拉僧庙是由第一世夏仲活佛贡其格阿日布斋于乾隆43年(公元1778年)主持兴建,至今已有234年的历史。以 办“曼巴拉伦”(培养蒙医场所)为主,造型雷同于西藏的一些寺庙。喇嘛要诵的经分为四个部分:沙德尔经(病理学)、码德珠玛经(药理学)、西码珠德经(诊 断医疗方法)和医点要领(基础理论),合称为《四部集》。当时,药品全部是自采、自种、自制。据记载,这里曾会聚了大约200名喇嘛诵经医学,参拜者更是 络绎不绝,当时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的学习蒙医的高等学府。满巴拉僧庙以其独有的经医双修,学僧入寺,先经后医,医经双修,经过对藏文、经文和各种医学典 籍的长期学习,在医学方面达到较高的造诣,也曾经研究出几十种蒙药秘方流传民间、造福百姓。培养出大量的精通医宗教义蒙医药人才。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 众多的具有独特疗效的秘方,对多种疑难杂症的神奇疗效。因此,满巴拉僧庙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有名气的庙宇之一,拉僧仲庙、查汉卡布其尔庙、敖包图庙、千 里庙是其隶属庙宇。至文革前,满巴拉僧庙拥有大殿一座,小殿五座,药师佛塔一座,喇嘛接待室九间,喇嘛个人住房、厨房300余间,大小牲畜1000余头。 庙内有喇嘛近200人。庙建成后,以研究医中教义培养医务人才为目的,学僧们 进庙后,经义双修。该庙恢复后,有大雄宝殿药师供塔、护法殿、溶洞等,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
中文名
满巴拉僧庙
位    置
乌海市海南区
时    期
乾隆四十三年

简介

满巴拉僧庙位于乌海市海南区拉僧庙镇所在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鄂托克旗第七代王东日布包仁时期,由第一世夏仲(活佛)贡其根阿日布吉主持兴建,现已有215年的历史。庙建成后,以研究医中教义培养医务人才为目的,学僧们 进庙后,经义双修。该庙恢复后,有大雄宝殿药师供塔、护法殿、溶洞等,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满巴拉僧"是藏语,意为"医明经院"或"医明学院"。建立满巴拉僧庙有当时的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庙时鄂托克旗内前后建成的近20座寺院中没有1个研究医宗教义的场所。很需要建立1个研究蒙藏医学的医宗专门机构。为此,选择阿尔巴斯山脉盛产多种药石、药草和利用图海山几处矿泉水资源的自然地理条件:把满巴拉僧庙建在水土丰盛的地方,隶属鄂托克召,从此鄂托克旗有了研究医宗教义的寺院。满巴拉僧庙盛兴时期,喇嘛数达近200名,殿塔10座,庙仓库和住宅170多间,大小畜数百头只;庙内各种雕塑、壁画精致、法器齐全,布置十分壮观,经书、医药书籍数千卷,成为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规模较大的有名气的寺院之一,特别是目前藏医学和众多名医而名扬远外。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了神像,彻底拆庙,百年寺庙毁于一旦,珍贵文物不知踪向,只留下三层不完整的庙宇,作为历史的见证。 近几年,乌海市海南区共投资434万元对满巴拉僧庙进行了修复。截至目前,已复建了大雄宝殿、药师佛塔、配殿、牌楼,修建了上山道路,进行了山体绿化等,已计划申报AAA级景区。

活佛夏仲

满巴拉僧庙夏仲(活佛)是该庙最高僧人,从第一世夏仲甘珠尔班智达贡其格阿日布吉到现在转世四世,第四世夏仲嘎拉生沙德日布丹毕尼玛出生于1950年,1956年认定在满巴拉僧庙坐床,现在本寺院的主持。在"文革"中,满巴拉僧庙被毁,1982年在旧址上设宗教活动点恢复香火,1996年海南区政府批准予以登记,正式确定为乌海地区唯一格鲁派(喇嘛教)宗教活动场所。

医学宗教

满巴拉僧庙,是一个专门研究医学宗教的场所,这里的僧人先学经后学医(蒙医),医经双修,以求在医学方面达到较高的造诣。据称,这里曾研究出几十种蒙药秘方,是以蒙医药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藏传佛教圣地,在方圆几百里蒙古牧民中影响很大,在藏传佛教和蒙、藏两个民族中,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文化大革命中该庙遭到破坏,现存:大雄宝殿、药师佛塔、护法殿、溶洞。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1982年在旧址上设宗教活动点恢复香火,1996年海南区政府批准予以登记,正式确定为乌海地区唯一格鲁派(喇嘛教)宗教活动场所,第四世夏仲嘎拉生沙德日布丹毕尼在广大僧众和信教群众的支持下,全面修复庙宇,现已初具规模。每次庙会人山人海,平时朝拜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满巴拉僧庙建成后,专门研究医宗教义,学僧们进庙先经后医,经医双修,培养出几代有学识的、精通医宗教义的医务人才。研究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医方明",自行采药配方,医治多种疑难病,为发展民族医药,减轻人民群众的疾病痛苦,解决当地缺医少药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