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楼

广西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木质牌楼燕窝楼,在距全州县城以北约16公里远的永岁乡石头岗村(该村过去的读书人多,曾有“才子之乡”的称谓)。
燕窝楼,又称燕子门楼,系蒋氏祠堂之门楼,原是永岁乡石岗村的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蒋建德始筹建逝卒未成。现存门楼由其子石岗村明代工部侍郎蒋淦亲自主持设计,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蒋祠楼修建而成,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动工,总建筑面积446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楼、门楼、祠堂(分上、下殿),于嘉靖七年建成,全是木质结构。楼高12米,宽8米,上4层,下3层。整座牌楼不用一根钉,由324根榫木卯装而成。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而得名。牌楼上的梁枋、雕刻、彩绘,工艺非常精致,燕窝楼是广西区内发现最早的带有如意斗拱的木质牌楼,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3年燕窝楼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门楼的两边有这样一幅由明东阁大学士叶向高书写的槛联:“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
燕窝楼历经沧桑风雨,现已有几百余年历史。祠内留有明、清、民国时代水上-三江口位于全州县城东南端的完山前,由发源于海洋山的湘江、都庞岭的灌江、越城岭的万乡河汇聚而得名。三江汇合处有一个面积391. 68亩的鲸鱼洲;三江口水面最宽300米,最窄处40米,整个水域面积6600亩,三江口水最深处6米,平均水深4米。燕窝楼下游水晶岗电站,为三江口特殊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发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水域宽广,水流平缓,是人们划船、游泳、垂钓的好地方。奇特的是,这门楼上,还常有燕子来这里安家,在这里飞进飞出,让这“燕子门楼”更加名符其实。
燕窝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双辽 1八一水库
- 铁东区 2叶赫部城址
- 梨树 3叶赫那拉古城
- 梨树 4二龙湖古城遗址
- 公主岭 5秦家屯城址
- 伊通满族自治 6伊通河
- 梨树 7偏脸城城址
- 铁西区 8四平战役纪念馆
- 伊通满族自治 9牧情谷旅游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0报国普乐寺
- 伊通满族自治 11伊通满族民俗馆
- 梨树 12转山湖水库
- 梨树 13偏脸城遗址
- 双辽 14郑家屯博物馆
- 梨树 15二龙湖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6大孤山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17环碧山庄
- 伊通满族自治 18伊通火山群
- 伊通满族自治 19伊通碑碣戏楼
- 伊通满族自治 20阿木巴克围场
- 梨树 21伽蓝寺
- 铁东区 22二郎山庄风景区
- 伊通满族自治 23柳条边
- 梨树 24梨树偏脸城古城遗址
- 公主岭 2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