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遗址

195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由分布在三房湾、谭家岭、邓家湾等数十处的古文化遗址构成一个原始社会大型聚落群体。文化遗存从大溪文化阶段开始,经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形成一个基本连续发展的过程。
经多年发掘发现,遗址群中部为石家河城址,兴建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由城垣、城壕和外围台岗组成。平面呈四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1100米。城垣堆筑,基宽约50米,顶宽4~5米,残高约6米,西、南垣保存较为完整,南垣东部有一宽约400米的缺口。护城河尚存,周长约4800米,宽约80~100米。城内分布有三房湾、谭家岭、邓家湾、蓄树岭、黄金岭、杨家湾等遗址。其中三房湾遗址,位于城内西南部,为一不规则台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2米,台面散布有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片,可能为一处作坊遗址;邓家湾遗址位于城内西北角,为一不规则的椭圆形台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5米,发现土坑墓104座、瓮棺葬37座,灰坑118个,以及大量的红陶缸互相套接的遗迹现象,可能为当时的祭祀场所;谭家岭遗址位于城内中部,为一条形台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发现房基、灰坑和红烧土等,可能为当时城内活动的中心区域和大型公用建筑所在。
石家河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池。出土文物有大量陶质生活用具、数十种陶缸刻符,百余件玉人、玉龙、玉鹰、玉蝉等精品,万余件陶塑人物与动物艺术品等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发展的最高水平,成为研究中国城市起源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家河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乌马河区 1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伊春区 2兴安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岔区 3河口景区
- 南岔区 4太平森林公园
- 带岭区 5凉水自然保护区
- 嘉荫 6茅兰沟
- 上甘岭区 7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 嘉荫 8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 南岔区 9月牙湖公园
- 汤旺河区 10回龙湾度假村
- 嘉荫 11龙骨山
- 汤旺河区 12汤旺河国家公园
- 伊春区 13兴安森林公园
- 嘉荫 14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汤旺河区 15林海奇石国家森林公园
- 红星区 16红星火山地质公园
- 五营区 17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 铁力 18桃山原始森林
- 伊春区 19伊春水上公园
- 铁力 20万松岩风景区
- 美溪区 21美溪回龙湾山庄
- 铁力 22桃山野生动物国际狩猎场
- 铁力 23滚兔岭风景区
- 铁力 24透龙山风景区
- 铁力 25日月峡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