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子
石嘴子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山黄河大桥北1.5千米处的黄河岸边,长约1公里,紧依黄河,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嘴山,城东北二百里,突出如嘴”系石嘴山得名之处。早在秦汉时期,黄河石嘴子段就有船只往来,形成远近闻名的水运码头,别称风铃古渡。清代曾为市口(夷场),依托石嘴子便利的水运条件,这里成为河套地区蒙汉贸易、农牧交易的主要市场。清末民国时期的石嘴子不但有十大洋行,还有许多文物。这里曾建有药王庙、经堂庙、大佛殿、财神庙、牛王庙、文昌阁、清真大寺以及风水洞,石嘴山巨富郑万福还自建一条新街。
石嘴子长约1公里,紧依黄河,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嘴山,城东北二百里,突出如嘴”系石嘴山得名之处。
- 中文名
- 石嘴子
- 地 址
-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
引申定义
石嘴子是由地理地点引申为地区和地区特定历史的地点,具体可以分为:石嘴子景点。
沿着黄河西岸的滨河路前行,越靠近石喇叭,河岸的地势越高,参差的巨石远远望去,像是凌空于河面的鹰翼,让人担心踩上去,会有塌落的危险。一河之隔的对面,就到了内蒙古境内,延绵的灰黄色台地伸向远方,与低处平展开阔的河面构画出苍凉雄浑的画面。石嘴子古代码头遗址
据《宁夏地方史话丛书·惠农史话》所刊文章《石嘴子云集商贾十洋行大发横财》记载,早在秦汉时期,黄河石嘴子段就有船只往来。公元450年前后的北魏时期,石嘴子渡口水运尤为兴旺,朝廷向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运送军需给养,石嘴子是必经之地。石嘴山市名称由来
石嘴子长约1公里,紧依黄河,其沿岸石状如嘴,连绵分布。《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嘴山,城东北二百里,突出如嘴”系石嘴山得名之处。
惠农城区民国历史
清民时期的石嘴子不但有十大洋行,还有许多文物。这里曾建有药王庙、经堂庙、大佛殿、财神庙、牛王庙、文昌阁、清真大寺以及风水洞,石嘴山巨富郑万福还自建一条新街。石嘴子码头遗址附近山脉
为贺兰山余脉惠农区前身——石嘴山区的早期称呼和别称
清雍正初(1726年左右),今石嘴山区旧城区一带开始形成聚落,山名被借用为地名,史籍中多见“石嘴子”“石嘴山”“石嘴子山”等。在记载中还有把石嘴山记为“石嘴”的。《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就有两段关于“石嘴”的记载。一段是清嘉庆十二年六月丙申(1807年7月30日),“各设看守池盐兵五名……把总一名、兵十名,驻平罗县之石嘴……”另一段是清嘉庆十二年八月丙子(1807年9月8日),“移甘肃平番县红城主簿驻平罗县石嘴地方。拨平罗营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驻石嘴汛。”石嘴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狮嘴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是根据石嘴山地形的生动演绎。关于石嘴子的历史记载可见清雍正元年(1723年)之史料,当时清政府决定“移市口于石嘴”,以便利蒙汉之间的互市交易。雍正四年(1726年)前后,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人口渐增,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而沿袭至今。惠农区石嘴子公园
石嘴子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黄河边巍然挺立着如嘴巨石,俗称石嘴子,此处即石嘴山地名来历,岁月沧桑,雄风依然。惠农区地处宁夏最北端,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南与平罗县接壤,北与内蒙古乌海市相连,地理位置优越。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公园于2006年7月20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15日竣工。公园沿黄河西岸呈带状分布,南起煤业桥,北至石嘴子,南北长7000米,东西宽50—200米,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公园采用了现代开放式园林的模式进行设计,集防汛、生态、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将石嘴子文化和黄河古渡金羊毛文化作为设计的主线,以彰显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嘴子公园重点围绕“三条主线、三个广场、三个船型码头、六处水面、六个出口”进行建设。“此外,公园内还布局建设了吊桥、曲桥、阁、亭等功能性设施以及船帆、旗杆、花架、榕树等装饰性工程多处。石嘴山市惠农区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聚集功能。石嘴子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而且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快了惠农区城市化进程。清代设立的市口
据惠农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刘霞(《惠农史话》主编)介绍,现在的惠农区政府办公楼附近(一说在今惠农区尾闸镇下庄子六队),清代曾为市口(夷场),依托石嘴子便利的水运条件,这里成为河套地区蒙汉贸易、农牧交易的主要市场。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朝廷批准在平罗设市口。后因人口、贸易、市场等原因,改设在石嘴子。市口(夷场)也就是今天的交易集市,每月交易三次。在宁夏的几处互市夷场中,“惟石嘴通蒙古最多”。在原石嘴子的市镇街区立有一块石碑(现已不在),碑文记载:“蒙古一二月出卖皮张,三月出卖皮毛,五六月羊,七八月马,九月茶马,毕岁以为常……”商贸繁荣可见一斑。近代石嘴山渡口
时光转至上世纪50年代。1951年国营石嘴山渡口成立。随着经济发展,黄河石嘴子渡口运输业日益发达,赶到旺季,在码头等候摆渡的汽车、拖拉机、畜力车,河东、河西赶集的人有时排队达1公里多长。1988年,随着渡口处石嘴山黄河公路大桥竣工通车,取代了渡口摆渡,至此,繁荣的码头景象消失。石嘴山历史
石嘴山位于贺兰山脉北段的山河交汇处。据史料记载,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居住民族的不断变化,石嘴山的地名也发生过许多变化,古地名曾称之为乞伏山、克危山、石崖山、画石山等。石嘴山原名石嘴子,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在卫城(今银川市)东北二百里,山石突出如嘴”,石嘴子因此而得名。清雍正初(1726年左右),今石嘴山区旧城区一带开始形成聚落,山名被借用为地名,史籍中多见“石嘴子”“石嘴山”“石嘴子山”等。在记载中还有把石嘴山记为“石嘴”的。《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就有两段关于“石嘴”的记载。一段是清嘉庆十二年六月丙申(1807年7月30日),“各设看守池盐兵五名……把总一名、兵十名,驻平罗县之石嘴……”另一段是清嘉庆十二年八月丙子(1807年9月8日),“移甘肃平番县红城主簿驻平罗县石嘴地方。拨平罗营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分驻石嘴汛。”石嘴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狮嘴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是根据石嘴山地形的生动演绎。关于石嘴子的历史记载可见清雍正元年(1723年)之史料,当时清政府决定“移市口于石嘴”,以便利蒙汉之间的互市交易。雍正四年(1726年)前后,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人口渐增,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而沿袭至今。1960年3月,石嘴山市成立,1972年2月,设立银北地区,市和地区驻扎石嘴山。1975年11月,撤销银北地区,市机关迁大武口,“石嘴山”的地名也同时随市治而迁。石嘴山的“嘴”字,在一段时间内并不规范,很多人记忆里有“石咀山”的写法。明、清两代史籍均作“嘴”,《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1960年国务院在设市决定中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嘴山”“石咀山”并用的现象。直到1981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将“石嘴山”正式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民国石嘴山富商
清民时期的石嘴子不但有十大洋行,还有许多文物。这里曾建有药王庙、经堂庙、大佛殿、财神庙、牛王庙、文昌阁、清真大寺以及风水洞,石嘴山巨富郑万福还自建一条新街。郑万福,字海峰,山西榆次人,因为做过冯玉祥和马鸿魁的参议,故人称郑参议。郑万福是民国初年石嘴山的巨富,是宁北有名的民族资本家,堪称工商巨子。他接手经营洋行,财源茂盛。他尊蒙重义,在河东建羊场,建牛场,建马场,建骆驼场,羊只多达七八千,一百多匹马,二百多峰骆驼,牛多得数不过来。他垦种土地五千五百多亩,最远处种到后套的陕坝。他经营碱湖,设置碱柜,开采和加工土碱,现在内蒙古的碱柜正是当年郑家的碱柜。他开矿采煤,矿井遍布河西汝箕沟和河东的二柜沟。郑万福不是个为富不仁的人,他放食济贫,热心公益事业,常做慷慨解囊之义举。他十分注重民族团结,汉、回、蒙人有难求之,必应。所以,当郑万福寿终正寝之时,蒙、汉、回三族,佛、道、伊三教同场祭祀,场面十分壮观。石嘴山(石嘴子)渡口的变迁
在石嘴山博物馆的历史展厅,有一些石嘴山渡口的资料图片和介绍。作为黄河的著名渡口之一,石嘴山渡口在清代雍正初年设“市口”,是蒙汉交易的市场,清末驻天津的英、德商人在石嘴山开设洋行,利用该渡口转运西北地区的皮毛。它与中卫莫家楼渡口、仁存渡称为宁夏的三大官渡。渡口沿革
1949年,渡口有个船主叫刘世英,是个大地主,他派一个叫张全子的管家管理石嘴山渡口。当时对面还有一条蒙族人的渡船,与刘世英家的船对开。1949年9月惠农县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65军派了一个班进驻渡口实行军管。军管会出面协调,把蒙族人的一条渡船、5个工人合并过来,然后将渡口移交宁夏河运管理局管理,只收取管理费和河道费,产权仍属刘世英。1951年土改,刘世英的渡船被没收,成立国营石嘴山渡口管理所,仍由宁夏河运局管理。1954年宁夏省撤消后,渡口交银川养路段,1958年后交宁夏内河航运公司管理,渡口规模变大,1961年12月19日,渡口移交石嘴山市交通局管理,直至石嘴山黄河大桥建成,渡口撤销。渡船的变化
几十年来,石嘴山渡口的运力也相应地得到发展。最初刘世英仅有一条大船,长约6米,宽5米,船面中间铺有3米宽的甲板,载重8吨,能上一辆汽车,要用12名船工或拉或划,一天最多七八个来回,车少时两三个来回。后来刘世英又造小船1条,只能载渡12名行人,用3名船工(1人掌舵,2人或拉或划)。随后,河西蒙族人的一条大渡船也合并进来。1951年新造1条大渡船,载重18吨,能渡两辆汽车。这年,船工增至22人。1955年后,渡口过往车辆迅速增加,渡船也增加五六条。1958年石嘴山渡口从仁存渡调进汽划子一只,就地造20吨渡驳一只配套,从此变成机动渡口。由于河面窄,航道好,10分钟就可渡一个单边。比较麻烦的是,一旦螺旋桨损坏,宁夏不能铸造,要到南方定做,至少要等一个月。等得着了急,一位叫陈子宜的木工找来棵榆树根,用刀斧雕出一个木螺旋桨,装上也能凑合用,只是船速稍慢。以后凡遇螺旋桨损坏就如法炮制。两年后,又新造汽划子一只,每天能渡200多辆汽车。艰苦的渡工
以人力摆渡时,渡工劳动强度特别大,辛苦无比。石嘴山渡口两岸各有一个上船码头和下船码头,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装载的车、人下完后,船工要用纤绳将空船拉到上游的上船码头。弓腰拉纤,手脚并用,脚蹬手扒,正常水位拉一个小时,遇到洪水,要拉两三个小时,平均每天拉10小时,不到天黑不收船。尤其是入冬以后,打着赤脚,还要下水。拉到上船码头,再上车上人,然后奋力划桨到对岸的下游码头靠岸,遇上渡运货物,装卸都由船工干。由于石嘴山渡口运量比较小,船工的收入十分微薄。解放前在刘世英的私渡,由他的管家在每天下班时给船工发工钱,发多发少,管家说了算。遇上车多客多,最多能发1块钱;遇上渡运清淡,只有两三角钱;刮大风,流凌停渡,就白等一天,一分钱没有;冬天封冻就更不可能有收入。解放初期,船工收入增加很多,春夏秋三季平均,每月能发40元。上世纪50年代,黄河航运事业日益发达,石嘴山渡口繁荣起来。尤其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石嘴山渡口是连接国道109线宁夏到内蒙古的桥梁,是连结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的枢纽,沟通西北、华北、西南交通的要津。石嘴山渡口很繁忙,旺季在码头等候摆渡的汽车、拖拉机、畜力车常排队超过1公里。1987年3月,在渡口处动工兴建石嘴山黄河公路大桥,1988年10月竣工通车,以现代桥梁取代了原始的渡口摆渡,石嘴山渡口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黄河公路大桥通车后,原石嘴山渡口120吨的渡运船舶2套,(驳轮2艘,气船2艘),闲置停用。石嘴山十大洋行
在石嘴山博物馆的历史展厅,有一幅清末石嘴山洋行分布图,可以看到,在石嘴山立着大大小小的10家外国洋行,这些洋行控制西北毛皮行业长达40余年,成为外国资本在西北经济侵略的桥头堡。石嘴山在历史上向称险关要隘。因其连接内蒙古,扼水陆交通之要冲,处农牧富庶之胜地,蒙汉交错,贸易频繁,故自清一代,设易市,置主簿,以通蒙汉之有无。原石嘴山镇有石碑一块,文曰:“蒙古一二月出卖皮张,三四月出卖皮毛,五六月羊,七八月马,九月茶马,毕岁以为常……”晚清光绪年间,外资入侵,设立洋行,遍收陕、甘、宁、青、蒙牧区皮毛,一时商贾辐辏,贸易繁盛,行商络绎,船驼麋集。帝国主义洋行入侵石嘴山之确实年月和经营情况,因无文字记载,无可考稽。六大洋行立户石嘴山
石嘴山设洋行,约在光绪六年(1880年),最后撤走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共40余年。当时天津为帝国主义在北方经济侵略的大本营。约在光绪五年(1879年),天津英商雇佣了一名叫“葛秃子”的人(一说是葛鬼子,原名未悉)只身潜入西北,作首次试探。他抵石嘴山后,住许存荣旅店,因看到当地居民将羊毛与土合在一起,甚为惊奇,就问:“你们将羊毛和土弄在一起干啥?”居民说:“沤粪土上庄稼。”葛又问:“为什么不卖钱?”回答是:“此物现除了做毛毡,别无他用,亦无销路,只育沤粪。”葛回到旅店,许给店主优厚的报酬,由其出面作保,进行赊购,明年付价。不到一月余,即收毛4万斤,每百斤银二两。葛秃子雇了两只船,由黄河顺流而下到包头由陆路运到天津,据说每百斤售银20两。从此葛秃子变为富翁,正式和天津英商挂了钩,订了合同。光绪六年,他携带现银,二次西来。到石嘴山以后,清偿毛户欠款,租房开业,在石嘴山挂起第一块“高林洋行”的招牌,收购皮毛。后来又到西宁开辟了一个“新大陆”。由西宁回来,即将所收的皮毛运往天津。葛秃子第三次由天津回来,还带来一批广东人,扩大组织和经营范围,开始安扎外庄。不久天津英商“仁记洋行”资本跟踪而来,并带来了一批天津人,与“高林洋行”展开了竞争。此后,来石嘴山相继设立的洋行共有10家,其中英商8家,德商两家,而资本较大者为六家,故称6大洋行。曾垄断西北毛皮产业40余年
各洋行的主子,大部分住在天津英租界,石嘴山各行主都是次要的负责人,大都是天津人。各行均设有经理及副手数人,通称为大老板,总理一切。此外,在较大城市如兰州、西宁等地也设行。在临近牧区的小城市则设“庄”,负责联络收购。大老板之下,设银柜、外账。银柜专司会计、出纳,外账专司庶务、接待等杂项工作。再下即为夏季职司人员,如学徒、厨师、勤杂等人若干名。大行约有四五十人,小行二三十人不等。在产毛区则设“外庄”,驻外庄者统称为小老板,专司放款、订毛、收毛、运毛之责。从六大洋行设立的“外庄”来看,他们简直对西北牧区撒下了“天罗地网”,几乎囊括了全部西北产毛区。每年农历正月上旬,小老板由石嘴山总行出发,携带现款,返回所在“外庄”。他们先察看牧民羊群大小,估计产毛数量,然后订立合同,规定交毛数与交毛期,最后付给定银。除直接向牧民购毛外,也委托中间人、商贩、商号代为收购。有的商号见有利可图,便自己收购再转卖给洋行。外庄再将收购的皮毛集中后,运送至石嘴山洋行,经过加工,再船运或驼运至包绥,转运到天津。洋行每年收毛的具体数量,现已无可考据,仅根据行内下级人员及工人的回忆,我们可以估摸一下:据王焕章先生谈,有一次他给“新泰兴”大老板理发,有人问他今年收了多少毛,老板说收了200多万斤。再根据洋行打包工人杨华林老人说,每个行每年船运数不少于100船,每船载重量是2万斤,那么总数也200万斤。又据冒良臣老先生(在平和洋行当过学徒)说,他曾给洋行办过海关三联执照,平和洋行每年船运约一百二三十只,驼运不少于千峰。每船2万斤,每驼250斤,总计约在260万斤左右。若以六大行的总运量来说,则年达1500万斤以上。根据《西北丛编》所载:“各洋行专门收购甘、宁、青各地皮毛,并在石嘴山加工打包,由河运、驼运至天津出口……昔贸易盛时,年可收皮百万张,羊毛约三千万斤。”由上面的4种说法估计,可以得到大概数字,10个洋行每年收皮百万张,毛2000万斤左右,是比较可靠的。当时羊毛收购价格有宁毛与青毛之分。宁毛因为一年剪两次,纤维较短,故价格低,在早期每百斤3至5辆银子,晚期增至7至10两,洋行运至天津后,每百斤为25至30两,最高达35两。青毛因为一年剪一次,纤维较长,故价格较宁毛为高,平均每百斤15至20两,运至天津为30至40两,最高达到50两以上。根据这个收、售价格来看,洋行最少也有50%的利润。以40年来计算,帝国主义由西北掠夺去的羊毛约8亿斤,皮约4000万张,其利润之大,令人咋舌!撤行的几个主要原因
西北产毛区是成为洋行致富的“天堂”,是他们的“聚宝盆”,哪肯轻易放弃呢?可是他们最终还是匆匆撤走了。其原因,根据当时在洋行工作过的几位老人讲述,可归纳为几点:牧区破产,毛源枯竭。在帝国主义洋行40余年的残酷剥削下,大多数的牧民几乎都变成了洋行的债户,欠下了还不清的债务。鄂托克旗王爷,只借了洋行3000两银子,每年把他的全部皮毛交给洋行,还不够偿付利息,最后只好把3个碱湖押给洋行。即使洋行撤庄后,外面欠账还很多。据邵冠英老先生说:“新泰兴”撤庄时,还有外欠约七八十万两银子。皮毛增税,关卡重重。民国初期,甘肃当局在石嘴山设立皮毛公卖所,先按5%收税,为了加强税收,第二年税率增至10%,第三年又增至15%,并加强了稽查工作,要求毛、票数字相符,包件与斤称相符,查出多余,则皮毛充公,还要罚款。察绥等地闻讯,亦要求收过境税,青海马麒则禁止卖毛给洋行,由自己垄断,直接运往天津。在此情况之下,洋行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利润越来越薄,毛质也越来越杂。民国10年先撤走瑞记、天长仁、平和、仁记四行,其余各行亦于民国15年全部撤完。革命运动的高涨。在洋行开始收缩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帝国主义分子及其在华的代理人一时丧魄落魂。当时在绥远的冯玉祥及其领导的国民军,于此时整军西来,督办西北边防。先在五原设立了设治局,准备驻军屯垦。当地外国神甫慑于西北军的威力和当时国内革命的声势,只好答应退地。石嘴山洋行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又怕国民军借饷,于是匆匆而去。石嘴子的故事
传说1:
石嘴山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西面有一座大山,叫贺兰山,东边有一条大河,叫黄河。贺兰山绵延数百里,山势崔嵬,神秘莫测。山上有一个天然洞窟,称白虎洞,相传内有白虎,常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黄河之水自西而东滚滚而来,向山而流,山河终汇于一处,在石嘴山归于河槽形成喇叭状。西河和黑龙沟都在此段入黄河,西河里的蛟龙和黑龙沟中的黑龙常于此地争河霸水,兴风作浪,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白虎闻知此事,到河边一看究竟,只见二龙争斗,一时云起水涌,骇浪惊涛。白虎大怒,面河大吼,声如巨雷,大有撕蛟扯龙之势。二龙大吃一惊,仓惶逃遁。后由菩萨点化,二龙化作二沟以排水患,白虎亦化作巨石,踞于河沿。巨石形如虎口,面河而开,雄视洪流,以镇河平波,由此河道兴顺,舟楫安然。自此之后,三妖遂为三地。黑龙复隐于东沟,曰黑龙沟,蛟龙复匿于西河,曰蛟龙口,白虎为保河道平安,守于北山,曰白虎嘴。后来白虎化作山石,形如大嘴,当地百姓遂称之为石嘴子。一经点化,三害遂为三利,造福地方,百姓安居乐业。传说2: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石嘴子还是个荒无人烟的秃山,满山遍野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简直是一片石海。山脚下住着几十户石匠,全靠卖料石过日子。这里有个姓王的石匠手艺很高,他每天都在没死没活的干活,也只能混个半饱。有一天,王石匠独自一人进了深山,想寻找稀罕的石料。走啊走,找啊找,半天工夫过去了,啥也没有找到,他跑乏了,就靠在一块大石头上呼呼地睡着了。睡着睡着,突然一个红脸白发,衣袖飘洒的仙长来到他眼前说:“王石匠,你劳累了一天,没过上一天清闲日子,你记住两句咒语吧,它会给你带来福缘的!”接着,仙长便靠近他的耳朵低声吟道:“石头石头张开嘴,金宝金宝地下滚。”仙长吟罢,推了一下石匠,随即化作一股清风不见了。王石匠猛然惊醒,已经出了一身冷汗,那两句咒语,在脑子里还记得清清楚楚。石匠定神一想,虽说梦作的有点怪,可又似梦非梦。又一思谋,不管是真是假,念上一念试试看。于是,王石匠对着身边的那块大石头念了起来:“石头石头张开嘴,金宝金宝地下滚。”话音刚落,只听“咔嚓”一声,石头一下子裂开了一个拳头大的口子,接着又听见“咕噜噜”两声响,两块黄澄澄、胖乎乎的金元宝滚到石匠的脚前。跟着又是“啪”地一声,那张大石嘴子重新又合上了。王石匠在深山遇仙得宝的消息很快在黄河两岸传开了。河东岸上有个老财主听见这件事非常眼红。他打发人把王石匠找到家里,好肉好莱,好酒好饭招待了一番,最后硬是从醉昏昏的石匠口里掏出了那两句咒语。第二天,老财主赶了一头毛驴,驮了一百条口袋,一个人钻进了深山,找到了那两块巨石。这个老财主洋洋得意地念了起来:“石头石头张开嘴,金宝金宝地下滚。”“咔嚓”一声,石头又和上次一样,裂开了一个拳头大的口子,“咕噜噜”“咕噜噜”吐出了两块胖乎乎的金元宝。老财主越发高兴起来,一口气念了下去。念啊念,吐啊吐,金元宝渐渐垒成了堆,不大工夫就成了山,把这个贪心不足的老财迷埋住了。打这以后,这块巨石的嘴再也没有合上,他日夜不住的吐着、吐着。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代,一次大地震,把石嘴子吐出的金子全压在了地下,逐渐变成发黑发亮的煤炭,人们翘起大拇指连连称它是“黑金子”。而“石嘴子”也就成了这里的地名,后来人们又改名石嘴山。传说3:
贺兰山北端,过去叫石嘴子。石嘴山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神话。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天,贺兰山西南面的天空上,突然大放红光,猛然“轰隆”地一声巨响,只见一团白光托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唰”地从天空飞了过来,落在贺兰山的北端。等人们看清楚时,白光已经消失了,那个东西竟是一个巨大的石刻狮子头,石狮子眼睛如铜铃,两片大嘴紧紧闭着,就象活物一般。这个狮子头,刚好落进了一座山梁和山岗的中问,卡得紧紧的。狮子头才落下,跟着就从南边铺天盖地地涌来滚滚洪水。大片的田园、村庄被淹没,许多人被淹死。但这股洪水一到狮子头跟前,就被挡了回去。被挡回去的水,又到处乱流,贺兰山下变成了一片汪洋,百姓纷纷跑上高地和山岗。这突然出现的洪水,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天王李靖的三太子哪吒,到天池去耍水和天池老龙王的太子发生了争斗,哪吒用法宝打死了龙王太子。龙王得知后,气得发疯,马上就聚集了五湖四海的龙王围攻李靖的家,要哪吒偿命。大小龙王,呼风唤雨,各自施展本领。雷火龙王喷出一团雷火,击飞了李靖府上的一只石狮子头,其它龙王又一起喷水吐火,天空被烧,大水也从天上直泻而来。李靖架起了天王塔,打退了各路龙王,天池龙王无路可逃,也就化成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天上直泻而下,仓皇逃命。它们哪管洪水会给百姓造成巨大的祸害呀!一天两天,洪水不见少;十天半月,洪水不见退,人们要想活下去,重建家园,不把洪水引开怎么行呢!在一个高岗避难的人群中,有个名叫黄河的小伙子,听到人们的叹息,再也坐不住了。他主动要求到洪水的下游去看看。大家为他凑了衣物、粮食,又一起绑了个木排,流着眼泪把他送下水。黄河划着木排到了洪水的下游,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狮子头挡住了水路,没有一点办法可想。就在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若要水下流,西天白帝求;狮子必开口,龙王必东走。黄河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衣衫飘飘然的、白头发、白胡须的老人,站在贺兰山顶上,正在向他招手,等他定睛再看时,老人已经不知去向。黄河又惊又喜,他把木排划到贺兰山跟,就爬上山,进向西天走去。一路上,他翻过九十九座大山,涉过九十九道大河,整整走了九十九天,终于走到了西天,找到了主宰西天十二万里天地的白帝。白帝被黄河不畏艰难的精神所感动,就告诉他退水的秘诀和咒语,还对他说:“若要水退半,南山把咒念;若要水东走,咒念狮子头;狮子一张口,性命倾刻休。小伙子,你要想好啊!你可是要用生命去退水呀。”黄河坚定地说:“只要能退了水,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死了也值得。”他谢过白帝,日夜不停地往回赶,直到下了贺兰山,又乘上那只木排,这才止了步。他把木排划到狮子头跟前,甚不犹豫地攀了上去,站在狮子头上,念起咒语。咒语刚念罢,就见狮子慢慢张开了紧闭着的大嘴,嘴越张越大,终于“轰隆”一声,变成了两座山峰,洪水就从中间流了过去,一个百丈高的浪头,把黄河也卷进水里,洪水就象离了弦的箭,向东飞奔下去。住在山上的乡亲们,眼看着洪水退了下去,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正想好好欢迎一下胜利归来的英雄黄河呢!可左等右等,不见黄河回来,他们就一起向东找去。走着走着,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可还是不见黄河的影子。乡亲们都哭了,他们边哭边喊:“黄河呀,你在哪里?”突然一阵呜呜的声音响了起来,响过之后,大河应道:“乡亲们,你们回去吧,我就是黄河呀!”从此,人们就把这条从狮子嘴里流过的千里长河叫“黄河”;把狮子嘴变成的两座山峰叫狮嘴子山;把在黄河和狮嘴山之间建的镇子,叫狮嘴山镇。久而久之,就被讹传为石嘴山了。- 平罗 1沙湖
- 惠农区 2西河桥古生物化石
- 惠农区 3省嵬城西夏遗址
- 惠农区 4四合木保护区
- 惠农区 5黄河红柳园
- 惠农区 6黄河红柳生态观光园
- 惠农区 7大川生态旅游区
- 大武口区 8中华奇石山
- 大武口区 9五七干校历史博物馆
- 惠农区 10小渠子沟古树化石
- 平罗 11大水沟
- 惠农区 12石嘴子
- 大武口区 13龙泉村农家乐
- 平罗 14平罗玉皇阁
- 平罗 15西夏离宫遗址
- 平罗 16浑怀障遗址
- 大武口区 17南沙海景区
- 大武口区 18北武当地质公园
- 平罗 19兵沟
- 平罗 20燕子湖
- 大武口区 21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
- 平罗 22大水沟西夏离宫遗址
- 平罗 23田州古塔
- 大武口区 24北武当
- 大武口区 25大武口新区人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