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坪遗址
三坪遗址,文物主要分布在头坪的旧庄窠大锅,尕鲁坪的上庄、尕塬,二坪的麻黄咀、高崖咀、坨子岭,三坪的圆地咀、犁地咀、城墙地。有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马厂及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四种文化类型的文化层。
- 中文名
- 三坪遗址
- 位 于
- 甘肃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
- 地 处
- 黄河南岸二阶台地上
- 面 积
- 66万平方米
概况
尤以马家窑类型为典型,出土文物主要有瓮、罐、瓶、盆、钵等,还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等,扬名海内外的"彩陶王"就出土在这里,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另外还出土有马厂文化的双耳彩陶罐、齐家文化的双耳罐等。1976年被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
195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展出了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瓮,这件文物一经亮相,以其古朴典雅、雄浑优美的造型,富丽流畅而具飞动气势的图案,精美的制作,绚丽夺目的色彩,深深感动了专家,被郭沫若命名为“彩陶王”。这件彩陶瓮出土于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三坪遗址,自然,积石山县成了“彩陶王”的故乡。这件彩陶是1949年8月,由安集乡三坪村村民戚永仁(后曾任三坪村党支部书记)和其兄戚永年在雨水冲刷的坑洼里发现并挖掘保存,1954年无偿捐赠国家的。这件彩陶瓮,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瓮口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鋬,腰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漩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花卉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带均窄。中层的漩涡纹纹带最宽,为主体花纹。这件瓮的一周共有4个大漩涡纹,每个大漩涡纹都围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4个大漩涡纹首尾相连,成为有机的连续体。每两个大漩涡纹之间还饰有小漩涡纹。花纹富有飞动气势,波澜壮阔,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雄浑优美,制作精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在他的专著《陶器鉴赏》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彩陶翁:“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有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马家窑类型。这件可以称作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诣”。这件彩陶瓮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彩陶中的极品,曾多次出国展出,享誉全球。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还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发行国内外,使这一瑰宝大放光彩。- 东乡 1林家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新庄坪遗址
- 和政 3半山遗址
- 广河 4齐家坪遗址
- 永靖 5炳灵寺石窟
- 康乐 6边家林遗址
- 临夏县 7清真寺拱北
- 和政 8寺沟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9鲁班石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0马鞍桥遗址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1积石民俗村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2桥头遗址
- 永靖 13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14坡头遗址
- 和政 15太子山
- 和政 16松鸣岩
- 和政 17柳梅滩风景名胜区
- 康乐 18康乐莲花山
- 永靖 19刘家峡
- 和政 20铁沟风景名胜区
- 康乐 21亥姆寺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2临津古渡
- 临夏县 23红园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24三坪遗址
- 永靖 25龙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