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王尚书墓园
首页  > 甘肃  > 临夏   »  王尚书墓园景点介绍

王尚书墓园

王尚书墓园
王尚书墓园有五百多年历史,是明朝兵部尚书邑人王竤的墓园。它是闻名西北的人文景观,也是临夏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1994年,被市政府公布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拨土地7亩,由其后裔及社会力量逐年复建,初具规模。1999年,定为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尚书名王竑,字公度,号休庵,明代河州人(生于1413年)。幼年聪颖好学,正统四年考中二甲进士,十一年授户部给事中,官至兵部尚书,明弘治元年(1488年)病故,享年75岁。追赠王竑太子少保衔,谥庄毅。

  为褒扬王尚书的文诏武功,及对朝廷的突出贡献,同年,朝廷派新科进士蒋颙赴河州,在河州城北部督建王尚书。墓园,树立八通御制诰文碑和神道碑,碑上覆盖风雨亭,墓前序列华表、翁仲、虎、马、羊等石碑雕像五对,建“名臣坊”等牌坊,还建了厢房、厨房等。享受朝廷及民间祭拜。朝廷翰林院大学士邱濬奉谕撰写祭文,表彰王竑“功在国家,泽在生民,名在天下”,誉为“万州衡鉴,人之豪杰”。王尚书是封建时代临夏地区官阶最显赫的名宦重臣,加之政绩卓著,名震朝野,誉满天下。

  近年来,各族群众和王竑后裔先后挖寻了十件石雕,王尚书墓园筹建委员会与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方考证,绘制了王尚书墓园重建规划图和单项设计图,墓园保留了时代的形式和风格,集墓区、古建筑和园林于一体,也注重了艺术观瞻性,筹建委员会计划逐年施工,分三期完成重建工程,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

  说起王尚书的高风亮节,我们就会想起在临夏广为流传的这样一首名诗:“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五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王尚书。关于这首诗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时王竑在京城做尚书,河州老家的邻居修建房屋,多占了尚书家的一墙之地,尚书家人多次和邻居交涉未果,状告衙门也未得到回音,只好写书函告诉远在京城为官的尚书请他出面。尚书收到家书后毫不犹豫的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奉劝诗。家里人收到回信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就按诗中之意退了墙基五尺,邻居也深受感动,感激尚书家没有仗势压人,也自觉地将墙基后退五尺,结果出现了一条宽一丈的巷道,人们俗称“一丈巷”。同时也为赞美王尚书博大的胸怀和仁义礼让的高尚美德,把这条巷又称为“仁义巷”。这块“仁义巷”石碑现立于临夏市南龙乡桥头王家村。

  关于王尚书的故事还有“免皇粮”,“尚书柳”等许多。

  附一:关于王尚书的生世,临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永乐十一年的一天,河州文武-,坐轿骑马,鸣锣开道,经过大夏河,到四家咀去迎接上级-。突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们遂到附近一家水磨房内避雨。当时,王竑的母亲已先来一步,躲在磨房侧间内,众-进磨房不久,忽然听到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大家都觉得有些蹊跷,经过查问才知道是躲在磨房中的一位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孩。于是,他们相互谈论起来:我们来迎接上级-,竟被大雨驱赶到这里来迎接这个孩子,这孩子一定命大,将来起码是位四品官。(当时河州州官是五品或从四品)。王竑母亲听了以后不知哪品官大,竟自言自语道:不必四品,一品就可以了。众官哗然,更觉诧异。后来王竑官至兵部尚书,位居一品,时人传为佳话。

  附二:王竑身居高官,但始终不忘根本,心系百姓。明朝规定河州卫银粮须解往京师。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千里迢迢,跋涉艰难,况往返路费超过银粮多倍。王竑体察民情,深知其苦。一次,他暗暗叫河州地方-选派一些患有大嗉子(甲状腺肿大)的人往京城运粮。这些人到京城后,京城官民纷纷围观。皇帝得知后询问王竑,王竑回答道:这是臣家乡运粮来京的人,臣家乡因水土关系,吃了此地粮食个个便长出大嗉子。皇帝问道:那你为什么没有?他回答说:托皇上恩典,像臣这样的人,在臣家乡乃凤毛麟角。皇帝一想,这些人来京,不仅有碍观瞻,且吃了那里的粮食要得嗉子病,不如干脆就地完粮,不要再往京城送了。王竑为地方百姓办了一件莫大的好事。

  附三:尚书柳的来历:相传尚书巡抚江淮时,梦见河州北塬党家庙的二郎神被发配江西的龙虎山。二郎神一见王尚书,就拉住手说:“我是您家乡的地方神,因一件小事触怒了上界总神,被充发到这里当苦役,请您祷告上苍开恩,让我回到河州佑护百姓”。二郎神连连求告,尚书猛然惊醒过来。他想:二朗神是保护家乡父老平安的,还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乡不能没有保护神呀。第二天一早,他就坐轿来到龙虎山下,摆下香案,给玉皇大帝发上了赦免文书。他的文书很快到达天庭,玉皇准了王尚书的请求,当即下令放还了二郎神。

  王尚书从龙虎山回到住所的当天晚上,二郎神梦中告知被宽容之事,并感激尚书的搭救之恩,并问尚书想给家里带些什么东西?王尚书就把官邸院子里的一棵柳树和花园中的太湖石交给二郎神,让他带回河州,美化家乡。二郎神满口答应,带着柳树和奇石回河州了。他把柳树栽在河州城东南角,把奇石放置在城的西北角。柳树越长越大,这棵柳树的所在地就被称为大柳树巷。相传当时有一位银丝白发的老者,折了一支柳枝,口中喊道“太湖石,保平安”大步走到“九眼泉”在一座庙前停下来,把柳枝插在地上。此后多年柳树枝繁叶茂,此即“尚书柳”。而在度假村地下掘出的数块奇石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太湖石,又因这些奇石犹如九条巨龙,因而又名“九龙石”。

  附四:旧时民居建筑中的阴阳瓦(即平撒板瓦,其上扣筒瓦的盖瓦方式)只准北京城里的皇宫王室使用,因为王尚书为官刚正清廉,政绩卓著,名盖朝野,贡献甚巨,皇帝特准王尚书家乡可以盖阴阳瓦,这就是临夏民居四合院,虎坐门与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和规划设计相近的原因。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