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博物馆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10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祠内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等文物和文献。启贤堂陈列着三苏手迹、拓片和遗物。两侧厢房中展示有三苏生平及宦游各地的遗迹图片与文字。祠内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大雅。匾联、书画、盈室满堂,明清以来一些书画名家文徵明、邹一桂、查士称、何绍基、张大千等的作品,也在此陈列供游人观赏。
清端溪东坡台清端溪东坡砚,长20.57厘米,宽12.5厘米,高9厘米。左侧篆书东坡在海南访农家遇雨借笠屐回家的故事,右侧刻东坡笠屐图。为二级文物。
- 中文名称
- 三苏祠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
- 104亩
- 开放时间
- 8:30—18:00
- 景点级别
- AAAA级
- 门票价格
- 45元,眉山本地人凭身份证10元
- 著名景点
- 木假山堂、洗砚池、古井
- 景区类型
- 人文景观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四川省眉山市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
历史沿革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田分二沟:其近宅者归苏祠,以赡僧”。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此楼始建于南宋,因陆游登临此楼拜苏东坡遗像并赋诗赞誉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此楼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1983年题匾。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至今,祠堂个别方墙等存有民国建筑风格的一些痕迹。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三苏公园”题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6月,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的“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又立于三苏祠。蒋中正在碑文中赞:“(三苏祠)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1949年解放后,三苏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初,县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1954年10月,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转“暂不培修”。1956年8月,眉山县成立了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9月开始培修。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并接待首批原苏联专家。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在三苏祠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1984年,由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局批准,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三苏博物馆。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理位置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三苏祠博物馆建筑布局
三苏祠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启贤堂、瑞莲亭为清康熙年间所建,近现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筑为模式,使之成为一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东侧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三苏祠扩建工程占地面积6700㎡,位于三苏祠东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将扩建部分打造为精品园区的精神,扩建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恢复清代考棚(试院),依托试院清代大门及清代维修试院遗碑,把试院打造为国内唯一的试院景区,以两宋眉山考中进士886人,宋仁宗赞誉“天下读书人皆在眉州”为背景,以苏氏家教和苏氏对眉山的影响及历代科举介绍为主线作展示;二是建东坡碑林,展示苏东坡书法精品碑刻以及历史名人墨迹;三是恢复始建于唐代,号称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楼“孙氏书楼”。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文化背景
三苏祠因三苏父子而享誉中外,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三苏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三苏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为了民众做了不少好事。 三苏祠自明、清以来就收藏有一批文物,1959年建立三苏纪念馆以来,则更为广泛地征集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迄今馆藏文物共有5188件,其中历代刻印的三苏文集及有关古籍3256件(册),字帖拓片478件,明清及近现代书画1044件,陶瓷及其它类325件;碑亭收藏68种145通碑刻,包括“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馆内还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珍品,也收藏有明代犀牛角杯、清象牙笔筒和瓷瓶等工艺品。这些都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馆藏文物
碑石文刻碑亭内陈列有东坡手迹碑、墨竹碑、苏东坡书法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罗池庙碑”等共有1900多字。这是苏东坡为后世流传下来的珍贵墨迹。还有明代石刻“东坡盘陀图像碑”一通,系北宋李伯时作画,黄峪跋文。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童二树(1721-1782年)名钰,字璞岩,又字二如,号二树,又号札岩、借庵子。山阴(今绍兴市)布衣。纸本。水墨画。长181厘米,宽105厘米。所画墨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图右自题:“连日关门避朔风,相思正在阁之东。忽忆笔底花争发,春在先生杖履中。乐天二丈过斋索画,时值仲冬,笔砚尘封久也。偶忆坡公‘春在先生’之句,乘兴作此,并续成一诗以索笑”。款署“二树”。钤“童钰私印”、“日臣山长”、“不知是我是梅花”、“万幅梅花万首诗”、“天然去雕饰”篆印。二级文物。清版《三苏全集》清版《三苏全集》,宋苏洵、苏轼、苏辙、苏过撰。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眉州三苏祠刻本,共4895篇,全书分204卷,八十 册,是稀世珍本。该刻本以苏家三代四人所撰集别辑而成,书的每页钤有“德字玉阶”、“仪陇朱氏藏书之印”为朱德元帅旧藏,实为珍贵的革命文物。清端溪东坡台清端溪东坡砚,长20.57厘米,宽12.5厘米,高9厘米。左侧篆书东坡在海南访农家遇雨借笠屐回家的故事,右侧刻东坡笠屐图。为二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