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巩驿
西巩驿 在定西市政府所在地以东70里。西夏占据时称聚卜结隆,或结珠龙,是汉语十八条沟之意。
- 中文名
- 西巩驿
- 位 置
- 定西市政府所在地以东70里
简介
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七十、元祐七年二月辛巳条,范育言:“臣又闻聚卜结隆川西人语谓十八为‘聚卜结’,谓谷为‘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又云:“游师雄相度本路修堡寨十一处……自定西城以东至秦州隆诺堡二百里之间,戎马奔冲之地,止有定西一城外,更无边面藩篱之固,贼可长驱深入。故报陈利害,欲渐完城垒以捍贼冲,以固边势”。1092年后,宋朝在此建城堡,取西夏已被宋所巩制,故名西巩。原西夏之名遂被人遗忘。西巩川呈东西向,四周群山环抱,有宋家沟、任川河、刘家沟、高家沟、曹家岔、车路沟、孙家沟、李家沟、花沟等主要沟壑十八条,共凑于今营房川。明代西巩城池保存仍很完好。恽应翼撰《万历新修安定县志》县境图中,西巩驿有东西二城门,并绘有城楼。古城南北宽20米,东西长240米,夯层11—22厘米,最高处12米。明正德元年(1506年)兰州人彭泽赴京经定西,吟《西巩道中》诗有“村烟远矗方炊晓,社鼓争鸣欲赛秋。禾黍登场农事毕,山家应是百无忧”句。西巩在元明清三代一直为西安去兰州必经驿站。清季名人如林则徐、陶保廉等均经由此地。驿站有驿丞、典吏各一名。顺治时驿站有马42匹,夫23名,递运所夫4名,当时邮驿频繁,配备人员马匹较多。据安维峻纂《甘肃全省新通志·建置志·驿递》载,清中晚期安定县四驿(西巩、通安、延寿、称钩)各驿共安马226匹、夫113名、一岁共支工料外务站价等银8,395两9钱,额设铺司74名。时安定四驿站为陇上十分繁忙之中转站。位置
西巩驿镇东邻会宁县柴门乡,西接青岚乡,南与石泉乡相连,北与新集、葛家岔两乡镇毗邻。全镇辖16个村,112个社,4755户,20338人,总流域面积207.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万亩,人均4.9亩。西巩驿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12国道和即将开工新建的罗定高速公路贯穿境内21公里,镇内地势西高东低,呈东向西,四周群山环抱,将镇域分为南北两部。全镇平均海拔1793米,年平均气温7℃,是全区海拔最低、降水量最少、日照时间及无霜期最长的乡镇。是周边二县四乡镇的区域中心,历史悠久,有名的吴家堡子和曹家河畔阻击战是全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镇内设行政事业等单位16个,并设有中心卫生院,共有学校19所。在校学生5000余人,其中高中一所,八年制学校3所。交通便利,镇村道路全面贯通,农电入户率达100%,电视普及率达92%,村村通电话,镇区内自来水入户率达64%,年末农民存款总额达845万元。太阳灶是该镇的一大产业,全镇生产厂家18家,年产太阳灶10万余台,农户使用太阳灶普及率达98.5%。-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关索岭—御书楼
- 平坝 2天台山伍龙寺
- 西秀区 3安顺文庙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4花江铁索桥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 5镇宁城墙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6关岭花江崖壁画
- 普定 7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8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 西秀区 9宁谷遗址
- 西秀区 10云山屯古建筑群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1顶营司城垣
- 西秀区 12龙宫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3坝陵河大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4关索岭古驿道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5溶洞群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6关岭天星洞
-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 17犀牛潭峡谷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18天星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19关索岭双泉寺
-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 20石头寨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1红崖天书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2关索岭灞陵桥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3红崖古迹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4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 25乐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