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槐市
首页  > 陕西  > 渭南  > 华阴   »  槐市景点介绍

槐市

槐市
汉武帝设立太学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至成帝时,人数已达数千之众。众多太学生聚集一地,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于是,在太学旁形成了包括买卖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槐市”。槐市位于长安城东南,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集市每半月一次,文士在此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对当时的官方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更始元年(23),太学在战乱中解散,槐市随之消失。
中文名
槐市
地    点
长安城东南
类    别
综合性贸易集市
名    气
槐树而得名
出    自
《次韵徐积》

词语“槐市”的解释

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据《三辅黄图》载:“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队,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南朝梁元帝《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晬玉裕而经槐市。”唐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诗:“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宋苏轼《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汉代售书之“槐市”

“槐市”的出现,跟西汉重视教育和文化的政策有关系。西汉末年,平帝9岁即皇位。王太后的侄子、大司马王莽被封为安汉公,加九锡。一切朝政控制在王莽手里。他为了进一步夺取政权,便设法网罗知识分子,下令在各郡县普遍设立学官,并将博士名额扩大5倍,同时征召天下通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乃至懂天文、历算、兵法、文字、医学、药学等各方面的“异能之士”,来京师讲学,前后至者以千计。随着太学生的急剧增加,王莽于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长安城东南郊更大兴土木,扩建太学,使之能容纳太学生万人以上。为了适应众多太学生读书的需要,就在太学附近的槐树林里设立了一个定期聚散书籍的市场,这个市场历史上就称为“槐市”。东汉末年成书的《三辅黄图》对“槐市”有如下的记载:“王莽作宰衡时,建弟子舍万区……为博士舍三十区。东为常满仓,仓之北为槐市,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塑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侃侃訚訚,或论议槐下。”可见这是一个专为学生们开设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内容不仅是学生家乡的特产,更主要的还是大家所用的图书。自己用过的书不用了,需用的书一时又没有,大家就到列队成行的槐树林里去进行交易,以我所有,换我所需。由于大家是读书人,彬彬有礼,都很谦让,融洽和谐。这就是所谓的“槐市”,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生市场,或者说是最早的书籍交易市场。

陕西省华阴市的槐市

槐市,在华山峪东牛心峪。史载杨震父杨宝博学多才,潜心学问,为躲避朝廷征诏常远走他乡,隐居授徒。杨震为了供养家庭、侍奉老母,只好就近于牛心峪设馆讲学。由于震少而好学,博览群经,学子从者如市。当时学馆周围广植槐树,故当地人称讲学处为槐市。杨震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他的治学精神、高尚情操被后世誉为槐市遗风,故杨家后裔门前多植槐树,以示继承先祖清白传家的遗风。相传当时学子们见老师既要讲学,又要种田,非常辛苦,就偷偷到田里帮他下种,而脾性耿介的杨震为了使学子专心读书,就到田里拔掉禾苗以断终学子们帮他种田的念头。因此他教出的学生,首先是继承了他作人的秉性,大多数都德才兼备,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今杨震的学馆已不复存在,峪道里的槐树因缺乏管理也渐次稀少。但如槐花般洁白无瑕的杨震品行与情操,却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心头飘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