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黄河古渡

隔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相对,因楚、汉相争时,汉淮阴侯韩信从这里用木罂渡军,攻取魏都
- 中文名
- 夏阳黄河古渡
- 别 称
- “木罂渡”或“淮阴渡”
- 地 点
- 陕西合阳县东20公里处的夏阳村
- 历 史
- 秦末楚、汉争雄
地理位置
合阳县灵泉村尚有“木罂渡军处”遗址。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一通,为清初刻置,横长0.8米,竖高0.38米,上刻诗云:“淮阴往事执平云,高帝何尝尽负臣。功就从龙嫌震主,势成履虎欠抽身。松间落叶推同辈,湖上烟波让古人。瞬息弓藏惊幻梦,木罂渡口迄难湮。”黄河小北干流从韩城到潼关132.5公里河道,是秦、晋两省的界河,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工农业、商业贸易兴旺发达,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沿河设有不少大小渡口,夏阳渡就处在这一地带中心。这一地域史称西河,西接秦地,东通晋、燕、赵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
秦末楚、汉争雄,相持于成皋,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魏王豹反汉,从背后袭汉,形势危急,汉淮阴侯韩信指挥大军灌婴带领1万兵马和百只渡船,在下游临津渡假装渡河,迷惑魏军,自己和曹参率领大军悄悄开到夏阳。韩信命人在当地收买大批大肚小口的陶罐(古称罂),再用木棍夹住,扎成木筏,称为“木罂”。准备妥当后一声令下,千军万马乘木罂渡过黄河,直逼魏都安邑,活捉魏王豹,再战燕赵,遂解成皋之急。从此,夏阳渡一时名声大震,人称“木罂渡”或“淮阴渡”。明万历年间商丘人刘应卜的《吟淮阴渡》写道:“木罂飞渡列艨艟,相距蒲津让首功。坛上英雄随水去,涛声犹似战河中。”该渡不仅是秦、晋的军事要冲,又是水上商业码头,十分繁荣,现仍有木船渡人。- 西盟佤族自治 1三佛祖佛房遗址
- 江城区 2一眼望三国
- 西盟佤族自治 3国门第一寨
- 西盟佤族自治 4司岗里佤族村庄
-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 5茶马古道遗址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 6孟连宣抚司署
- 西盟佤族自治 7龙摩爷圣地
- 西盟佤族自治 8上城佛寺
- 西盟佤族自治 9人头桩
- 西盟佤族自治 10西盟佤山云海
- 思茅区 11忙坝鹦鹉
- 西盟佤族自治 12西盟革命烈士陵园
- 思茅区 13洗马河公园
- 澜沧拉祜族自治 14虎跳石风景
- 江城区 15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 西盟佤族自治 16藤索桥
- 景东彝族自治 17景东文庙
- 澜沧拉祜族自治 18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 思茅区 19澜沧江第一漂
- 思茅区 20莱阳河
- 江城区 21斑鸠坡茶马古道
- 西盟佤族自治 22里坎喃朵塔景区
- 西盟佤族自治 23木鼓房
- 西盟佤族自治 24天然溶洞
- 澜沧拉祜族自治 25邦崴过渡型古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