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庄遗址

魏家庄遗址遗址在孟津河西岸第一级台地上,高出河床约5米,东西约300米,南北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3米。采集的石器有斧、砺石;陶器有鼎足、器耳、钵底等,以夹沙红陶为主。2009—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济南市魏家庄片区的多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鼎、釜、炉剑等38件汉代铁器文物。 魏家庄遗址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和礼仪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84年12月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2月,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所采集的标本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石镞、石铲、石斧、夹砂红陶、黑陶、鼎足以及象征权势和地位的蛋壳陶高柄杯残片等。还有东周文化遗物夹砂灰陶鬲足,泥质灰陶盆、罐、豆等器物的碎片。2009—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济南市魏家庄片区的多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鼎、釜、炉剑等38件汉代铁器文物。
- 中文名
- 魏家庄遗址
- 所在地区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
- 级别批次
-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国务院
- 遗址面积
- 6万平方米
- 地理位置
- 大水泊镇魏家庄村西
- 时 代
- 新石器时代
- 批准文号
- 国发【2013】237
- 编 号
- 7-0237-1-237
遗址简介
魏家庄遗址遗址在孟津河西岸第一级台地上,高出河床约5米,东西约300米,南北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2-3米。该遗址发现大量陶片,有的地方陶片叠压成堆,多数为磨光黑陶、夹砂灰陶,也有很少的红陶和白陶。该遗址所采集的标本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石镞、石铲、石斧、夹砂红陶、黑陶、鼎足以及象征权势和地位的蛋壳陶高柄杯残片等。还有东周文化遗物夹砂灰陶鬲足,泥质灰陶盆、罐、豆等器物的碎片。2009—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济南市魏家庄片区的多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鼎、釜、炉剑等38件汉代铁器文物。
文物修复
济南魏家庄考古项目是近些年济南的重大考古项目之一,记者昨日获悉,6月11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组织召开的“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保护修复项目”结项评审会在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举行,专家们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保护修复项目”由此顺利结项。“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保护修复项目”涉及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汉代铁器共38件,由于埋藏环境恶劣,出土时腐蚀矿化严重,大部分器物破碎受损,出土后的保存状况也较差,因而保护修复难度很大。该项目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部承担,国家文物局资助,是多年来国内考古界少见的对重要出土铁器文物进行较大规模保护修复的项目。评审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认为,项目组克服了出土铁器糟朽程度严重、修复难度较大的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保护修复任务,是近些年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的一个成功范例。遗址价值
魏家庄遗址是临朐县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共出土鼎、釜、炉剑等38件汉代铁器文物。这些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和礼仪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遗址保护
1984年12月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2月,该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度地图
- 沂南 1沂蒙红色影视基地
- 兰陵 2荀子墓
- 沂南 3北寨墓群
- 平邑 4南武城故城遗址
- 沂南 5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 临沭 6北沟头遗址
- 罗庄区 7蒙山国家森林公园
- 沂南 8蒙山彩蒙景区
- 河东区 9青峰岭遗址
- 莒南 10天马岛
- 蒙阴 11蒙阴云蒙景区
- 莒南 12天佛旅游区
- 蒙阴 13云蒙湖
- 平邑 14天宇自然博物馆
- 沂南 15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
- 临沂 16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 罗庄区 17临沂盛能游乐园
- 临沂 18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 临沂 19古城
- 莒南 20马鬐山景区
- 蒙阴 21临沂孟良崮
- 沂水 22临沂沂水天然地下画廊
- 平邑 23九间棚旅游区
- 临沂 24洗砚池墓群
- 莒南 25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