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丰台盐业遗址群
首页  > 山东  > 潍坊  > 寒亭区   »  丰台盐业遗址群景点介绍

丰台盐业遗址群

丰台盐业遗址群
丰台盐业遗址群,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是周代、汉代和金代时期的盐业遗址,面积超过5公里,发现西周早期盐业遗址2个,东周盐业遗址35个。对盐业遗址群系统的考古调查,填补了渤海南岸地区东周时期盐业考古的空白,对研究齐国规模化盐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丰台盐业遗址群
级别批次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位    置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编    号
7-0241-1-241
时    代
周、汉、金

建设沿革

丰台盐业遗址群,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是周代、汉代和金代时期的盐业遗址。首先,1980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曾调查过央子的盐业遗址;其次是2006年,省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联合搞了一个古代盐业遗址的课题,曾经在央子一带发现了13个遗址点。2011年10月至11月,潍坊市文化局、滨海经济开发区宣传文化中心、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组成了文物普查队,对滨海区央子街道辖区进行了普查。

文物遗存

中国古代制盐始于五千年前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做是盐,而称之为卤。中国制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几乎与史籍上的华夏文明同步。根据盐的来源,中国古代的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几大类。东周盐业遗址多以群的形式出现,每处遗址群大约由三十处遗址组成,每个遗址规模都在2万平方米左右,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制。文化堆积厚0.5米左右。遗址地表和现代排水沟断面上均见成片、成堆的制盐工具――小口圜底厚胎瓮、大口圜底薄胎罐形器碎片。这两种器物烧制坚硬,形态较大,高50-100厘米,内壁均拍印方格、菱形、圆形等几何纹饰。遗址内还见生活器皿如陶鬲、釜、豆、盂、盆、罐、壶等和生活垃圾如文蛤、青蛤、蚬等。在每个盐业遗址群内都发现了盐井、沉淀坑、盐灶等制盐遗存以及盐工墓地。盐井口径4-5米,深3米以上,口部较大,下部井周壁暴露出用植物茎叶编制的井圈,井底部亦铺垫植物茎叶。井圈便于渗透和净化卤水。井内上部为成层的淤土堆积和生产、生活垃圾,下部为黑灰色淤土淤沙。

文物价值

2009年10月至11月,文物普查队在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街道发现4处由100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龙山文化遗址1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14个、东周遗址86个、金元遗址8个。东周时期盐业遗址分布最为集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目前,仅在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3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韩家庙子、固堤场、丰台和西利渔等四处大型古代盐业遗址群。这些遗址群间距2至4公里。其中,韩家庙子、固堤场、丰台遗址群保存较好。据文献记载,东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是齐国乃至全国著名的盐业基地,齐国还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食盐官营”制度:包括食盐的民产、官征收、食盐官府专运专销、按人口卖盐征税等制度。这次调查所发现的规模巨大的战国时期盐业遗址群,为齐国的盐业生产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必将对《管子》等文献所呈现的齐国规模化盐业生产水平、制盐方式、起始时代甚至相关文献的形成年代等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文物保护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