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建筑面积950平方米,纪念碑高20米,碑体由三把剑和三面盾组成,象征汉、傈僳族、怒族团结抗英的事迹。1986年,英国并吞缅甸以后,企图打通缅甸北上四川、西藏和中国内地的走廊。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强迫中国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利用清政府的-和订约使臣对片马地形与历史的无知,先以欺诈手段在条约中制造混乱,以武力威胁清政府以高黎贡山分水岭划界,挑起各种事端,并于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元1910年12月26日),英军2000余人武装欺占了片马。
在片马危机之中,当地各族民众在各寨头人带领下进行了顽强抵抗。他们联合了一只由傈僳族、怒族、景颇族茶山人和独龙族组成的100多人队伍,身披蓑衣,手拿弩弓、毒箭、长刀、长矛和少量的-,在原始森林中神出鬼没地伏击侵略者,给英国侵略者造成很大的伤亡,迫使撤回古浪。这支队伍被当地的民众称之为“蓑衣兵”。
消息从保山传到昆明、北京,全国舆论一片哗然,云贵总督和清政府向英国提出严重抗议,并命泸水各土司组织民团前往片马抗英。怒江两岸的各民族青壮年农民举起弩弓、大刀组成了400多人的抗英“弩弓队”,并与“蓑衣兵”汇合,采用夜袭、投毒、断水的方法袭击敌人,迫使英国政府在同年4月向中国政府照会,承认片马、古浪、岗房是中国领土。辛亥革命后,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爱国将领李根源率兵进驻怒江,挫败了英国侵略者进犯怒江的企图。
1960年,中缅两国政府签定了边界条约,片马正式回归祖国。1985年,-同志巡视怒江片马时,高度评价片马各族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无畏精神,建议修建纪念碑,并为纪念碑题了字:“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
- 江汉区 1中山公园
- 江岸区 2吉庆街
- 武汉 3磨山
- 汉阳区 4古琴台
- 武昌区 5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 武昌区 6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 黄陂区 7大余湾
- 江汉区 8武汉中山公园
- 江汉区 9武汉"二七"纪念馆
- 黄陂区 10木兰天池
- 江岸区 11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 江汉区 12武汉江汉关大楼
- 江夏区 13湖泗瓷窑址群
- 黄陂区 14盘龙城遗址
- 江岸区 15汉口近代建筑群
- 武昌区 16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黄陂区 17云雾山
- 武汉 18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 武昌区 19湖北省博物馆
- 汉阳区 20月湖
- 蔡甸区 21武汉九真山
- 武昌区 22武汉长江大桥
- 黄陂区 23木兰山
- 江夏区 24槐山矶驳岸
- 黄陂区 25木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