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距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书法家。这块摩岩,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贞元10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刻下的,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人悬棺”葬。
- 中文名称
- 盐津豆沙关
- 地理位置
- 盐津县
- 著名景点
- 秦代五尺道等
- 适宜时间
- 6月
景区看点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盐津豆沙关古道上的许多先人的遗迹,向人们讲述着历史的真实。其中有几处不得不看的地方:一是秦代五尺道,保存完整的长约350米,道宽1.7米,路面留存的凹陷马蹄印痕39处,有的深达3、4寸,要在硬石上踩成这样的蹄印,非千年万次难成,不知有多少马蹄的磨蚀,才留下了这深重的历史印记。二是盐津豆沙关的古城堡,又叫关楼,它是五尺道上“锁钥南滇,扼守西蜀”的重要关隘。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总高15米,宽4.5米,条石砌成,古道就从关楼门洞中穿过。关楼在50年代毁损以后,于1982年和1994年两次重修复原。三是僰人悬棺,它位于关楼直线150米外的对岸绝壁的岩缝中,现存棺木6具。用望远镜头摄下来看,悬棺都是整木凿成,用木杠搁在避雨的岩缝当中,虽经2006年7月两次地震,悬棺并未受损。悬棺悬在关河水面以上百米的绝壁岩缝当中,盗棺者都无力攀达,而安放悬棺如今更是一个迷。四是更为宝贵的史迹是关楼边岩壁上古代题字,其中唐代的“唐袁滋题记摩崖”最为宝贵,已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题字讲的公元749年唐代御史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册蒙异牟寻南诏”,受唐朝皇帝之命去南诏(现云南大理一带)册封南诏国王“异牟寻”的事。袁滋经过盐津豆沙关时,为该处的险要和自己赴南诏的重大使命而感慨,便作摩岩题字。题字全文8行,122字。正文7行为直书,自左而右,首尾可读。末行“袁滋题”3字为小篆。该题字虽文字不多,却是研究唐史和南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被专家称为“维国家之统、定疆域之界、鉴民族之睦、补唐书之缺、正在籍之误”的宝典。该题字对研究当时书法也颇具价值。美食
【桐子粑】,是由大米经过浸泡、打浆、发酵、加入糖、猪板油,用端午节前后的桐子叶包裹蒸制而成,2块钱一个,有米的米香,有桐子叶的清香,还有猪板油的醇香,淡淡的甜,好吃!~【油炸土豆条】,是把土豆条先在油锅里炸熟,然后拌上切碎的折耳根、盐、海椒面、味精、花椒面,小葱和香菜。折耳根尤其提味儿!,有米的米香,有桐子叶的清香,还有猪板油的醇香,淡淡的甜,好吃!~~著名的【云南火腿】,除了制作工艺好外,猪肉也是关键,要那种完全可以“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平时和大自然打成一团泥猪。层次分明,红白相间,肉质紧致,有着大理石般的美丽……- 江汉区 1中山公园
- 江岸区 2吉庆街
- 武汉 3磨山
- 武昌区 4武汉东湖海洋世界
- 武昌区 5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 黄陂区 6木兰天池
- 汉阳区 7古琴台
- 江岸区 8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 江汉区 9武汉江汉关大楼
- 黄陂区 10大余湾
- 黄陂区 11盘龙城遗址
- 江夏区 12湖泗瓷窑址群
- 江汉区 13武汉中山公园
- 武昌区 14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 武汉 15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 黄陂区 16云雾山
- 江汉区 17武汉"二七"纪念馆
- 武昌区 18湖北省博物馆
- 蔡甸区 19武汉九真山
- 黄陂区 20木兰山
- 汉阳区 21月湖
- 武昌区 22武汉长江大桥
- 黄陂区 23木兰湖
- 黄陂区 24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 江夏区 25槐山矶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