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境内,也是鼓山名胜之一。据记载,鼓山摩崖题刻共有180处,估计全山石刻不下3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为南宋著名大书法家朱熹所书。纵观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堪称福州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中文名称
- 鼓山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福州市
- 景点级别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数 量
- 549段
简介
自宋以来,名人笔迹荟萃于此,共有石刻549段。其中宋刻89段,元刻11段,明刻31段,清刻168段,民国刻96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刻2段,另有疑刻152段。主要分布在灵源洞、石门、达摩十八景、绝顶峰、白云洞等处。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北宋大书法家蔡襄等题名“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戌(1046年)孟秋八日游灵源洞”,为全山最早的石刻。“喝水岩”为宋嘉祐六年(1061年)施元长所题;二段“国师岩”题刻分别为宋蔡襄和庆历进士陈襄所题。刻在灵源洞蹴鳌桥下深涧岩壁上的“寿”字,楷书,字高4.15米,宽3.05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在桥下西南侧岩壁刻有“顽石点头”佛像,像高2.45米,手捧经卷,趺坐蒲团。在观音阁东侧石门岩上,刻有郭沫若于1962年11月游鼓山涌泉寺诗:“节届重阳日,我来访涌泉。清风鸣地籁,凝雨湿山川。浮岭多松柏,依崖有杜鹃。考亭遗址在,人迹却萧然。”历史意义
福州城内,鳌顶峰、戚公祠、蓬莱峰、金粟台等处,亦有从宋代至近代摩崖石刻100多处。鳌顶峰上北宋淳化元年吕文促的题名石刻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这是福州宋代最早的摩崖石刻;于山摩崖石刻,不但保存了许多优秀书法艺术,其中大部分还具有史料价值。2001年06月25日,鼓山摩崖石刻作为宋至近代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长白朝鲜族自治 1长白山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长白山天池
- 长白朝鲜族自治 3灵光塔
- 长白朝鲜族自治 4干沟子古墓群
- 临江 5宝山-六道沟冶钢遗址
- 长白朝鲜族自治 6大戏台河风景区
- 浑江区 7青山湖风景区
- 抚松 8长白山仙人洞
- 长白朝鲜族自治 9长白山火山群
- 临江 10金银峡
- 抚松 11温泉度假村
- 临江 12鸭绿江漂流
- 靖宇 13杨靖宇将军殉国地
- 江源 14干饭盆景区
- 临江 15贾家营瀑布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6长白山
- 浑江区 17龙山湖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18朝鲜族民俗村
- 浑江区 19夏日冰洞
- 临江 20伪满皇帝行宫
- 临江 21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 靖宇 22白山湖
- 浑江区 23长白山迷宫风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4望天鹅景区
- 长白朝鲜族自治 25长白石林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