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锁水村
首页  > 四川  > 南充  > 营山   »  锁水村景点介绍

锁水村

锁水村
锁水村位于四川省营山县城东部5公里处,地势较平坦的204国道公路,属交通方便的浅丘坝区,也是四川省无公害标准化冰糖柚生产基地,“中国冰糖柚之乡”、省级文明生态村、县级卫生村及“安全文明村”。
中文名称
锁水村
行政区类别
行政村
所属地区
四川省营山县
人    口
201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锁水村简介

进入了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上千余亩的冰糖柚、李子、梨子、枇杷树果园,但见一座座洁白的小洋楼鳞次栉比。室内陈设也干净整洁,优雅闲适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人。人们在院坝内打牌、玩耍好不尽兴。再加上一片片绿树成阴的果树和一些洋楼倒映在100多亩的堰塘里,湖内清波漾漾,小船悠悠,鱼儿快活嬉戏。使小村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靓丽,远望整个新村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锁水村发展

锁水村新农村于2001年在县委、县府等县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扶持下,该镇经过精心打拼,如今已初具规模,文明新村建设成效明显。全村进行农房改造186座,新建沼气池165口,打卫生井420多口,修筑村道水泥路4公里,新建两条社道公路3.7公里。铺设串户石板路6.5公里,实现了燃料沼气化、饮水卫生化,社社通公路、户户通石板路。全村发展果园486个,推进“三级联共栽植冰糖柚树12万余株,血橙树8300多株,桃树3800多株,李子、梨子、枇杷树3500多株。开发果品技能人才500余人,发展养鱼150余亩,开发鱼业养殖技能人才60余人。 发展农家乐16家,开发相关技术人才40余人。种植蔬菜200余亩,年出栏生猪1500多头,年人均纯收入达4160元。曾被县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被县府评为“安全文明村”、“卫生村”,被南充市委评为“三满意”活动先进集体,被命名为“南充市文明村”。2006年底,锁水村创建省级文明生态村验收达标,在全省名列第二。镇、村干部为了让全村人尽块致富,还派镇干部到村上任支部书记指导工作,村上还专门成立了冰糖柚协会、水产协会、农家乐协会,镇上还推行了“支部+业主”、“党小组+专业大户”等模式,发展了锁水冰糖柚、果园、蔬菜因园、葡萄园。对全村1230名农村技能人才进行了建卡管理。定期不定期地聘请县农业局、县农广校、县委党校等单位领导和技术专家到锁水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主要以农业科技、致富信息、生产技能、市场经济知识为重点,以“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科技致富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村党校及远程教育网络先后开展了10期农家乐果树管理、农家烹饪、农家接待、文明礼仪等技能培训班,还对我们进行了普法教育,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大开了眼界。”为了使村民更好地了解致富信息,镇上还定期不定期地给村民印发科技资料上万余份,发放农业科普书籍800余册。农户受训率达98%以上。同时,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到市内外“温饱示范村”、“小康示范村”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让培训的“土专家”直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者和建设者。党员刘成俊到浙江学习了半年养鸡技术,回到村上后办起了养鸡场,并把先进经验示范给村民让他们尝到致富的甜头。致富带头人廖祥平投资100多万元兴办了锁水空心砖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人员10多人。使他们也快速致富了。镇服务中心主任杨华东,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年富力强的他,第一年他就大胆主动在锁水村承包了78亩堰塘搞起了养鱼业和建起了140多亩果园。通过学科技、用科技,并善于精心管理,获得了较好效益。曾被县委评为“营山县十大创业之星”和“营山县首届公德人物奉献模范”。锁水村还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年富力强、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整体素质高的优势特点,建立流动小组、同乡会,引导他们致富不忘家乡发展,积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致富技术和信息,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全村已引回各类技术人才60余人,兴办产业和实体12个,引回资金1400余万元。锁水村开展了“学在农家、富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安在农家” 的创建活动。“五在农家”创建活动成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提高了农村工作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切入点,也成了帮助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村民们正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放眼目光,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3亩(其中:田27亩,地86亩),人均耕地0.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50亩,其他面积1637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8%、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24.4%和22.2%)。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5辆。全村建有小水窖4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5亩。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24.6%;畜牧业收入17.5万元,占总收入的5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0头,肉牛50头,肉羊20头);林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1.5%;第二、三产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20%;工资性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的24%。农民人均纯收入1356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人(占劳动力的26%),在省内务工33人,到省外务工6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会泽县;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0.8%。该村发展冬早蔬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林果业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45户,共乡村人口201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100人。其中农业人口201人,劳动力150人。该村有汉族201人。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3人,参合率96%;享受低保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娜姑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户,占农户总数的2.2%。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门坎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娜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8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人,其中小学生31人,中学生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1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