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梵寺,位于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宋英宗赵曙赐名,义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
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筑面积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建国后古建筑学者赞其“设计精细,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基础牢固”,誉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大雄宝殿内87幅、181.5平方米壁画中外驰名,宗教界尊此画为禅宗秀迹,绘画界赞美有画圣吴道子笔意,文博界誉为蜀中明代壁画代表作,群众敬之为仙画。《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词曲》、《中国建筑工艺辞典》、《艺苑掇英》、《世界美术集粹》(日本编著)等十余种辞书对此壁画均有文字记载。
明代成化二年,再染塑粉绘,遂成誉满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有殿阁五重。现大雄殿存明代佛教故事《西方镜》彩绘壁画十幅,为明代壁画代表作,壁画笔力遒劲深厚,色彩鲜艳明丽,颇似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笔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因其艺术价值极高而蜚声海内外。
- 中文名称
- 宝梵寺
- 地理位置
- 于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
- 占地面积
- 1852平方米
- 开放时间
- 全天开放
- 景点级别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门票价格
- 10元
历史沿革
(1)宝梵寺为蓬溪敕建古刹,位于蓬溪县城西15公里的宝梵镇境内。寺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
(2)治丰元中(公元1064年)宋英宗赵暑敕赐为“宝梵寺”,意即佛中之圣,梵中之宝。
(3)明景泰元年重建。
(4)明代咸化二年,再染塑粉绘,遂成誉满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
(5)至今状况
除经楼、金刚殿、佛像等遭受毁损外,其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近3000平方米,勘定保护范围14000平方米。山门鎏金三字大匾“宝梵寺”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所书,“画苑仙踪”匾额为当代书画家谭建丞题写。寺内其余数十副匾额、楹联,多是“书法之乡”名家手迹。
寺庙建筑
宝梵寺建筑呈三进复四合院布局。在现存建筑中,除两侧廊庑改建于清代外,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均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尤其是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的大雄殿,斗拱飞檐,玲珑剔透,建筑体貌庄严静穆,
此殿为木构单檐歇山顶,三间四架椽抬梁式结构。殿成正方形
,长、阔均为15.3米,通高8.5米。檐下施斗拱18朵,制作均为7铺单抄双下昂,出昂作篦齿状,昂角灵翘,昂尾直抵平椽。屋面施青瓦,砖雕龙脊,塑剑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物象。四角均为飞甍系铁马。此殿建筑历来备受各地古建专家学者赞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来此考察后,认为:“宝梵寺大雄殿属‘另类’明代建筑,国内少见,十分珍贵”。
蜚声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就绘制于大雄殿内。据史料记载,明成化二年(1466),僧人清澄、净元等延请画工于大雄殿泥壁图画12铺,其上拱眼绘有佛像24尊,名曰《西方镜》,共计104平方米。取材于唐玄奘译著《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等梵典,描述的是诸罗汉及众仙佛共赴佛会的故事,因而《西方境》又称《罗汉图》。壁画现仅存10铺,空缺两铺,一铺为卷首,为后人毁损,一铺是卷尾,传说中为“仙人”所废。
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宝梵壁画,均采用工笔重彩,沥金挤粉等技法。虽为佛门题材,却立足人间现实——所绘法像103人,或聆经说法,或穿针引线,或窃窃私语……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著名敦煌学专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教授称之为是“不可多得的祖国绘画艺术珍品”,著名书画家、原重庆画院院长谭学楷赞其是“四川壁画之精华”。
宝梵壁画
在现存的10铺壁画中,尤以《地藏说法图》(又名《罗汉补衲》)最为精妙。画面高3.60米,宽3.18米,曾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此铺共造像11位,图中地藏菩萨手拈舍利宝珠,正在讲经说法,其情其状出神入化,超乎象外。而左右两尊罗汉似在暗自发笑,心想明天就是如来的寿辰,诸仙诸佛都要会聚在大宝雷音寺中聆听佛祖法音,难道地藏连这个都忘了?而伏虎罗汉显得无聊,在一旁逗玩侍虎。居下的那位罗汉却右手拈针,左手护衲,似乎刚好补完一个补丁,正侧目收针,咬断线头。从惟妙惟肖的情态,纤毫毕见的针线中,足见其画艺的精绝!另外九铺:《议赴法会》、《雷音供奉 》、《达摩朝贡》、《准提接引》、《南天仙子》、《长眉问难》、《罗汉聆经》(一、二)、《功德圆满》等,亦是匠心独运,情景交融,妙趣横生,堪称精品。
除大雄殿壁画外,宝梵寺还有从附近定静寺迁移的明代壁画《诸天朝贡》共四铺,计25平方米,陈列于观音殿内。此画作于明景泰二年(1451),晚于大雄殿壁画15年,虽其品相略次于大雄殿壁画,但亦属珍贵文物。
寺庙布局
现存宝梵寺占地1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砖砌墙,布瓦盖顶。山门面阔三间,出檐为青砖透雕仿木垂花形,砖雕葡萄、鲜果、鲜花、动物,剔透玲珑,栩栩如生。处处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及较高的艺术品位。山门内泥塑哼哈二将手持兵剑,威风凛凛,分列两旁。左右各设券门及钟鼓二楼。弥勒殿似一顶花轿停在院中,内塑弥勒佛坐像笑看世间。尔后拾阶而上,为该寺大殿。前廊施石柱石联,上悬楷书金匾“华严真境”。
内设神台,上塑三世坐佛,金面金身。殿内两侧壁画绘释迦牟尼出世成佛的神话故事,共40案。描述了释迦牟尼从天而降,降生在一个皇宫王族家中。经历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各种疾苦,之后,舍弃皇宫王族,离家出走,历经艰险,遍访名师,多年苦行,最终在佛陀菩提树下脱凡成佛。壁画色彩鲜艳,描绘栩栩如生,再现了古代艺人的绘画艺术才华和绝妙的艺术构思。它以神话故事启迪人们,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文明与精神。
大殿左右各设偏殿。东西配殿各七间,相互对称。东配殿依次为药王祠、观音殿、城隍祠。西配殿依次为纯阳祠、地藏殿、土地祠。整个寺院布局对称,错落有致。大殿均采用苏式彩绘,更使寺院古雅幽静,和谐统一。寺院内外青砖透雕,活灵活现,俯拾皆是。院内松柏参天,生气盎然。是一处游览观光、瞻仰佛教文化的新景点。
宝梵文化
四川蓬溪境内原有古壁画近百处,现多已毁损,但精华尚存,其中尤以人称“仙画”的宝梵壁画最负盛名,被专家公认为是“蜀中明代壁画的代表作”。
寻访“仙踪”到古寺宝梵寺位于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沿成南高速公路至蓬溪入口,沿一条水泥乡道七弯八拐再行五公里,经古镇回龙场,过“二十四孝”之程孟宗故里,便可见一森森古寺,盘座于“峰峦结固,林木盘错”之间,这便是“仙画”所在地宝梵寺,这里“景致冠一方”,“勘其地理,状若莲花”,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之所以在此择地建寺,是因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宝梵寺原名“罗汉院”,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属佛教“禅宗”、“净土”派。现寺名为宋英宗赵曙敕封,取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后毁于战祸。至明正统丁巳年至成化丙戌年(1466)间,才有僧人海舟、清澄二人广纳功果,相继带领弟子在原“罗汉院”基础上,续建庙宇,重振佛事。
“仙画”原在“佳构”中宝梵寺建筑呈三进复四合院布局。在现存建筑中,除两侧廊庑改建于清代外,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均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尤其是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的大雄殿,斗拱飞檐,玲珑剔透,建筑体貌庄严静穆,堪称“明代建筑佳构”。此殿为木构单檐歇山顶,三间四架椽抬梁式结构。殿成正方形,长、阔均为1 5.3米,通高8.5米。檐下施斗拱18朵,制作均为7铺单抄双下昂,出昂作篦齿状,昂角灵翘,昂尾直抵平椽。屋面施青瓦,砖雕龙脊,塑剑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物象。四角均为飞甍系铁马。此殿建筑历来备受各地古建专家学者赞赏,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来此考察后,认为:“宝梵寺大雄殿属‘另类’明代建筑,国内少见,十分珍贵”。
《地藏说法图》其情其状出神入化,超乎象外。而左右两尊罗汉似在暗自发笑,心想明天就是如来的寿辰,诸仙诸佛都要会聚在大宝雷音寺中聆听佛祖法音,难道地藏连这个都忘了?而伏虎罗汉显得无聊,在一旁逗玩侍虎。居下的那位罗汉却右手拈针,左手护衲,似乎刚好补完一个补丁,正侧目收针,咬断线头。从惟妙惟肖的情态,纤毫毕见的针线中,足见其画艺的精绝!
“仙画”的多重之谜宝梵壁画究竟为何人所作,至今无考,但民间都习惯称之为“仙画”,且流传甚广,列举其要,说法有三:
其一:“明画”“唐风”说。宝梵壁画虽是明代作品,却颇具唐代风格,其格调尤似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笔意神功,因而民间传闻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显灵”宝梵所作的“仙画”。重庆市博物馆也曾在《宝梵寺壁画考察报告》中说:“大雄殿壁画浅描彩绘,笔调流畅,风格古雅朴素。所绘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画面线条,颇似唐代著名绘画大师吴道子的笔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祖国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其二:神仙作画说。相传在重建宝梵寺时,寺中长老请来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作画。这位老人整日闲游,迟迟不肯动笔。临到大雄殿佛像开光前一天,他才向长老要了几只扫帚,并将各色颜料配兑在一只木桶中,待到夜深人静时,老人潜入殿内,蘸色挥帚,四壁狂抹。有一个好奇的小和尚前去窥视,但见扫帚过处,法像跃然,五光十色,金碧辉煌,不禁大声叫好。老人闻声弃帚,破壁飞升而去。传说中“神仙老人”所破之壁至今尚存,但无论怎样,那破壁再也不能复原。个中缘由,至今是谜。
其三:壁画神怪说。当地乡间盛传,自宝梵壁画作成之后,宝梵寺附近村民所养家禽鸡、鸭、鹅等常常莫名其妙“失踪”。某天,村民们突然发现有一只小老虎(当地人又称其为大猫儿)正在扑杀鸡、鸭,便呼唤邻里操起棍棒追撵。小老虎径直往寺内逃去,村民们追进寺内,四处寻找,却不见踪影,随后找进大雄殿,看见壁画上的那只侍虎正浑身冒汗,嘴角上还粘着带血的鸡毛,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认定就是壁画上的侍虎显灵作怪。之后,又每每如此。于是,村民们在惊奇之余,便用铁钉钉住侍虎的眼睛,方才治住了灵怪。至今宝梵寺附近的村民谈及此事,仍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把那奇异之事说得活灵活现。
“神仙妙技涂于壁,万古丹青巧不来”。宝梵寺及壁画于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已正式获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梵仙画,十足当之” (仪陇县朱德语),古寺钟灵秀,霞光霭万重。凤歇观音竹,鹤眠罗汉松。集成双活虎,圣捧九飞龙。仙笔抒妙品,丹青耀禅宗。这首出自清代佚名文人之手,名曰《赞宝梵仙画》的诗歌,描述的就是蓬溪宝梵寺及壁画。境内原有古壁画近百处,虽多已毁损,但精华尚存,且保存完好,其中尤以人称“仙画”的宝梵壁画最赋盛名,被专家公认为是“蜀中明代壁画的代表作”。
早在上个世纪初,宝梵壁画就被刊载于著名文化刊物《东方杂志》、《良友画报》,名噪一时。1936年又收入《中国绘画史》,位居唐代中期与五代前期之间。随后,日本《世界美术集萃》又将宝梵壁画收录其中,由此,宝梵壁画声名远播。上世纪90年代宝梵壁画再次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等多种典集,位齐敦煌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建国前后,除英、美、法、日等国外官商、学者纷纷前往宝梵寺观赏壁画外,国内著名书画家丰子恺、段虚谷、黄宾虹、段文杰、谭学楷、黄纯尧、何志生、蔡振辉、赵蕴玉等亦先后到过宝梵寺观摩品评壁画,均给予极高评价。朱德委员长青年时期也曾到宝梵寺观赏壁画,并留下了“宝梵仙画,十足当之”的题赞。
过去,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信息不畅等原因,宝梵壁画长期隐于川中一隅,多为“业内”珍视,鲜为世人所知。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造访“仙画”者络绎不绝,可谓“僻壤连通途,“仙画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