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琼中、保亭、万宁4县(市)交接处,总面积37900.00公顷。森林公园地处东亚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20.8℃,最热月均温23.9℃,降雨量1870~2760毫米。森林植被类型为热带次生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6.26%。因年降雨量最高可达2450毫米以上,故堪称“琼南水乡”。
1999年5月,吊罗山森林公园被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中文名称
-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
- 地理位置
- 海南省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万宁市、琼中县内
- 面 积
- 37900.00公顷
- 级 别
- 国家级
- 植被类型
- 热带次生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
- 批准时间
- 1999年5月
- 气候类型
- 东亚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陵水、琼中、保亭、万宁4县(市)交接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9°41′38″~110°4′46″、北纬18°38′42″~18°50′22″之间,总面积37900.00公顷。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形地貌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热带地区边缘,属中山地貌,总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50~1499米之间,最高峰为三角山。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和闪长岩,土壤自低海拔向高海拔延展发育着黄色砖红壤(海拔300米以下)和山地黄壤(海拔300米以上)。
气候特点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东亚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充沛,降雨量1870~2760毫米,干湿季节划分明显,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的雨季;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旱季。年均温度20.8℃,最热月均温23.9℃,最冷月均温16.3℃。
资源情况
植物资源
截至2016年,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完好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的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着岛内自下而上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有低地雨林、山地雨林和山顶矮林,其间还有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并记录有维管植物239科959属2116种,大型真菌16目35科112属281种。记录有植物3716种,仅兰花就多达250种,内有米花木、海南杨桐、陆均松、海南鹅掌柴、钝齿木荷、水石梓、狗骨柴、华南毛柃、五列木、鸡毛松10种植物为优势种。
动物资源
截至2016年,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脊椎动物36目98科360种,其中兽类46种、鸟类166种、爬行类72种、两栖类33种、鱼类43种。有蟒蛇、南山鹧鸪等6种和水鹿、银胸丝冠鸟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0种。另有一级重点保护物种金斑喙凤蝶。
主要景点
小妹水库
小妹水库是陵水河的上游段,地处吊罗山,1959年,曾筹备建设,直至1966年1月才动工兴建,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80米。1967年,秋完成隧洞开挖和溢洪道进口段。几经周折,1970年,冬续建,采用水中倒土筑坝,后改加机械压实,灌区同时建设并部分发挥效益。1974年,初步完成三大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
枫果山瀑布
枫果山瀑布位于吊罗山区的西北面,又是整个吊罗山区的边缘处,枫果山可以说是海南最大的瀑布群了,全长1.5公里,由10级瀑布组成,最大的枫果瀑布落差达150多米,幅宽30米,雨季宽达60米。由仙泪瀑、冰心瀑、思归瀑、彩虹瀑组成,号称“海南第一瀑”,横跨千丈峡谷,纵越百米山涧。
石睛瀑布
石睛瀑布离观景台约5.5公里。石睛瀑布高约30米,是多叠瀑布,雨季幅宽可达4.5米,由两个崖隙喷涌而出,如蛟龙吐水,瀑布穿达乱石而下。
开发建设
品牌建设
1998年10月,成立省级国家森林公园。
1999年5月,经原国家级批准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基础建设
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旅游服务设施完备,1997年开发度假村,修建了枫果树瀑布、大理瀑布、石睛瀑布、河谷听泉、吊罗后山原始森林等景点的简易旅游步行道,完成了部分景点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了几个旅游热点景区和热点线路。2008年再次对度假村进行改造。
2009年,实施通畅工程建设,完成了通往度假村高山湖、瀑布等重要景区景点,共33.5公里道路硬化改造工程。并修建了吊罗中心大道。
交通线路
交通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距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陵水出口20千米,距省会海口市217千米,距国际旅游城市三亚市80千米。
路线
路线编排:吊罗河谷听泉—枫果山瀑布—石睛瀑布—托南日瀑布—吊罗山风情小镇—小妹水库—苗王墓—观景台—姐妹瀑布。
历史人文
传说相传,古时吊罗山森林繁茂,雨水丰沛,后来由于人们开采烧炭、伐木建屋,最终造成吊罗山区十年九旱,为了拯救百姓,一位名为南喜的苗族青年踩刀梯,攀到1499米高的山峰上为百姓求取能够降雨的神锣。他的精神最终感动了七仙女中的小妹,她带着神锣与南喜一起将神锣吊在村寨的凤凰树上,敲锣集雨。此后,人不在滥伐树木,吊罗山年年风调雨顺,因此得名吊罗(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