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李家崖城址
首页  > 陕西  > 榆林  > 清涧   »  李家崖城址景点介绍

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位于清涧县李家崖村的无定河与黄河交汇处山梁上,体现的文化称作“李家崖文化”或“鬼方文化”,存在于商代晚期与西周初期。1983、1986年进行发掘。城址平面呈不远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内发现房址、窑穴、石板围砌的瓮棺葬等,出土有鬲、豆、三足瓮、罐等陶器,斧、刀、等石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李家崖城址
东西长
495米
南北宽
122--213米
地理位置
陕西省清涧县
级    别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国家
中国
发    掘
1983年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
编    号
Ⅰ-197
所属年代
商至周

历史

1983、1986年进行了发掘,城址平面呈不远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垣修筑以堑山为主,少部分为土石相间夯筑或内夯、外彻石。墙残高3米余,基宽近9米。城内发现房址、窑穴、石板围砌的瓮棺葬等。出土有鬲、豆、三足瓮、罐等陶器,斧、刀、等石器,以及骨锥、卜骨、石雕人像等。石雕人像刻于残高0.42米的梯形石块上,正背两面以粗线阴刻出骷髅人体形状。还出土铜戚、铜 、铜戈、陶钵、石斧等。李家崖城址的内涵与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属于北方地区青铜文化,时代相当于商代晚期。

文物遗存

李家崖古城很小,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该城三面环无定河,小城依无定河而建,在不能以无定河岸为天堑的东西两侧修筑了城墙。城墙基宽9米,高过3米,内外两层。李家崖古城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盛放食物的盆碗罐等陶器、生产用的石器、占卜用的骨头及青铜制作的农牧工具及武器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居次,绳纹占多数。石器多为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凿,骨锥、还有卜骨以动物肩胛骨为材料,石雕人像是将人物形象刻画在一块梯形石块上,全身图形像是一具骷髅体,可能与祭祀有关。此外城内还有三座小孩子的瓮棺墓,小孩头骨保存较好,约3至5岁。所有文物都体现出那是一种与汉民族文化完全不同的异域“鬼方文化”。

文化价值

其所体现的文化,称作“李家崖文化”或“鬼方文化”。这座古城存在于商代晚期与西周初期(公元前 1300-800年间)。整个城址及文物,一般认为李家崖古城址受商、周文化的影响,但是自身的特点则占居主导地位。其分布范围主要在今陕北和晋西北地区,为商周之际活跃着的鬼方、土方等众多少数民族。李家崖文化应与这些古民族有关。出土遗物表明,该文化既有农业生产,也盛行畜牧狩猎。值得注意的是,此城的土石结构在我国已发现的早期古城中尚属首见,这对于研究商周时期的城址和北方古代民族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