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当时兴化人为抗击金兵入侵而挖河取土筑成一圈长6华里157步、高一丈多的土墙。城墙设有四城门,门上有楼,墙外有护城河相依至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重砌为砖墙,高达11米以上。东南西北四门依次为启元门、文明门、威武门、肇魁门,四楼为观海楼、怀曛楼、见山楼、仰宸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再次全面建造城垣,次年竣工。以后城墙多次修葺。民国时为方便交通增开小南门、小东门、小北门,至此城墙有了7个城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兴化 城墙在历史上曾多次发挥了抗御外敌的作用。在抵御侵犯者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知县胡拱辰领军民力拒元兵入侵事迹,双方浴血奋战。兴化城终因无有援兵而被攻破,而胡知县也与城共亡。英雄史事,令人感怀。
- 中文名
- 兴化古城墙
- 类 别
- 古城墙
- 地 点
- 兴化
- 国 家
- 中国
- 修建时间
- 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
历史由来
兴化春秋时代属吴国,因为靠近海边,就叫做海宁。战国时代属楚国,所以叫做楚水。因为楚国大将昭阳有战功,就把这地方封给他为食邑,也叫昭阳。五代十国时代才真正叫做兴化。
南宋宝庆年间,为了社会治安,知县陈垓开始组织筑起周长为6里157步的土城。哪知因为年久失修,到了元朝末年,就废成一条土堆子了。洪武5年,守御千户才联合郭德、蔡德、刘人杰几位乡绅,花费巨资,用砖头重建城墙。那时的城墙高一丈八尺,外有护城河,内有三道水关。到了明朝嘉庆17年,知县傅佩又组织民工修理城墙,并开凿玉带河,将三关水汇集于海子池。在疏浚开凿的过程中,他们还把泥土堆放到海子池的北端,将原来的玄武故址筑成高台,给它取名叫拱极。
修建历史
又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庆36年,城墙已毁坏,西北角的城墙倒得只剩下几尺高了。拱极台也坍塌了许多。护城河也大多被淤泥堵塞。这年夏天有倭寇来侵扰,知县胡顺华深知筑城防寇的重大作用,于是在八月,发动大家重修城墙。这次工程较为浩大,共用去600多万块的城砖,12万多担的砌墙灰,花费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在旧城的基础上又加高一丈,达到了二丈八尺多的高度。
为了有利于于守城士卒瞭望和射击的安全,还在城头上加建高二尺的城垛,垛下建有高二尺五寸的护身墙。城墙面宽四丈,底宽八丈。墙身前昂后卑,形体硕大,厚实坚固,雄伟壮观。全城计开辟四个高大的拱洞形城瓮,瓮下铺满巨型跳板,让人行走。跳板下挖有陷马坑,留待兵临城下时,诱敌深入,消灭敌人于陷阱之中。瓮中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平时可自由开关,控制行止,战时也可用土包封闭,据城坚守。
城墙构造
四门都定有门名,东名“启元”门,南名“文明”门,西名“威武”门,北名“肇魁”门。城门上还都建有歇山飞角,造型古朴的高大城楼,也各定有楼名。东楼名“观海”,南楼名“迎熏”,西楼名“见山”,北楼名“仰宸”。民国十二──十三年,为发展城内外交通,又先后开辟小东门,名为“朝阳门”,小南门为“中正门”。登城楼四望,可鸟瞰全城。脚下城墙,向两边蜿蜒伸展,似无尽头。城外大河环绕,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白帆点点,城内街道纵横,行人熙攘,坊表林立,市景繁华。
各城门两边不远处,均有砖砌阶梯,人们可拾级登城。城上有宽路,平时可供大量游人登高远眺,尽情饱览城内外景色,是人们游览遣兴的理想场地。战时可容军队车马奔走其上,迅速布防扼守,宋、元、朝、清以来,古城墙还起着堵截决堤洪水、克服天灾兵燹等作用。
兴化古城均设有水关。这是城内市河的入水之源,也是水涝的去水之途径。其分布于城内的市河有三条:
一为东西向。东起东水关(今牌楼东路的牛角巷口),西至罗汉桥(原服装厂处)。东端由东水关入水西流,西段承接南水关(今税牛桥巷南尽头)来水,流入市河(原教育局)然后分两支,一支西行入罗汉桥入升仙荡(泰山居民占以东)一支东流与东水关来水相汇合。
一为南北向。南起八字桥南侧,北至北汪头(今城北菜市场,南端与东西向市河接通,成丁字形。导东南两水关之而北流。北端由北水关(今城北菜场东北角)入水,同往于北汪头。此外北汪头起有偏西向南北市河一条,由北汪头汇三关之水西行,横穿北大街富安桥、北小玉带桥入海子池,然后由北水关折北入乌巾荡。
城墙现状
兴化城内的市河,因为河道狭窄,历代多次流浚而又堵塞。1945年我军收复兴化市,曾动员居民分段填塞,1948年因多处断流,污染严重,已逐步填平筑路。
解放后,兴化 的古城墙因为年久失修,又加之战火的创伤,局部倒塌,多处岌岌可危。1958年1月28日,经过省人民委员会的批示同意拆除。
古老的兴化城墙,原先仅存县百货公司仓库后边、造纸厂大门南墙和健康小学后边。粮食局仓库后边的城墙最为雄伟,约有400余米长。
而现今只留得片断,让人们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