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宝山遗址
首页  > 陕西  > 汉中  > 城固   »  宝山遗址景点介绍

宝山遗址

宝山遗址
宝山遗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胥水河畔的城固县宝山镇,占地5万平方米,1990年被发现,因发掘出大量烧烤坑和形制特异的陶窑群而享誉海内外。经过连续15年的发掘,出土了3600年至3000年前宝山商时期遗存中的大量陶器、骨器、石器以及铜、铁制文物,其中出土的四棱体铜针,是迄今我国出土古代文物中最早的青铜针实例。其仰韶时期烤烧坑和汉代烤烧坑,数量多、种类齐,另有商代的填埋垃圾和烧烤食物并用的“烧烤坑”。揭示出汉水上游地区从仰韶、龙山、商代,直到汉代延续着烤烧坑这样独特的生活习俗,这在全国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这对于汉水上游青铜时代文化内涵及其文化性质的全面认识有重要意义。宝山商时期丰富的遗迹遗物反映出它是具有独特面貌的文化遗存,因而被命名为宝山文化。1986年就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宝山遗址
所在地区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地理位置
城固县宝山镇
占地面积
5万平方米
时    代
新石器时代、商
级别批次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编    号
7-0433-1-433

文物遗存

经过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丛苍等考古工作者连续1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城固宝山遗址考古发掘日前获得重大成果。在国内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古人类基本上都是挖坑作为倒埋垃圾,考古学上命名为“灰坑”。而宝山遗址的坑是将烧烤和堆放废弃物等功能集于一身,这种现象意味着宝山地区的古人类使用了另一种填埋垃圾和烧烤食物并用的“烧烤坑”。在宝山遗址出土的铜器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其中出土的铜针四棱体针身和尾端的精心装饰,则显示出别致的设计构思与考究的 制作技艺。宝山遗存的各种陶器纹饰无不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宝山商时期遗存中的陶器总种类达20多种,几种主要器类如豆、小底樽形杯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陶器制作精致而造型美观,陶质普遍较好,烧制火候较高,器形规整,饰纹精细。宝山发现的目纹和蛙纹,都是刻画在作为主要陶礼器之一的高颈小平底樽的肩部,具有特殊的意义,不排除作为符号或文字的可能性。宝山发现的鸟纹为鸾鸟形象,其刻画于宝山商时期遗存的器物上,年代较早。该鸟纹口衔灵芝,刻画生动,堪称早期鸟纹的精美之作,具有丰富的内涵。

百度地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