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的马山,面积3公顷,位于会城东北面,是圭峰山脉向南伸延的一个小山丘。山上树木茂密,大树参天,苍翠清幽,凉亭、钟楼矗立其间,文人墨客的对联与书法融为一体,马山公园的古朴风光,蕴涵着会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 中文名
- 马山公园
- 位 置
-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
- 类 别
- 公园
- 主要景点
- 马山钟楼
地理环境
山上树木茂密,大树参天,苍翠清幽,凉亭、钟楼矗立其间,文人墨客的对联与书法融为一体,马山公园的古朴风光,蕴涵着会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马山西面入口拾级而上,来到入口广场,左边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龙兴寺石塔,这是会城最古老的建筑物。石塔建在一座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砌的基座上,塔高4米左右,用砂岩分层雕筑,据说原有7层,现在只有6层,飞檐尖顶,檐面孤状下垂,一看便知是古建筑物。据志书载,会城西郊大云山上有一座龙兴寺,始建于隋唐,宋朝初年重修,寺院里供奉一座七层宝塔,可是毁于清朝道光年间。其时寺毁而塔则存于遗址内,一直无人过问。直到1929年,会城建中山公园,才把龙兴寺塔移到中山公园旁的犀山上(即当今新会一中校园内的犀山)。1995年,有关部门又把此塔从犀山移到马山。如今的龙兴寺塔是经过多次维修后的模样,但它距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是会城历史悠久的见证。龙兴寺塔右边有1986年建的倚马亭,亭柱刻有凌风撰,阮振雄书的对联:“才高堪倚马,足捷便登山。”眼前的倚马亭又使会城人回忆起1986年会城园林爱好者发动社会集资修建马山公园的情景,马山的倚马亭、环山路、路边的石凳和孔庙的草坪等,许多设施都是那时集资修建的。
再往上走,山腰有1975年建的白沙亭,亭前立着一块《重修石斋陈先生祠堂记》碑,石碑所在地就是旧时的白沙祠遗址。白沙亭有谭仲川撰并书的对联:“紫水黄云传圣哲,地灵人杰接源流。”这副对联嵌入两个传说,即宋朝时城西沙堤的紫水河水色变紫和唐朝时城北黄云山有高僧一行结庵于山上。相传这两个传说预兆新会出大儒,这大儒该是陈白沙先生了。白沙亭自然是纪念陈白沙的,而这副对联藏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山顶有1975年为纪念新会解放而建的解放亭也有两副对联,一是柯明铮撰、陈福树书的“史可流传常作鉴,亭因解放早垂名。”另一联是陆景秋撰,赵嘉平书的“灿烂朝阳洒染一城秀色。
再往上走,登上山顶,有一座古建筑——马山钟楼,又名向阳楼、东角楼,俗称马山阁,它是马山的标志物。
标志建筑
马山钟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由时任都督张通所建,楼三层,高二丈。明代时新会的陶鲁、罗桥、王命璇等几位知县都曾修葺过此楼,明朝末年毁于兵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会知县贾雒英重修马山钟楼,楼高14米,壁厚54厘米,边周长21.9米,六角,红粉石基,六面的望窗对开。楼顶有一柱直垂横梁成丁字架。民国期间,在梁架下挂一大铁钟(已失),为会城人鸣钟报时,故得名钟楼。
马山钟楼从明代到清代,几经重修后规模渐小,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于马山顶的广场上。清代诗人梁迪有《马山钟楼》诗:“城里青山高崒嵂,钟楼更驾青山出。楼为重楼楼八窗,缥缈孤高势莫匹。俯瞰冈城若弹丸,万家灯火指顾间。更绕崇阶遥纵目,山川形势入凭栏。东望庐山呈螺髻,海滨邹鲁风犹在。北望黄山接斗坛,佛踪仙迹此中存。西南巨浪滔天起,赵宋故宫残照里。今古苍茫事已沉,登临空感岁时心。即如此楼建置久,夜夜蒲牢天际吼。至今钟簴亦烟销,摧残磨灭记谁某。要从今日复古初,诸公谦让胡为乎?”诗人登楼四望,仿佛看见东面圭峰山中小庐山上的白沙讲学亭,四方学子正在专心恭听白沙先生讲学;从北面又望见圭峰山绿护屏左侧的黄云山中,宋代道士李之先正在朝斗石上朝拜北斗;向西南望去,似乎看见宋元海战犹如巨浪汹涌悲壮场面。
梁迪认为登马山钟楼可以一览新会的历史文化,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恢复钟楼的本来面目。登上马山钟楼,仍可从六个方向眺望会城四周的风光。还可以看到马山东侧近山脚那棵具有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的风彩。这棵榕树高15米,胸径达400厘米,冠幅380平方米,它见证了马山500多年的历史。
为了建好马山公园,2002年新会区政部门又投入数十万元对马山进行观景化环境改造,将公园的倚马亭、白沙亭、朝晖亭、解放亭和钟楼修葺一新,重修环山路、排水系统和厕所,还分别在山脚、半山腰和山顶建筑4个小广场,铺上广场砖,清除野生杂草,补种观赏性的风景树,装上环山路灯,派专职清洁工人管理。如今的马山公园景色焕然一新,是会城人早晚健身休闲的最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