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雄镇关
首页  > 广东  > 汕头  > 南澳   »  雄镇关景点介绍

雄镇关

雄镇关
雄镇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军事关隘,是华南地区的名关,这在全国海岛中是独一无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华名关》一书中,南澳雄镇关就名列其中。
中文名
雄镇关
类    型
关隘
分    类
军事关隘
荣    誉
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军事关隘
地理位置
中国汕头
位    于
南澳县深澳镇

简介

雄镇关位于云澳和深澳交界的山脊上,建于明万历十三年,是古代云深两镇的古隘要冲。据清《南澳志》载:戚继光破吴平道出于此,说明了在这里建关的历史意义和它对镇守南澳、 巩固海防的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华名关之一,历来为名家所倚重和旅游者所向往。
  雄镇关的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摄云深两澳关。从这副对联说明了雄镇关之险要。

历史沿革

雄镇关为古代关隘。在南澳县后宅东8.5公里,深澳与云澳两镇交界之山坳。公元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广东副总兵刘显率师3万到南澳围剿吴平。吴平凭借木城土堡和深澳湾相持三月。闽浙总兵戚继光领婺兵5000来援,从背后奇袭捣毁吴平寨。公元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南澳副总兵刘大勋建关。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建重修。关为灰沙夯筑,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长24米,宽7米,高5米。后毁。公元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总兵杨嘉瑞重建,关高约10米,围约350米。关前西侧真武庙门顶书“威镇南天”4个大字。关门有“雄镇关”石匾,为清光绪年间深澳拔元贡生康世奇所书。1918年大地震关塌门倒,1928年林先立重修,将“雄镇关”石匾移至北面门顶。1938年许伟斋再修雄镇关,于关门北面两侧刻对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慑云深两澳关”,并于关门南嵌“云深处”石匾。1946年释妙里又捐资修建,并在关顶塑十八罗汉,既为关隘,又为佛堂,从而改变了原来仅是关隘的格局。莲禅、怡深、纯寂、澄源等僧人曾居此。1981年9月县人民政府重修关隘主座,余废。主座参照明代关隘图样修建,关顶铺石砖,四周砌箭跺,关下筑挡土墙,改设平台石级,北面重树碑刻,立南澳县级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地理环境

雄镇关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南面约三公里的云澳与深澳交界的山坳。那里地势险要,东倚金山,西连马鞍山, 自南而北,唯有此路可通,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那里是当年深澳总兵府南面的屏障,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总兵戚继光奉旨到南澳平定吴平时,就在此地出奇兵而获胜。这个战役曾出动闽粤两省官兵,是当年有名的战役,雄镇关也就从此名闻遐迩。

建筑结构

雄镇关的关城,始建于公元1585 年(明万历十三年),1982年整修。关墙为长方形,有垛口,长24米,宽丁米,高5米。关的正门朝北,门顶横书“雄镇关”三字,据说是清光绪年间修复关隘时深澳镇拔元贡生康世奇手书。关的正门两边有对联:“雄跨南北双方脊,镇摄云深两澳关”,是1938年南澳贤达柯礼臣书写的。对联点明了地势的雄奇和关隘的险要。关墙的背面,门匾书“云深处”三字,也是柯礼臣手书。

附近建筑

雄镇关的两侧山上,据说清代时就有一座佛寺和一座真武庙。黄檗(音柏)派的释门高僧仁智曾在此寺出家修行。真武庙原建筑得雄伟高耸。寺庙均已毁塌,但真武庙的横书石匾“威震南天”尚存。这也反映了当年寺庙盛极一时的一个例证。雄镇关不仅是军事要冲,而且景色秀丽。登上山顶,只见群峰翠绿,古木葱笼,俯首深谷,流泉溅玉,气象万千,南北海云,舒卷情浓,山风吹过,胸怀坦荡,一股豪气油然而生。南澳古八景之一的“雄关雨蹬”就在于此。 "雄关雨蹬"是说在山隘上不论是下西南雨或东北雨,均分南北直线而下,象人坐在马上两腿分开一样。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