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纪年砖室墓
墓葬形制
M5为券顶砖室墓,由很长的排水沟、南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方向40度。墓室平面为长方形,长8.6、宽3.2米。前为南道,中间为主墓室,后为一小墓室。后室地面高于前南道,便于自然排水。在南道和墓室左右两壁以及后壁,设有排列对称的小龛26个。铺地砖砌为人字形。排水沟位于墓室前,残长9.5米,一端起自墓室底部,为阴沟,以泄墓内积水,一端直抵墓前低洼之地。
M6位于M5南侧1米,墓室长5.9、宽2.6米。排水沟长11.2米。M6规模比M5小,只存底部部分,但墓葬朝向、墓本形制、墓砖文字和图案与M5一致。两墓为同一墓坑,坑内填土明显为经过人工细筛的黏性很强的红色胶泥状土,与墓坑周围土质区别明显。
随葬器物
M5出土随葬青瓷器3件,M6因毁坏严重未发现随葬器物。两墓葬出士大量相同的文字、图案墓砖。
青瓷碗
3件。分2式。I式2件,残。口沿外侈,浅腹,饼足。黄褐色釉,施釉不到底。口径9.8、底径5.4、高2.6厘米。II式1件,口沿内敛,腹微鼓,饼足。黄褐色釉,施釉不到底。口径10.2、底径6.4、高3.4厘米。
文字、图案墓砖。长条形墓砖,用于砌墙和铺地,规格为长37、宽18、厚6厘米。砖侧面印有文字及鱼纹、莲花等纹样。模印文字有“梁普通十年回月十六日”,“李府君”、“之事本州主簿”、“本州主簿”、“阳王议回”等。方形砖规格为长宽19、厚9厘米。砖正面饰为莲花纹。梯形砖规格为上底14、下底18、高30、厚7厘米。一边凸出一半圆形榫,另一边回进一半圆形。无纹饰。置于墓门处。楔形砖规格为长28、宽17、厚4-5厘米。砖侧面的纹饰多为“⊙”、“○”,以及刻划得粗而深的斜线、竖线纹等。
这两座墓墓砖上模印的梁普通年号,系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普通年号只行7年,(52O-527年),而墓砖上却是梁普通十年。此时梁武帝改年号为“大通”已三年之久,而远离都城南京千里之遥的邵阳,在更改年号三年之后仍然沿用“普通”年号。
- 建邺区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玄武区 2红山森林动物园
- 玄武区 3美龄宫
- 秦淮区 4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高淳 5游子山
- 高淳 6游子山风景区
- 玄武区 7南京毗卢寺
- 浦口区 8吴武状公祠门楼
- 栖霞区 9仙鹤观六朝墓地
- 秦淮区 10南京瞻园
- 鼓楼区 11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12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 玄武区 13太平天国天王府
- 浦口区 14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溧水 15古蒲塘桥
- 浦口区 16六角井
- 栖霞区 17燕子矶
- 浦口区 18求雨山文化园
- 玄武区 19南京城墙
- 玄武区 20灵谷寺无梁殿
- 浦口区 21双井
- 浦口区 22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玄武区 23廖仲凯、何香凝墓
- 江宁区 24杨柳村古建筑群
- 浦口区 25曹王城子古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