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师全称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成立于1904年,校址初设合江套对岸之晒金坪,位于湘、耒、蒸三水汇合之处,被誉为“湘南最高学府”、
“湘南革命摇篮”。
湖南三师旧址位于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为第一批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前身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2001年初并入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三师是“湘南学联”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基地,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毛泽东在此创建了湘南第一个中共支部,蒋先云发起组织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张秋人、陶铸、伍云甫、夏明翰、黄克诚、恽代英、江华、张平化等老一辈革命家毕业于此,陈为人、李启汉、邓中夏、蒋先云、谢维俊等三师学生和校长蒋啸青等数百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 中文名
- 湖南三师
- 创办时间
- 1904年
- 所属地区
- 衡阳市雁峰区
- 知名校友
- 李天柱、贺恕、蒋先云等
学校简介
湖南三师全称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成立于1904年,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被誉为
“湘南革命摇篮”,湖南三师旧址位于衡阳师范学院西校区,为第一批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湖南三师,全称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原位于衡阳江东岸晏家坪,隔江眺望是庄重雄伟的来雁塔。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曾被誉为“湘南最高学府”。创建于1904年冬,始为“
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改为“湖南公立第三师范学校”,1914年改“公立”为“省立”,仍在原来的校址。1927年,学校被迫停办。1928年春复学,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五中学”。1934年又改为“衡阳中学”。1938年,因被日本飞机轰炸,学校迁到耒阳,次年又迁入常宁。
1941年2月,按省政府“学校随战区设立”的命令,衡阳中学的师范科逐改为
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由国立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刘清林先生担任校长。1944年秋,因常宁沦陷,二师被迫迁入宁远。1945年春,又迁入蓝山,与当时的省立第三师范(今郴州师范)、省立第十一师范合办,称湖南联合师范。1945年8月,抗战胜利,二师又从联合师范中分开,再次迁入耒阳。1950年1月,学校又从耒阳迁回衡阳,暂借原三中校舍开办。 1951年在黄茶岭建立了永久性校址。196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
恢复了“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校名 。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三师和衡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衡阳师范学院。
湖南三师是“湘南学联”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基地,是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学校被誉为“湘南革命的摇篮”, 毛泽东在此创建了湘南第一个中共支部,蒋先云等发起组织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 ,陶铸、夏明翰、黄克诚、伍云甫、张秋人、恽代英、江华、张平化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学习和从事革命工作,陈为人、李启汉、邓中夏、蒋先云、谢维俊等三师学生和校长蒋啸青等数百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至今健在的还有数十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是三师学生。
发展动态
辛亥革命以来,湖南三师的师生成立进步组织和革命团体,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积极投身革命,成为
湘南学生运动的中心和
湘南革命的摇篮。 1918年夏,湖南三师学生组织“学友互助会”。 1919年6月,湘南学联建立,湖南三师成为其主要力量。1921年3月,湖南三师建立革命团体“心社”。 湖南三师学子走在游行队伍前头,声援五四运动;领导了衡阳的国货运动,令日货无处藏身;积极开展反对湖南军阀张敬尧的“驱张”运动;成立了“书报贩卖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湖南三师的学生运动受到毛泽东的赞扬和重视,大革命前三次到过湖南三师,并亲自进行指导。1921年10月,在毛泽东指导下,衡阳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湖南三师小组成立。1922年10月,湘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支部成立,也是湖南成立最早的党组织。 1922年12月15日,湖南三师张秋人、蒋先云领导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1923年和1924年,湖南三师又先后发动了驱逐反动校长的“驱刘”、“驱黄”运动。 1924年,湖南三师学生贺恕在衡阳成立中共湘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同期,一大批湖南三师党员分赴湘南各地组建起党支部,广播革命火种。 1928年初,湖南三师数十名党员领导下的各县人民武装部队参加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起义失败后,黄克诚、李天柱、张际春、张平化、谢维俊、高静山等三师校友率部走上井冈山。 2010年5月,衡阳市委宣传部将“湖南三师旧址”命名为第一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杰出校友
湖南三师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先后有李天柱、贺恕、蒋先云、黄静源、蒋啸青、陈为人、李启汉、谢维俊等120多名校友为国捐躯。湖南三师也为新中国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共和国建立后,陶铸(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黄克诚(大将军衔,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江华(原名虞上聪,曾任南京军区政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经武(中将军衔,曾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全权代表)、周里(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等校友担任了国家军政要职,为新中国的建设也立下了巨大功勋。 蒋先云,1917年入湖南三师第15班学习。1921年10月在校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以优异成绩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平定刘震寰与杨希闵的叛乱。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7团党代表、北伐军总部秘书。北伐战争开始后,参加攻打九江、南昌等战役。1927年初,到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倡仪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5月,蒋先云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作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张秋人,1922年8月,经毛泽东推荐,由中共中央派来湖南三师工作,担任中共湖南三师支部第一任支部书记。1923年5月后,历任团中央委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同年9月29日被捕,次年2月8日在杭州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