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湘山寺位于县城西0.5公里处,名“湘刹夹流”。古寺宝塔建于明万历丁已年 ( 公元1617年)清道光年间重修,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又再修,今保存完好。1939年更被国民党军政部征用作弹药库.
- 中文名
- 株洲湘山寺
- 类 别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地 址
- 株洲
- 始建时间
- 明万历丁已年 ( 公元1617年)
株洲湘山寺简介
相传湘山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左右),名万福寺;元元贞年间(公元1295年左右)名护国寺;明末从湘山改为今名。千余年中,几废几兴,尤以明末平播之后,夷为平地,至清乾隆初年才得重修。后来嘉庆、光绪两朝又先后扩修,形成规模。清代任遵义知府的赵遵有诗形容;“万叠峰峦涌一岛,攒青蔚翠周围绕。上有参差特出之禅林,仿佛华严楼阁现云表。”民国以后,渐趋衰微,1939年更被国民党军政部征用作弹药库,僧走庙废,数十亩庙田也被经管土绅吞没。解放之初,遵义人民政府就着手修复湘山寺,到五十年代末,陆续召回了九僧三尼,从其他寺院移来玉一尊,木雕十八罗汉及法器经书等等,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再历经八十年代以来的多次增饰,如今的湘山寺,呈现出千年 庙史上从未有过的壮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株洲湘山寺特色
株洲湘山寺塔砖石砌,高七级,六角,实心,俊俏挺秀与寺相对,竞相增辉。孤峰拔起,古寺耸立于苍松翠荫之间;二水夹流,宝塔倒映于碧波潆洄之中。登临鸟瞰,尽收城廓之壮丽。
湘山寺山上怪石嶙峋,古树虬结。中有元大德年间(1297—1307)兴建的护国寺,后毁.清代重修,名湘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并有左右厢房及回廊。山门两侧矗立七级浮屠5座,宏伟壮观。结构大体相同,风格因时而异,各具特色。三官祠后面绿草如茵,翠竹成林;旁有鱼池、响洞和游亭。仁立山门,四顾群峰拱卫,青接眉睫;眼底湘水汤汤,万室鳞鳞。名城胜迹,历历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