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湘山寺
株洲湘山寺位于县城西0.5公里处,名“湘刹夹流”。古寺宝塔建于明万历丁已年 ( 公元1617年)清道光年间重修,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又再修,今保存完好。1939年更被国民党军政部征用作弹药库.
- 中文名
- 株洲湘山寺
- 类 别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地 址
- 株洲
- 始建时间
- 明万历丁已年 ( 公元1617年)
株洲湘山寺简介
相传湘山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左右),名万福寺;元元贞年间(公元1295年左右)名护国寺;明末从湘山改为今名。千余年中,几废几兴,尤以明末平播之后,夷为平地,至清乾隆初年才得重修。后来嘉庆、光绪两朝又先后扩修,形成规模。清代任遵义知府的赵遵有诗形容;“万叠峰峦涌一岛,攒青蔚翠周围绕。上有参差特出之禅林,仿佛华严楼阁现云表。”民国以后,渐趋衰微,1939年更被国民党军政部征用作弹药库,僧走庙废,数十亩庙田也被经管土绅吞没。解放之初,遵义人民政府就着手修复湘山寺,到五十年代末,陆续召回了九僧三尼,从其他寺院移来玉一尊,木雕十八罗汉及法器经书等等,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再历经八十年代以来的多次增饰,如今的湘山寺,呈现出千年 庙史上从未有过的壮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株洲湘山寺特色
株洲湘山寺塔砖石砌,高七级,六角,实心,俊俏挺秀与寺相对,竞相增辉。孤峰拔起,古寺耸立于苍松翠荫之间;二水夹流,宝塔倒映于碧波潆洄之中。登临鸟瞰,尽收城廓之壮丽。湘山寺山上怪石嶙峋,古树虬结。中有元大德年间(1297—1307)兴建的护国寺,后毁.清代重修,名湘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并有左右厢房及回廊。山门两侧矗立七级浮屠5座,宏伟壮观。结构大体相同,风格因时而异,各具特色。三官祠后面绿草如茵,翠竹成林;旁有鱼池、响洞和游亭。仁立山门,四顾群峰拱卫,青接眉睫;眼底湘水汤汤,万室鳞鳞。名城胜迹,历历可数。-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哈密鸣沙山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巴里坤古城景区
- 哈密 3亚尔丹
- 哈密 4天山风景区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5巴里坤湖
- 哈密 6寒气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7烽燧
- 伊吾 8伊吾胡杨林
- 伊吾 9红石头
- 伊吾 10伊吾烈士陵园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1丝路烽燧
- 伊吾 12伊吾伊水园景区
- 伊吾 13乃楞格尔草原
- 伊吾 14军功马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5地藏寺、仙姑庙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6怪石山
- 伊吾 17一字沟、二字沟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18汉满两城
- 伊吾 19伊吾苇子峡野杏林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0兰州湾子古石屋遗址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1巴里坤哈萨克文化展馆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2巴里坤古民宅
- 伊吾 23伊吾焕彩湖
- 伊吾 24胜利峰
-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 25巴里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