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的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11千米 ,是含有古人类化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
丁村遗址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关注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的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选取了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3处遗址进行发掘 ,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
1961年3月4日,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文名称
- 丁村遗址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
- 占地面积
- 55平方公里
- 保护级别
- 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编 号
- 137
- 所处年代
- 旧石器时代
历史沿革
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是原地埋藏石器制作场,是17万年前原始人类“丁村人”打制石器的加工厂 ;过水洞遗址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老虎坡遗址约为10万年前 。
1953年,在挖沙工程中,丁村遗址被发现 。
195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进行第1次考古发掘 。
197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进行第2次考古发掘 。
2013年开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进行第3次考古发掘 。
2014年-2015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汾河以东塔儿山至汾河黄土台塬区间,调查发现了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 。
2015年4月开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的50余处遗迹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3处遗迹进行考古发掘 。
遗址特点
丁村遗址的范围南北长11千米,东西宽5千米 。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文化层由5个沟谷洪积物和土状堆积交替叠压形成,厚约7米,有多个可以拼合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 。九龙洞遗址发掘分为A、B两区,在A区北部厚达6米的土状堆积中每一水平层(5厘米)均有石制品,从上至下至少存在3个层位的石制品密集分布的片区 。丁村遗址有介于20万到2万年之间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套文化层,它与西侯度遗址、匼(音同科)河遗址、许家窑遗址、下川遗址、以及泥河湾遗址群和周口店遗址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文化序列 。
文物遗存
1954年,在丁村遗址发现3枚人牙化石 。
1976年,在丁村遗址发现幼儿右顶骨化石 。
2014年,在丁村遗址南部(襄汾县南贾镇石沟村)又发现了1块古人类的枕骨化石,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西省考古所、丁村考古工作站、以及襄汾县博物馆相关人员,共同对古人类枕骨化石发现地——石沟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标本1400余件 。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九龙洞遗址发掘面积35平方米,分A、B两个区,出土石制品2000余件,特别是在B区,同一层位不到9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了2处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集中分布着100余件石片、石核以及大量碎屑;过水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从发现的动物化石来看,大部分为小型食草类肢骨、脊椎骨等;老虎坡遗址,发掘面积50平方米,上部为马兰黄土,之下为古土壤条带,是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距今7.8万年至13.1万年。400余件石制品就分布于这层顶部之下0.2米至1.5米的范围内,直径多在2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的角页岩砾石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靠近沟边部分排列紧密整齐,外围部分分布稀疏,其间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打制石片 。
研究价值
丁村遗址是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丁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40万年至12000余年间的古人类发掘空白 ,为旧石器文化研究和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丁村遗址发现了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对研究丁村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选取,对复原打制技术及石器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丁村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6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丁村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南至上鲁村北侧冲沟,北至柴寺村北侧冲沟、襄汾县南侧道路,西至东刘村、中尉村、西尉村、大柴村西侧道路,东至敬村西侧道路;保护区保护范围占地面积154445.85平方米 。
历史文化
丁村文化丁村遗址是继周口店遗址后,中国发现的又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1955年,科学界把丁村遗址发现的人牙化石命名为“丁村人”,出土文化称为“丁村文化” 。“丁村人”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较接近于现代黄种人 。丁村人所创造出的丁村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代表性文化。丁村文化早段,属于旧石器时代初期晚段的遗存,分布在丁村遗址北部的塌河崖一带,距今约30万年左右;丁村文化中段,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分布在丁村周围及汾河两岸的第三阶地里,距今10万年左右;丁村文化晚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在汾河西岸的“丁家沟口”,距今26000多年 。
汾河文化以丁村遗址为代表的丁村文化分布于汾河流域,因而也被称为“汾河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同欧洲的石器具有明显的区别,集中代表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由于丁村人及其文化遗址是中国既有人类化石又有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的重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临汾市境内丁村文化的发现,充分说明临汾是中华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北起史村,南至柴庄 。
丁村遗址交通途经丁村遗址的公交线路有临汾公交6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