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延庆寺

延庆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清
地址: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
始建年代不详,占地104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落,院内中轴线上现存二门、大佛殿、东西配殿。大佛殿为金代遗构,余为后人在原址上改建。
大佛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殿之梁架结构简洁奇巧,柱头斗栱后尾出三跳华栱,上承六椽栿,栿作月梁造,下平槫缝下置方木承坐斗素枋及上平槫,巧妙地节省下一条四椽栿。大殿在建筑形制、结构与制作手法上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
寺前经幢一座,高7米,四层,造型别致,结构紧密,上刻“尊胜陀罗尼经”,经末刊有“景祐二年岁次乙亥拾月辛亥朔拾五日口口口口时建”字样。
延庆寺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北部阳白乡善文村。寺史无文献可考,原有规模不详。寺建于金代,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记,宋景佑二年(1035年)重修,后各代均有修缮。
寺坐北向南,一进两院,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现存山门,正殿和后院及新建的东西配房。
延庆寺大殿面宽三间,长约13米,平面略近正方形。木结构,六架椽,歇山顶,在建筑形制上,耍头、补间、斜拱、驼峰的手法同境内佛光寺文殊殿相似,通长两椽的大托脚木和象下昂形状的耍头,又和塑县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手法相似。据此推断可属金代所建。金末明初,曾经有过力求在结构上精简的阶段,最习见的是用减柱造的方法节省梁柱,大殿没有金柱,不能再减,但仍巧妙地节省下一条四椽,是一种新创的木构方式。
寺前经幢,高7米,分为4层,造型别致,结构紧密,上刻遵胜陀罗尼经,经末刊有“景二年岁次乙亥拾月辛亥朔拾五日□□□□(不详)时建”字样。
2006年5月,延庆寺作为金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五台延庆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石棉 1田湾河
- 名山 2川藏茶马古道
- 汉源 3佛静山
- 雨城区 4高颐墓阙及石刻
- 天全 5喇叭河自然保护区
- 雅安 6樊敏阙及石刻
- 雨城区 7雅安蒙山
- 汉源 8清溪古镇
- 宝兴 9泥巴沟风景区
- 汉源 10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 雅安 11灵鹫山
- 石棉 12安顺场渡口
- 石棉 13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 宝兴 14青衣江
- 石棉 15雅安安顺场渡口与翼王亭
- 雅安 16芦山龙门洞
- 宝兴 17雅安硗碛
- 天全 18二郎山隧道
- 宝兴 19雅安金凤山
- 宝兴 20神木垒国家级森林公园
- 天全 21红灵山景区
- 雅安 22芦山平襄楼
- 雅安 23芦山飞仙峡
- 宝兴 24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
- 宝兴 25雅安蜂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