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洪山窑址
首页  > 山西  > 晋中  > 介休   »  洪山窑址景点介绍

洪山窑址

洪山窑址
洪山窑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 。洪山窑址窑场创烧于北宋初年,历经金、元盛烧,明清走向衰败。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洪山窑址是一处沿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为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06年5月25日,洪山窑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洪山窑址
地理位置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5万平方米
保护级别
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
Ⅰ-26
时    代
宋至清

历史沿革

北宋初年,介休窑(洪山窑址)创烧,窑址在介休洪山镇,所以也称“洪山窑” 。金元时期,介休窑盛烧,兼烧黑瓷、白釉黑花及黄褐釉印花瓷等 。明清时期,介休窑走向衰败 。

遗址特点

洪山窑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城东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周围依地势分布有众多的瓷片和厚厚的匣钵堆积层,形成东西约250米,南北100米的分布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在洪山镇的喊车沟、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村、采皮沟等地均有古窑址发现 。

文物遗存

洪山窑品种丰富,有细白瓷、粗白瓷、黑釉瓷及黄釉瓷、彩釉瓷、青釉瓷等,以细胎白瓷的烧造量较大 。在窑址区100平米范围内有细白瓷刻花瓷片、白瓷印花瓷片、酱釉印花瓷片、油滴残罐、白覆轮瓷片、基本完好的窑具——碗的匣钵等。产品丰富可见一斑。介休窑(洪山窑址)以白瓷及白瓷刻花为主。尤其细白瓷品质高。从山西博物院、介休市博物馆、道莅艺术馆及私人收藏品处,可见到大量完整器:白釉玉壶春瓶;梅瓶;盏杯、托;花口杯;刻花、印花碗;白釉剔花;白釉黑、褐彩画花、白釉剔花瓷枕;黑釉铁锈花碗;黑釉兔毫、油滴盏;酱釉印花碗等,种类多而品类丰富。比较少见的有白釉塔式罐和琉璃釉舍利塔 。

研究价值

洪山窑址是一处沿续时间较长、保存较完整的遗址,表现了山西陶瓷文化甚至整个北方地区在陶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特征,代表了山西陶瓷业兴盛时期的最高水平。根据对洪山窑址与老城南街窑址遗存进行的比对研究和介休博物馆馆藏洪山窑址瓷器的特点分析可知,洪山窑址对研究山西古代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直至走向衰败具有重要意义。对洪山窑址瓷器的发掘整理,可提高山西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对研究山西和北方地区古代陶瓷陶瓷业的起源、发展、兴盛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保护措施

1965年5月24日,洪山窑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洪山窑址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1月,洪山窑古陶瓷烧造传统技艺入选晋中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历史文化

介休窑(洪山窑址)烧造历史悠久。窑址区有庙,叫源神庙。是洪山泉源头,一座因水利工程而建的庙宇。洪山泉是晋中最大的地下泉水,为介休的水利。庙内有碑十余块,其中最古老的有宋碑,记载了烧瓷的历史,非常珍贵。据史料记载,介休窑始烧于唐,盛于宋,窑火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 。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洪山窑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洪山镇洪山、磨沟村一带。洪山窑址门票洪山窑址门票免费。开放时间洪山窑址开放时间为全天。交通线路晋中市——S318——榆祁高速——京昆高速——X086——X377——洪山窑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