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平遥古城墙
首页  > 山西  > 晋中  > 平遥   »  平遥古城墙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传统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中文名
平遥城墙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
历史价值
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景区级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简介

平遥史称“古陶”。春秋时置中都于此,汉置京陵县并筑京陵城。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平遥城的始建时间至少可追溯至周宣王时期,相传为当时的重臣尹吉甫驻军时所筑。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此后又经过数十次修补,但仍总体保持了明代初期的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置的珍贵实物资料之一。城内街道纵横,格局井然有序,清代晚期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影响颇大。

建筑特色

平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 6163 米。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城墙高 8~10米,底厚 8~12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环城墙辟城门 6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北各一。各门交错设置,门外筑瓮城,内外皆用条石铺墁,门洞上原建城楼各一。城墙四角设平台,原各建角楼一座,现城门楼角楼失存。城墙东南隅建有魁星楼和文昌阁,亦俱废。东墙城门上尚存尹吉甫点将台。城墙内侧筑马道。城墙外壁分段筑马面 71 堵,上建敌楼各一,中架木板,外设箭孔。城墙上设女墙高 0.6米,堞口高 2米。平遥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城墙高12米左右,平均宽3.5米,周长6.4公里。墙外有护城河,宽度和深度均为4米。墙体内为土筑,外用白灰包砌,顶部用青砖铺墁,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1座角楼,每隔50米便筑料敌楼1座,共有72座,垛口共计3000多个,据说是按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来设计的。不过除了城门和垛口,其余已大都残坏。六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瓮城,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并且城内街道布局亦颇似龟背纹络,故有“龟城”之称。平遥城墙的东南角和东门,分别有文昌阁(现已不存)、魁星楼和尹吉甫点将台等建筑。南门部分墙段曾在2004年倒塌,2005年已获重修。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墙体都保存较好,与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等并列为中国现存最好的四座古城墙。

景点介绍

平遥城内现存建筑有:金建文庙大成殿,元建明修清虚观,明建清修市楼,明建清修城隍庙,还有明清票号、钱庄、当铺、布庄、烟店、商号及民宅等,与城墙相互衬托,古城风貌依然可见。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瓮城

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夹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瓮中捉鳖。

城楼

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角楼

建于城墙四角上的楼橹,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角楼分别指西北角的“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

点将台

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城墙顶上,现为砖砌高台。相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派大将尹吉甫率兵北伐猃狁,连战连捷,后奉命屯兵今之平遥,增筑城墙,并在此训练士卒,点将练武。明代中叶,人们为纪念尹吉甫功绩,在尹曾点将阅兵的地方修筑了高真庙。明清维修城墙时一并将“高真庙”连成一体,是城顶宽阔的高台,登高远眺,心旷神怡,诗曰:“层台百尺县城连,吉甫勋名雉堞前。塞草久消征战垒,龙旗怯意出车年”。

护城河

即围绕在城下的濠沟。远古人类为了防御外敌侵扰,在聚落四周掘堑挖濠,随之形成的带状高地,使人们受到修筑墙垣的启示。城濠的产生则可视为最初夯筑城垣时,就地取土的结果。濠内积水而成池,成河,成了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惟城围民,惟池围城”,“池”是“城”的屏障,故常以“护城河”称。吊桥是横跨在护城濠上的木板桥,桥面向外的一端结有绳索,通过滑轮、绞盘可随时将桥面吊起,以断来路。

三次倒塌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有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墙接连出现三次坍塌。2006年3月5日早晨发生的坍塌,源于早已发现的一条裂缝,而这样的裂缝,在古城墙上还有很多。2004年、2005年、2006年,这三年成了平遥古城墙的“坍塌年”。2004年10月17日,一段长17米、厚3米(城墙总厚度5米)、高10米的外城墙突然垮塌,上千块有百年历史的青色城砖纷纷落地。2005年9月22日,两段城墙内侧的裸露夯土连同女儿墙发生大面积脱落。2006年3月5日早晨,一段城墙内侧的裸露夯土层发生脱落。2004年古城墙坍塌后,山西省文物局责成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坍塌部位城墙进行实地勘测,编制了修缮方案,邀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专家对城墙修缮方案进行现场论证,并于2005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的设计方案对坍塌部位的城墙完成了修缮。然而,6000米的城墙并非只有一处险情,除了2004年坍塌的部分外,还有许多地方都有裂缝和窟窿。2005年7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专程考察平遥古城墙,当即决定拨款100万元,用于城墙保护。2005年8月,有关方面的勘测报告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共勘测出安全隐患52处,其中重点险情点26处。专家们提出对安全隐患悬挂危险警告标志牌、设置监测点,对其中26处大隐患提出了临时支顶、设置围挡、封闭入口、限制游客数量等应急保护措施。据了解,平遥县政府于2005年年底委托有关资质单位制定平遥古城墙全面维修保护方案,当时预计2005年年底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然而,几个月过去了,城墙再次发生坍塌,山西省文物局还在要求有关部门和政府“尽快责成设计单位交付城墙整体维修方案”。据了解,在平遥县的旅游发展规划里,预计未来五年内,每年到平遥旅游的人数将增加到200万人次,古城墙能否承受如此之重让人担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方政府在对平遥古城墙的开发和保护中,更侧重于旅游开发,对古城墙的保护工作远远不够。城墙坍塌事件几天后,还有多数平遥人竟然还不知道城墙坍塌。在当地人心中,城墙坍塌的消息无足轻重,坍塌的原因更不会有人去深究。而竟然有当地居民说:“关键是南门的城墙塌了,而不是北门、西门或者东门,南城墙根本没有开发成景点,也不会有多少游人到这里来。”对他们而言,古城现有的价值是直观的,旅游业两个黄金周14天赚的钱,相当于平时大半年的收入。墙体坍塌,暴露出了山西平遥文物的保护问题,首先是城墙破损严重。虽说坍塌处所在的南城墙是古城保护中最薄弱的地方,但就古城墙整体而言,年久失修是不争的事实。1991年城墙曾作了一个修缮,历经14年后,城墙上墙皮剥落、风化、裂缝迹象随处可见,有的棱缝大到手掌能轻易伸进去,垮塌隐患触目惊心。尽管相当多的媒体报道把平遥古城墙坍塌归咎于古代“豆腐渣”工程,但是屹立了600多年的城墙为什么会在此时坍塌呢?于1997年山西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我国惟一以整座城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古城墙也被誉为平遥“三宝”之首(古城墙、镇国寺和双林寺合称平遥“三宝”)。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保持古城风貌、保护遗产长远。平遥古城面积2.25平方公里,人口承载4.5万,专家认为平遥古城合理的人口上限为2.2万人。政府部门的规划将古城中的一半居民搬进新城,将城内居民控制在合理密度,“再现明清小社会的生活情景”。但多年来人们进进出出,古城人口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缩减。七八年过去了,平遥古城的人口依然为4.5万。“城墙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古城的保护和开发的良性循环机制未能形成。倒塌处外墙与其他处外墙相比较明显过陡,这种明显的隐患却一直未得到修护,如果有完备的日常检测,古城墙的大面积坍塌是可以预知并及时防止的。

日常维护

遥坍塌后,不管是“自然倒塌”说,还是“古代豆腐渣古城”说,都认为古城的坍塌是时间惹的祸。按照他们的说法:古城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今天塌了,应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当时有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冬天之前一会修复坍塌的古城,但他们若有若无的推卸责任的态度还是让关心古城的人们感到了些许的担忧。古城倒塌,今人不与其责怪修了“豆腐渣古城”的古代工匠(姑且不论平遥古城是否真的就是豆腐渣工程),不如多想想自己在管理和维护古城工作中有那些不足。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维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只有多从自己的工作中找问题才是一种务实、诚恳的态度。2003年,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遇真宫发生火灾,使得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重要宫庙几乎烧毁殆尽。记者采访得知,火灾发生的时候,遇真宫唯一的文物管理人员正在老家操持女儿的婚事。火灾发生以后,联合调查组成员、省文物局某官员虽然比较快速的赶到火灾县城进行调查,但采访要求被他拒绝了的记者却发现,该官员根本不是急于调查、了解情况,而是在宽阔的地方炫耀起了自己开车的技术。上面的例子虽是特例,但从细节中我们看到管理部门和具体负责文物保护、考察的工作人员显然并没有把文物保护放在心上,甚至调查文物被毁的原因还不如他炫耀车技重要。文物保护的急迫性在有些管理部门哪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墙坍塌以前,平遥古城已经年久失修,城墙上有的裂缝能伸进一个拳头,城墙的坍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管理部门失职的集中体现。我们感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琐细的工作中体现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时刻绷紧文化遗产保护这跟“弦”,才是所有文化遗产之幸、所有关心文化遗产的人们之幸。态度是一方面,具体的管理、保护措施又是一方面。在近几年发生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几个事件,比如平遥城墙坍塌、武当山遇真宫火灾和孔庙文物被毁等,无一例外的,文化遗产的具体管理和保护的职责全都游离于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的直接控制之外。平遥古城各景点的经营权属于“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武当山遇真宫的使用权被文物管理部门转让给一家私立武术学校,“三孔”(孔庙、孔府、孔林)的管理开发归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管理部门大撒把,把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交给以开发而不是保护为职责的旅游公司、民营单位,出问题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平遥政府出于募集资金的目的,把古城所有经典的经营权包给旅游局,可是据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古城每年多达数千万元的门票收入中向政府上缴的部分逐年增加,此外还要支付员工工资、股东收益,剩余部分主要用于旅游开发运作。打古城的牌、利用古城赚钱,最终赚到的钱却很难用到古城保护上面。也就是说,以保护资金不足的名义开发旅游,最后却把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这样的开发,不如说是对文化遗产的“敲骨吸髓”。、比起资金短缺的危机,这种“穷庙富方丈”式的“资金危机”更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用古城捞钱,却不负担起保护、维修在责任,无异于竭泽而渔。这种对文化遗产掠夺性的开发是比“资金缺乏”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更值得解决的问题。三千垛口,七十二敌楼象征了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门生,但为何在山西这个地方留下一个和孔子相关的地方,实在不解,平遥古城墙上有县令梁天翔的铜像,据说就他为平遥的各个城门命的名。

地下发现

山西平遥县近日在对平遥古城墙进行日常维护时,发现一段城墙的墙体下藏有一个大型的“防空洞”。据当地文物部门初步勘察,“防空洞”位于古城下西门北部100米处,夯土墙体内侧有隐蔽洞口,距地面1米多高,内砖外土,沿洞口向下二三米后,“防空洞”依墙体呈南北方向,向南约有150多米,向北约有200多米,洞高2米左右,宽度不等,洞体均用砖砌。“防空洞”内还有多处侧洞,里面建有土炕等。“防空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用于军事防御的建筑,据初步推断,此次发现的“防空洞”修筑年代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此前,在对平遥古城城墙日常维护的过程中,文物部门曾多次发现“防空洞”洞口,但大都深度较浅、体量较小,且均建在城墙墙体上,文物部门已对其进行堵砌。有关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防空洞”体量较大,且建在城墙墙体之下,对古城墙是否会造成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勘察研究。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