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墓

“江南第一墓”,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城105国道旁的县博物馆内,整个墓形呈“品”字状,整个墓的外形给人的感觉就如一座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大墓均使用干砌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此墓为“东汉大型藻井砖室土墩墓”,建于三国东吴晚期,距今已1700多年了。
- 中文名
- 江南第一墓
- 地 点
- 吉水县城105国道旁
- 建造年代
- 东吴
- 发现时间
- 1991年8月
发现
1991年8月修建京九铁路时,在吉水县县城东南隅,赣江与恩江的交汇处的“三碗斋”发现一座大型古墓。该墓规模宏大,结构奇特,垒砌精细,经专家认定为“三国三型藻井砖室土墩墓”,距今1700多年,国内罕见,考古学家称之为“江南第一墓”。形制规模
这座古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用灰色网线纹花砖平地垒砌,由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及正方形回廊组成。前室平面呈八边锯齿开,后室平面呈方形。前室与后室有甬道相连。左右耳室,券顶。左右回廊延伸,分别设左右对称的藻井,藻井为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墓底距封土堆高15米,南北、东西线长各为30米,占地900平方米。封土呈覆漏斗状,为黄色粘土夯实而成。考证
据有关学者考证,墓主为三国时东吴谭绍。县城东约6公里处有谭埠村,原叫潭甫(甫:开始之义)村,系潭氏开基。相传谭氏开基后曾有人在朝廷做过大官,而且是皇亲国戚。该村也早有孙权姐夫墓大“三碗斋”的传说,据《三国志》吴志卷五《妃嫔传(潘夫人传)》所载:“吴主权潘夫人(第六夫人),会稽章句(今浙江余姚)人也。你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供输织宝(古时对犯人家属的一种惩处办法),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官,得幸有娠……遂生孙亮。赤乌十三年(250年),亮立为太了,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明年立夫人为皇后(251年)……权寻薨。孙亮即位(252年),以夫人姊婿谭绍(孙亮呼为姊丈,孙权呼之为姊夫)为骑都尉,授兵。亮废(258年),绍与家属送本郡庐陵。”谭绍在吴国孙亮为帝时,是皇帝近臣,任骑都尉,掌握护卫皇室安全的重大兵权。官职与墓室规模相吻合,墓的营建时间与《吴志》记的谭绍也不相上下。- 西盟佤族自治 1三佛祖佛房遗址
- 江城区 2一眼望三国
- 西盟佤族自治 3国门第一寨
-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 4孟连宣抚司署
-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 5茶马古道遗址
- 西盟佤族自治 6司岗里佤族村庄
- 西盟佤族自治 7龙摩爷圣地
- 西盟佤族自治 8上城佛寺
- 西盟佤族自治 9人头桩
- 思茅区 10洗马河公园
- 西盟佤族自治 11西盟佤山云海
- 思茅区 12忙坝鹦鹉
- 西盟佤族自治 13西盟革命烈士陵园
- 澜沧拉祜族自治 14虎跳石风景
- 江城区 15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 景东彝族自治 16景东文庙
- 西盟佤族自治 17藤索桥
- 澜沧拉祜族自治 18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 江城区 19斑鸠坡茶马古道
- 西盟佤族自治 20木鼓房
- 西盟佤族自治 21里坎喃朵塔景区
- 思茅区 22澜沧江第一漂
- 澜沧拉祜族自治 23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 西盟佤族自治 24天然溶洞
- 思茅区 25云仙庙山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