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岩,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清源山左峰山腰“一啸台”上。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构石室,面宽5.6公尺,门额刻“阿弥陀佛”。室后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高5公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有“一线天”、“云台”、“连心石”、“泉窟观瀑”、“泓一法师舍利塔”等景观。
- 中文名
- 弥陀岩
- 位 置
- 福建省泉州市
- 面 宽
- 5.6公尺
- 高
- 5公尺
由来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依石壁建仿木构石室,面宽5.6公尺,门额刻“阿弥陀佛”。室后壁岩面浮雕阿弥陀佛立像,高5公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外有“一线天”、“云台”、“连心石”、“泉窟观瀑”、“泓一法师舍利塔”等景观。
景观概述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1961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积淀
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进山门,闻得弥陀瀑布,空谷传声,只见飞瀑如练,从峭壁上凌空而下,卷起千堆雪,溅落万斛珠。两侧崖壁,有“洗心”、“清如许”、“泉窟观瀑”等历代文化骚客的题刻,身临其境,尘俗凡虑,一洗无存。
这里巨石峭立,古木参天,近旁的“天侣呈瑞”,是两株不同的树种紧紧地抱在一起,一棵为重阳木、一棵是榕树,树根相盘,树身相抱,树丫缠绕,如胶如漆,历经历300多年,宛如一对忠贞不渝的恋人,引得许多年青人、老年人在此树下合影留念。这里还生长着一株200年前来自台湾的果树——莲雾,相传是清靖海侯施琅将军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移植栽种的,至今仍生机勃勃,年年结果。许多探亲旅游的台湾同胞,见到此树,倍感亲切。
建筑形式
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石室的建筑特色和佛像服饰,为研究我国垂江以南元代建筑和佛教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石室右侧的大元至正二十四年告功立石碑文记载:“平章三旦八御史贴木尔不花宪法使孙三宝佥事释迦如捐财首倡化合众缘易殿以石建台搭改堂宇再精琢佛相涂金……”。在此方193个汉字的元代石雕碑文中,出现了13个简化汉字,这在元代碑刻中实为罕见。
沿革
石室的右下方大平台,原有古刹“弥陀岩寺”,塌毁于“文革”期间。1997年市政府拨出专款,又蒙广大信众热心捐助重建,1998年月11月竣工。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菩萨,为脱胎饰金佛像。
旅游信息
弥陀岩石室的上方,沿“寻佛经”拾级而上,在陡峭的石壁下,有清乾隆年间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手书的“佛”字石刻,被誉之为"闽海第一佛";我国著名书画家黄胄所书的“拜观”二字摩崖石刻,更是熠熠生辉,蔚为壮观。
石室前左侧的崖壁旁,有一巨石耸立,榕树攀生,古人镌有“一啸台”、“云谷”等石刻,人立其上,大有飘然欲仙之感。极目远眺,晋水逶逦,双塔凌空,古城新姿,尽收眼底。
从弥陀岩沿步游道至莲花池,可领略到池畔摩崖壁上唐林蕴的“泉山铭”石刻,过莲花池可至依崖而筑,玲珑奇特的“峭壁亭”。出"峭壁亭",过铁索桥,即可抵达碧霄岩。
弥陀岩诗
曾枕清泉漱石时,老僧还指壁间诗。
江山无改旧游寺,十四年来鬓有丝。
(据《晋江县志》卷十六)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