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龙津桥

龙津桥位于舒城县城关镇南门外的南溪河上。南溪又名鸥溪,古称龙舒水。过去这里河道宽阔,水量充足,航运发达。给东西水运带来方便,但也给南北交通造成阻隔。大约在南宋时期此处就建有渡口,舒城人为纪念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称此渡为“龙眠古渡”,北岸还有“公麟巷”。地以名人传,在此渡口处架桥也就声名更高了。
据万历《县志》记载,南门石桥始建于明代。“嘉靖中知县尤时雍初建石桥,后复倾圮,数年以来素欲建桥而未有主者,万历中知县陈魁士始建。”据“艺文志”存录当时庐州太守叶逢春所撰《舒城县新建龙津桥记》所载:“桥锁河流,状之若龙”,故有龙津之命名。
龙津桥于明万历七年在旧南桥址上所建,原为十三垛平铺石板桥,清初为战火所毁。太平天国时朱六驻舒,为除连年水患,发动民工治水,遂改道七里河(今杭埠河)南溪因之变窄,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县令萧仁丙主事,筹资仿明代形制重建龙津桥。重修的龙津桥比原桥短,为一花岗岩平铺石板桥,宽3米,六垛五孔,总长40米。桥垛高8米、宽5.5米,东西直向排列,垛延伸部分呈船首形,每垛间平铺七根石条,接头处依托斗拱。桥的整体设计合理,结构严谨,工艺精良。别具一格的桥垛造型,既能分洪排浪,又美观大方,令人叹为观止。宣统元年(1909),于桥之南首建一桥亭,额书“龙津桥”三个大字。亭内立碑刻四块,有当时本县文人张大年撰写的《重修龙津桥碑记》及捐资人的姓名,现仅存残碑两块。
1982年,舒城县人民政府接受文物部门的建议,拨专款对龙津桥进行了维修,并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成的龙津啤酒厂,就是以此桥命名的。
站立古桥之上,朝看东方紫雾,晚看西山流霞,两岸绿树翠竹,南溪河在古朴、别致的龙津桥映衬下更加美丽。
- 肇源 1白金宝遗址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2杜蒙县博物馆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3阿木塔旅游度假村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4连环湖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5寿山休闲度假村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6靠山草原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7乌呼穆勒景区
- 让胡路区 8铁人纪念馆
- 让胡路区 9大庆石油科技博物馆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10松林公园
- 林甸 11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基地
- 肇源 12衍福寺双塔
- 肇源 13衍福寺
- 林甸 14林甸湿地旅游区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15蒙古风情园
- 肇州 16松基三井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17寿山民俗度假村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18大庆草原赛马场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19连环湖水禽狩猎场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20珰奈湿地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 21胡吉吐莫敖包
- 林甸 22鹤鸣湖旅游度假区
- 林甸 23郭氏生态湖旅游度假区
- 肇源 24九龙旅游区
- 林甸 25胜利村农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