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玩鞭亭
首页  > 安徽  > 芜湖  > 鸠江区   »  玩鞭亭景点介绍

玩鞭亭

玩鞭亭
《玩鞭亭》是宋朝诗人张宪的作品。
作品名称
玩鞭亭
创作年代
宋朝
文学体裁
作    者
张宪

诗词正文

畸乌压营营作声,红光紫电围金钲。
  黄须小龙马上啸,白日饥豺梦里惊。
  老奴怒掷珊瑚枕,追兵起合疏璃井。
  巴马东归疾似风,道旁遗烘如水冷。
  健儿空玩七宝鞭,荆台老姥空谁传。

内容梗概

“玩鞭春色”,由玩鞭亭和梦日亭组成,是芜湖古八景之三,新十景之四。玩鞭亭原座落在城区北郊二十里铺,即芜湖至南京古道之旁。梦日亭位于城东晋代王敦城所在地,明代嘉庆前已毁,后多次重建。玩鞭亭明清时代尚存,清末毁。1983年,为恢复这一名胜古迹,在城北汀棠公园重建了玩鞭亭。即今日“玩鞭春色”所在地。《芜湖县志》说,玩鞭亭和梦日亭是北宋元丰七年(1085),芜湖东门承天院方丈蕴湘主持兴建的。其中玩鞭亭形态最美,座落的环境最佳。因此,元代芜湖县令欧阳玄主持确定芜湖八景时定名玩鞭春色,列为第三位。据记载,当时这里古木参天,阡陌纵横,流水潺潺,村舍错落,玩鞭亭掩映其中,成为芜湖一大游览胜地。每逢春天,更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如同一幅锦绣江南山水画卷,终年游人如织,车马喧嚣,热闹非凡。明代进士李堂的《玩鞭亭》一诗,描写了这里的风光。诗曰:“风暖云闲上此亭,亭花烂漫鸟叮咛。平畴一雨添新绿,隔岸双峰送晚晴。游子踏歌何日倦,田家作社几人醒。欲将此景归图画,彩笔争如造化灵。”李堂说的“双峰”是指天门山。说明登上玩鞭亭可看到远处天门山的奇景,近处更是犹如“图画”。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说:“玩鞭亭……亭翼然中道……登斯亭而眺瞩,檐牙之清旷,舟之新鲜,而以掩映卓焕“晴岚”、滴翠之余,以壮吾邑之遐观。这里说出了玩鞭亭弥补了芜湖远景之不足。玩鞭春色流传的是一则真实的历史趣闻,见于《晋书·明帝纪》和《王敦传》。《明帝纪》记载:东晋太宁二年(324)“六月,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即芜湖),阴察敦垒而出。有军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帝亦弛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此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王敦传》说:王敦“怒形蜂目”,“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二,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遂引刘隗,刁协等以为心膂。敦益不能平,于是嫌隙始构矣。”“敦党吴兴人沈充起兵应敦。敦至芜湖,又能上表罪状刁协。”“敦兄含时为光禄勋,叛奔于敦。”这里说的是晋元帝永昌元年(322),武昌守将王敦谋反,妄图夺取王位。他起兵武昌,进攻都城南京,带兵沿江东下,占领芜湖,在芜湖高筑营垒,名为王敦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五月,他假传圣旨,封其养子王应为武卫将军、兄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同时“帝所亲信”“杀之而尽灭其族”。六月准备举兵攻打都城南京。明帝暗中得到这个消息后,怒火填胸,准备及时讨伐王敦。之前“屡遗大臣讯问其起居”,麻痹王敦。接着又身穿便衣,伪装成平民,骑着巴滇骏马,亲自领二三随从自南京驰往芜湖,暗地察着王敦的军事营垒。王敦士兵发现来者虽然衣着简便,但是气宇不凡,怀疑为“非常人”。这时,正在午睡的王敦,“梦日环其城”上,猛然惊醒过来,起床对部下说,一定是“黄须鲜卑奴”来芜湖偷看我的军营了,因为明帝的母亲是鲜卑族人,明帝的相貌很象他的舅舅,长着黄色胡须。所以王敦鄙视地称明帝是“黄须鲜卑奴”。这时候,明帝已策马向京城南京驰去。王敦立即选派五名精悍的骑兵,沿着芜湖至南京的道路追杀明帝。明帝在返回途中预料到王敦要派兵追杀自己,跑到芜湖郊区二十里铺时,他遇到一位卖食品的老太婆,立即将自己的七宝鞭给她,并对她说,如果后面有骑兵来,请将这七宝鞭给他们看。说完便扬鞭催马向南京方向急驰而去。不一会,王敦的五名骑兵果然赶到二十里铺,他们问路边的这位老太婆,是否见到几位骑马的人从这里过去了。老太婆回答说,是有几位骑马人,但是他们已经走过去多时了。她说完就将七宝鞭递给他们看。这七宝鞭色彩斑烂,玲珑剔透,十分漂亮,把五名骑兵吸引住了,相互传看,爱不释手,玩了好久,耽误了时间。同时骑兵又发现马粪也冷了,以为明帝已经走远了,没有再追。明帝就是以这一巧妙的计策,逃脱了王敦的追杀,安全地回到南京。七月,王敦就愤惋而死。关于这一史实,我国还有不少古籍有记载,唐代刘禹锡(772-842)在《历阳书事》一书中有“梦帝日环营”之句。《太平寰宇记》说,芜湖“为江津之要区”,“晋为重镇,谢尚、王敦皆镇于此。”胡三省注引陆游语说:“芜湖即于湖”。这个故事最早记载是南朝刘宋刘庆义的《世说新语》:“大将军(敦)既为逆,顿军姑孰,晋明帝以英武之才,犹相猜惮,乃著戌服,骑巴宾马,裹一金马鞭,阴察军形势。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卖食,帝过愒之,谓姥曰:‘王敦举兵图逆,猜害忠良,朝庭骇惧,社稷是忧,故句攵劳晨夕,用相觇察,恐形迹危露,或致狼狈,追迫之日姥其匿之。’便与客姥马鞭而去。行敦营,匝而去,军士觉之,曰:‘此非常人也。’敦卧,心动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命骑追之,已觉多许里,追士因问向姥:‘不见一黄须人骑马度此邪?’姥曰:‘去已久矣,不可复及。’于是骑人息意而返。与刘义庆同时代人刘叔敬在他的《异苑》一书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历代诗人关于“玩鞭”、“梦日”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史事吟咏很多。现存最早的诗是唐代温庭筠(约812-866)的《湖阴曲》,诗云:“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苍皇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陈前死。五陵草碧春萋萋,灞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锁,雪腕如槌催画革卑。白虬天子金锽钅芒,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花压栏杆春昼长。”宋代苏辙(1039-1112)也写了一首《湖阴曲》:“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荒城至今人不在,狐兔惊走风萧萧。”这两首诗均痛斥了王敦叛国谋反的罪恶行为,但是诗的题目却是作者读《晋书》断错了句,误以为“湖阴”是地名。这是古书不加标点符号造成的笑话。《晋书·明帝纪》原文应当是明帝“至于湖,阴察敦营垒”,温庭筠却错误地断句为“至于湖阴,察敦营垒”。温庭筠断句之误,造成了以讹传讹。不但苏辙接着错,中唐诗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中也说:“王敦在湖阴谋举逆”,又说王敦“屯于湖阴”。宋及宋以后重印的史籍均这样记载,未得到更正。还是宋熙宁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张(1054-1114)发现了这个问题,特地写了一首《于湖曲》并加序言“正其是非”。序言说:“按《晋书·地志》有于湖而无湖阴。本纪云‘敦屯于湖’,又曰‘帝至于湖,阴察营垒而去’。顷予游芜湖,向父老‘湖阴’所在,皆莫知之也。然则‘帝至于湖’当断为句。乃作《于湖曲》以遗之,使正其是非云。”其诗云:“武昌云旗蔽天赤,夜筑于湖洗锋镝。巴滇騄骏风作蹄,去如灭没来不嘶。日围万里缠弧壁,兵气如霸已潜释。蛇予贼士识天颜,玉帐髯奴落妖魄。君不见铜陀陌上尘沙起,铁骑春来饮水。浮江天马是龙儿,蹙踏扬州开帝里。王气高悬五百秋,弄兵老濞空白头。石城战骨卧秋草,更欲君王分上流。”宋代玩鞭亭、梦日亭建成后,登亭赋诗的人更多了。有“文章天成”、“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之称的黄庭坚(1045-1105)曾写了《玩鞭亭》诗。诗云:“骏马岂能追晚日,将军莫悔玩遗鞭。高才共赋新亭句,逸翰重将旧曲镌。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当年七宝鞭。”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1132-1169)也写了《满江红·于湖玩鞭亭》词:“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述。凝眼望,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宋嘉祐进士、礼部员外郎杨杰(约1078前后)到芜湖游览梦日亭后作了《梦日亭》诗一首。诗曰:“晋祚衰微鼎欲迁,梦惊宫垒日回旋。强臣驾驭无长策,追骑留连七宝鞭。险捋虎须曾幸免,怒形峰目亦徒然。谁能仗策平凶乱,千古荒城锁暮烟。”南宋诗人吕本中,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均登亭作了诗篇,生动地描述了王敦谋反、明帝阴察王敦营垒和玩鞭的故事。玩鞭亭、梦日亭经过历代重建,到清代仍然存在。清人刘瓒作的《重修玩鞭亭记》说:“距赭北十数里、有亭翼然道中者,即八景中所谓玩鞭春色也。亭之建,始于宋东承天沙门蕴湘。”清代礼部尚书黄钺(1750-1841)的《于湖竹枝词》中有《梦日亭》诗,描写了梦日亭的景象。诗云:“梅筑园林梦日亭,城根无复紫柴荆。载花种药知何处,虎帐龙媒属老兵。”黄钺在诗的自注中说:“梦日亭在城东,今为芜采营火药局。消尺木(1596-1673)移诗:‘老病风前犹种药,伤心雨后亦栽花。’梅筑尺木园名,梅诗话《题梦日亭》诗:‘虎帐觉来惊日堕,龙媒嘶去逐流星’。”传说,晋明帝为了感谢二十里铺老百姓帮助他脱险,特地赐这里百姓晋姓。现在,这里姓晋的人家仍很多。今天,玩鞭亭所在地汀棠公园,是芜湖一大游览胜地。新建的玩鞭亭,婷婷玉立在园中,亭高十米,二层,八角,十二柱落地,内有回廊。亭内上方有晋明帝巧计退兵的彩色壁画四幅。著名书法家陈叔亮题匾,琉璃瓦盖顶,十分雄伟壮观。汀棠公园占地四十三公顷,水面三十三公顷,东西陆地与长堤相接。水中有小岛二座,一是珊瑚枕,面各五亩。二是三亩岛,面积三亩多。园中垂柳绕堤,树木成林,徽派建筑,白墙黛瓦,一派苏州园林景象。水上有游船、小屋,游人可以随时唤渡和住宿。园内筑有巴骝山、假山、钟亭、曲桥、琉璃井、古柏、香樟、花草、楼阁,相互掩映。湖面天光云影,游舟点点。岸上亭阁参差,风光如画。

角色介绍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1],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帝所生母荀氏,燕国人,故貌类焉”。黄须指的是黄胡子,可见司马绍的相貌特征就是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王敦称司马绍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明确指出司马绍的相貌与其母族相近,说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既然司马绍被称为“黄头鲜卑奴”或“黄须鲜卑奴”,其生母荀氏应为鲜卑人。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后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