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墓

吴复墓位于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吴复字伯启(1327—1383),八斗镇大吴村人。
响堂任村,盖因吴复墓神道前,原建有其享堂,以任姓平民守之。后任姓繁衍成村,故当地得名“享堂任村”,流传至今久之,则变成了“响堂任村”。今村中任姓已然不多,大多为外来姓氏。
吴复墓位于响堂任村中部,坐东朝西。吴氏后人传说,当年吴复灵柩由船运回,在此处(此地名曰秦湖,传为洪泽湖泛滥区)搁浅,经刘伯温卜地,遂葬此处,其墓前为一马平川,面向大湖,背枕高岗,墓园整体呈凤凰展翅状,吴复墓位置正在凤凰胸前。还有一则传说则是,吴复死后,朱元璋命刘伯温到合肥附近选墓地,路过吴复家乡八斗岭,一只凤凰冲向刘伯温,刘伯温追赶之时,凤凰落到对面小山坡上,形成今天的凤凰地,于是刘伯温把吴复墓建于该凤凰颈背上。吴复墓建好后,一姓任的村民负责看护墓前的石雕和享堂,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当地人把这里叫享堂任村。
吴复下葬后,其生前所辖邓、守二位裨将亦附葬于墓前,至今,吴氏后人祭祀时仍不忘此二位忠心卫主之人。
- 中文名
- 吴复墓
- 位 置
- 肥东县陈集乡秦家湖村
- 年 代
- 元末
- 地 址
- 旧名凤凰地
- 有关人物
- 吴复
- 工 艺
- 石虎、石羊、石马
简介
元末率群雄揭竿而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官封安陆侯。死于普安(今贵州安顺市),死后封为黔国公,谥威毅。吴复墓,采用东西向,墓向坐东向西,墓前是一条宽10米的神道,享堂、神墙不复存在。现存神道上有一组石灰岩立体雕塑位于神道两边。自东向西相对排列有石人、石虎、石羊、石马及控马人、华表。刻工采用镂空为浮雕相结合,刀法精湛,为元末明初风格,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已将神道石像生复原位,墓冢已圈砌修复,享堂规划已做好。“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对该墓石刻申报经费,进一步修复吴复墓三期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石刻艺术和历史作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争取申报国保。吴复墓址
今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陈集乡秦湖行政村响堂任自然村,旧名凤凰地,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明太祖谕葬,将吴复灵柩从普定迁葬故乡,即今址。响堂任村,盖因吴复墓神道前,原建有其享堂,以任姓平民守之。后任姓繁衍成村,故当地得名“享堂任村”,流传至今久之,则变成了“响堂任村”。今村中任姓已然不多,大多为外来姓氏。
吴复墓位于响堂任村中部,坐东朝西。吴氏后人传说,当年吴复灵柩由船运回,在此处(此地名曰秦湖,传为洪泽湖泛滥区)搁浅,经刘伯温卜地,遂葬此处,其墓前为一马平川,面向大湖,背枕高岗,墓园整体呈凤凰展翅状,吴复墓位置正在凤凰胸前。还有一则传说则是,吴复死后,朱元璋命刘伯温到合肥附近选墓地,路过吴复家乡八斗岭,一只凤凰冲向刘伯温,刘伯温追赶之时,凤凰落到对面小山坡上,形成今天的凤凰地,于是刘伯温把吴复墓建于该凤凰颈背上。吴复墓建好后,一姓任的村民负责看护墓前的石雕和享堂,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当地人把这里叫享堂任村。
吴复下葬后,其生前所辖邓、守二位裨将亦附葬于墓前,至今,吴氏后人祭祀时仍不忘此二位忠心卫主之人。
人物链接
吴复(1321-1383年),字伯起,合肥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屡建战功,封安陆侯。后战死,朱元璋谕葬。据吴复第21世孙,吴氏宗亲会理事长吴兆应介绍,先人吴复在元末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以功封安陆侯,追封“黔国公”。吴复死后,朱元璋命刘伯温到吴复老家合肥附近选墓地,路过吴复家乡八斗岭,一只凤凰冲向刘伯温,刘伯温追赶之时,凤凰落到对面小山坡上,形成今天的凤凰地,于是刘伯温把吴复墓建于该凤凰颈背上。吴复墓建好后,一姓任的村民负责看护墓前的石雕和享堂,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当地人把这里叫享堂任村。- 红花岗区 1杨粲墓
-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 2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 播州区 3海龙囤军事古堡景区
- 播州区 4云门囤景区
- 赤水 5赤水风景区
- 红花岗区 6湘山寺
- 汇川区 7娄山关
- 仁怀 8公安寨遗址
- 播州区 9乌江渡景区
- 仁怀 10美酒河巨幅摩崖石刻
- 习水 11丹霞谷旅游度假区
- 仁怀 12赤水河风光
- 绥阳 13水晶温泉
- 仁怀 14国酒文化城
- 仁怀 15茅台渡口纪念碑
- 汇川区 16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
- 播州区 17枫香温泉
- 仁怀 18盐津河旅游区
- 仁怀 19石刻龙建筑群
- 仁怀 20长岗毛泽东主席住居
- 仁怀 21怀阳洞溶洞群
- 仁怀 22鲁班红军烈士陵园
- 仁怀 23斑鸠岩
- 仁怀 24东门河
- 仁怀 25鲁班红军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