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妃塔
站在梁妃塔下极目四顾,方圆几十里风光尽收眼底,东面国清寺近在咫尺,隋塔耸云;南望天台城就在脚下,古城新城,滔滔始丰;西望桐柏仙山若隐若现;北望天台山莽莽苍苍,层峦叠翠,气势巍峨。介
绍
梁妃塔位于赤城山,始建于梁大同四年(538),系南朝梁岳阳王萧察为王妃所建,比国清寺隋塔要早半个多世纪。
萧察是我国最早诗文总汇《昭明文选》主编萧统(昭明太子)的第三子,“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大通中封岳阳王,为东扬州(辖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刺史。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诏灭佛,拆毁天下寺院4.6万余所,史称“会昌法难”。梁妃塔、国清寺均未能幸免而遭敕废。唐咸通六年(865),僧宗立劝募修复,三塔仅留其一。
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国韶禅师重修此塔,从旧塔中取出舍利子49颗,21颗安放他寺,28颗仍埋在梁妃塔下。
据旧志载:塔四面七级,高约20丈,砖砌。每层开一扇假门,层间有短檐突出。古朴仿佛杭州的雷峰塔。国韶重修之塔经历了漫长岁月。入民国后,上三级已毁,下部也破损不堪。
民国三十六年(1947),兴慈法师偕同上海居士重新翻造梁妃塔。塔分七层,每层四面,各开一扇拱形假门,门左右各开椭圆形小窗。每层下部,置浮雕栏杆,看似回廊,其实只是一种紧贴塔壁的装饰。层间挑出短檐,每面檐下承8行斗拱。檐转角略昂起。塔顶加履斗状瓦盖。最高处安置橄榄形塔尖。此塔既秉承原塔古朴之风,又蕴含诸多创新之举,给人以潇洒洁净之感。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梁妃塔。
“文革”中,底层塔壁被拆穿一个大窟窿,然总算万幸,塔未坍塌。1978年,县文管会又重新大修一次。
梁妃塔旁有飞霞寺遗址,飞霞寺变为萧察建造梁妃塔时一起建就。一代高僧定光禅师曾居此寺。梁亡寺废,定光辗转至金地岭头结庵清修。陈太建七年(575),智者大师率徒入天台山,遇定光招手示谶,留下许多佳话。如“北峰银地,汝当居之”,后智者大师遂建成修禅寺;“寺若成,国即清”,后智者留下遗愿,晋王杨广遣使依智者所绘蓝图建成国清寺等。
-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义县 5万佛堂石窟
- 凌海 6大笔架山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崇兴寺双塔
- 北镇 9北镇庙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凌海 14翠岩山寺
- 凌河区 15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6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北镇 17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北镇 19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凌海 20锦州笔架山
- 北镇 21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北镇 22医巫闾山
- 古塔区 23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北镇 25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