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桥,又名文重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水尾,始建于轻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民国10年(1921年)重建,为伸臂梁木平廊桥。
- 中文名
- 东洋桥
- 又 名
- 文重桥
- 位 于
- 筱村镇东洋村水尾
- 始 建
- 清乾隆十年(1745年)
简介
桥身上没有什么过多装饰,却显得古朴典雅,仿佛一幢民居,让人感觉异常亲切。旧时安海有“安平八景”,其中一景称为“双桥跨海”。
双桥者,一指“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一指黄墩境内的东洋桥。会与举世闻名的安平桥相提而论,东洋桥定非一般。
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宋绍兴二十三年,太守赵令衿偕进士史进建。”按此一算,它已有858年的历史了。
只是,与安平桥一样古老的东洋桥,却有着与安平桥完全不同的命运。当游客的脚步、摄影师的聚光灯都聚集到安平桥长长的身躯时,东洋桥却静默一隅独自梳理着自己仅存的几座桥墩……
东洋桥有另外一个名字:安平东桥,安海人简称之为东桥。这个名字与安平桥是对应的,安平桥的另一个名字叫安平西桥。它们不仅名字相近,连建筑形式也是一样的:都是石墩石梁桥。
东洋桥原长660丈,宽1.2丈,酾水242道,桥墩243座,桥上建有东西二亭。只是长度不及安平桥(长811丈),只有安平桥的三分之二,故而又被称为“三里桥”。那时,西桥、东桥横跨于安海港湾,形成“安海城边水若蒙,一桥西跨一桥东”的格局。登临桥边的高塔,远远近近的景色尽收眼帘,一幅“海畔双桥碧草连,东西形胜锁长川”的壮丽景观。
这里的高塔并非单指安平桥头的西塔。西桥桥头有西塔,东桥桥头也有东塔,《安海志》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太守赵令衿造东洋桥成,乡人浙西转运使高惠连之后高仕舍地七亩造砖塔于桥头,曰‘龙兴塔’。”这座龙兴塔“塔高准西塔,大倍之,腹大丈余,下层无级”,一点也不比西塔逊色。只是年久失修,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一场接连半个月的大雨过后,东塔完全地损坏消失了。
思古望今,西塔犹存,东塔无踪。每到端午时节,西塔周边热闹无比,而东塔却早已销声匿迹,连其塔左的昭惠庙,塔右的慈济宫一一不见,不为人所记起。
消失的不为人所记起,情理之中。但东洋桥却还未完全消失,竟也鲜少有人记得,令人扼腕。
要找到东洋桥,不熟悉安海街巷的人一定极为困难,要在安海的街巷里七弯八拐,穿过“之”字形极窄的街沿着四周那黑压压的房屋才能寻找到。
东洋桥横跨安海黄墩与东石井林之间,是旧时安海至东石的必经之路。彼时,公路尚未开通,桥是通连两地的唯一捷径。故而,桥落成时,桥两岸的百姓无比欣喜。主持建造东洋桥的郡太守赵令衿也很高兴,在桥落成时,不但亲自撰写了《东桥碑记》,还满怀兴致地题咏曰:“为问安平道,驱车夜已分。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云。梅花迎我笑,为报小东君。”他在《东桥碑记》中写道,“向之临深履危者,今则阔步徐行,无复留碍。往来慰悦,老稚呼舞。观者山立,叹未曾有。”寥寥几句却尽情描绘出修桥后宜人的景色和民众欢喜的心情。
历史由来
虽然,美景不变,但人们的心情却变了。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犯安海城,为抵御倭寇的侵扰,晋江县令卢仲佃在安海以石筑城,才筑了一半,倭寇突然入侵,军民猝不及防,安海城陷,倭寇在城内烧掠一番而去。后来,安海乡贤、安徽池州知府柯实卿继续筑造,由于石料缺乏,于是就近拆东洋桥之石以做城基。那东洋桥上的石板大多长4~6米,平而直,是筑城的好材料,人们以抵倭护城为第一紧要之事,顾不得东洋桥的去与留了。条条桥石成了城墙上坚固的基石,城池成了坚固的堡垒,守卫着安海人们平静的生活。
只是,如此一来,东洋桥便宣告废弃了,而且,这一废就是150多年。直至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安海人施韬重建,后又废。无桥无路,来往通行诸多不便,乡人于是筑土堤为路,可是海浪涛涛,土堤经常被冲毁。道光元年(1821年),周仕泰、蔡时昭等人于是合力再造。
那时,长桥复兴,“双桥跨海”的壮丽景观再一次出现在安海港。光绪五年(1879年),安海著名慈善家林瑞佑、林瑞岗兄弟合捐白银1500多两,对东洋桥进行了一次全面翻修,“凡直栏横槛,基址梭尖,一一重新坚固。”东洋桥面貌得以焕然一新。
时间一下推进到了二十世纪,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民国时期修桥的历史,但是,残留的一个桥墩上赫然出现的几个模糊的字却告诉我们,人们一直都在维护着东洋桥。那桥墩上刻下的几个字是“民国丁卯”(即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此隐约可推测出那桥最后维修的时间。只是那时的东洋桥下,已渐渐淤积,人们开始在桥周围围海造田。在陈山明的记忆里,他懂事的时候,人们已经在桥周围搞种植了。
再后来,到了上世纪60年代,沧海桑田,东洋桥的四周已成沃土,只留下一条海道。海上桥变成了路上桥,随着公路的发展,路上桥亦失去了作用。再后来,兴修水利工程时又拆东桥,年复一年,东洋桥的身躯一点一点地缩短,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