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隆兴寺

萧山市隆兴寺 编辑本义项求助编辑隆兴寺 座落在西山北麓,与净土寺相邻。晋将军隆吉所建,故称隆兴。
后改名接待院,南宋干道五年(1169)复称隆兴寺。
以后数度毁建。清同治初年,建观音殿、库房;光绪七年(1881)建禅堂,八年建眠云堂,十年又建大殿、山门、斋堂,十七年建藏经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隆兴寺藏经阁。
后僧连溪赴京求得经籍归藏此阁。今阁毁,经佚。
隆兴寺至民国时期,已相当的规模,沿着中轴线依山递升而上的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斋堂、报本堂、藏经阁等,其气势委实壮观。山门内有池,积水不涸;
方丈室左为报本堂,报本堂后崖壁间雕石为龙首,水自龙嘴流出,终年滴沥,下凿方形石池承之。后年久失修,寺宇多处坍塌。建国后改设粮仓,1955年拆大殿,遗迹尚存。
各朝诗人,亦留诗后人:
诗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689—740)曾到此一游,作《登隆兴寺阁》诗一首:“闻道乘风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兹群何填委,遥山复几哉;苍苍见草木,处处尽楼台。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唐朝綦母潜的《宿隆兴寺》、清朝王人麒的《宿隆兴寺》和陶元藻的《隆兴寺》等。
后改名接待院,南宋干道五年(1169)复称隆兴寺。
以后数度毁建。清同治初年,建观音殿、库房;光绪七年(1881)建禅堂,八年建眠云堂,十年又建大殿、山门、斋堂,十七年建藏经阁。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隆兴寺藏经阁。
后僧连溪赴京求得经籍归藏此阁。今阁毁,经佚。
隆兴寺至民国时期,已相当的规模,沿着中轴线依山递升而上的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斋堂、报本堂、藏经阁等,其气势委实壮观。山门内有池,积水不涸;
方丈室左为报本堂,报本堂后崖壁间雕石为龙首,水自龙嘴流出,终年滴沥,下凿方形石池承之。后年久失修,寺宇多处坍塌。建国后改设粮仓,1955年拆大殿,遗迹尚存。
各朝诗人,亦留诗后人:
诗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689—740)曾到此一游,作《登隆兴寺阁》诗一首:“闻道乘风出,披轩远目开;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兹群何填委,遥山复几哉;苍苍见草木,处处尽楼台。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唐朝綦母潜的《宿隆兴寺》、清朝王人麒的《宿隆兴寺》和陶元藻的《隆兴寺》等。
- 沙依巴克区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沙依巴克区 2西山老君庙
- 沙依巴克区 3乌鲁木齐红山公园
- 乌鲁木齐县 4苜蓿台
- 头屯河区 5雅马里克山
- 沙依巴克区 6中国彩棉科技园
- 天山区 7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馆
- 新市区 8乌鲁木齐植物园
- 水磨沟区 9水磨沟景区
- 米东区 10红山
- 天山区 11新疆大学
- 天山区 12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 乌鲁木齐县 13东白杨沟
- 新市区 14新疆地质博物馆
- 天山区 15乌拉泊古城
- 乌鲁木齐县 16亚欧大陆地理中心
- 乌鲁木齐县 17水西沟滑雪场
- 天山区 18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
- 天山区 19陕西大寺
- 乌鲁木齐县 20一号冰川
- 乌鲁木齐县 21乌鲁木齐县白云国际滑雪场
- 乌鲁木齐县 22菊花台
- 乌鲁木齐县 23新疆乌鲁木齐县南山牧场
- 乌鲁木齐县 24乌鲁木齐照壁山
- 乌鲁木齐县 25乌鲁木齐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