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连云港市博物馆
首页  > 江苏  > 连云港  > 连云区   »  连云港市博物馆景点介绍

连云港市博物馆

连云港市博物馆
连云港市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5月,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一万余件。2006年7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位于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市政府对面,毗邻市文化艺术中心和市革命纪念馆。新馆投资6000余万元,占地45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市博物馆集中展现连云港地区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中文名称
连云港市博物馆
外文名称
LianYunGang Museum
类    别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地    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
竣工时间
2006年7月28日
开放时间
9:00—17:00(冬春季至16:00)
参观方式
免费参观
地    址
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

连博简介

连云港市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5月8日,是连云港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现馆藏文物一万余件,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简牍等见长,是连云港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中心。连云港市博物馆新馆坐落在市行政中心对面,于2006年7月28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2月6日向社会免费开放。新馆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次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连云港市博物馆现有职工4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2人。设陈列部、保管部、考古部、宣教部、办公室、保卫科等部门。现有陈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展》、《千古之谜——凌惠平》、《西游记文化艺术展》、《情系雷锋车——江苏省新浦汽车总站先进事迹陈列》、《碑林景观陈列》等。各展览内容丰富,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地方特点鲜明。此外,市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汗青遗墨—东海尹湾汉墓简牍艺术展》、《汉风遗珍---汉俑精品陈列》等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专题陈列。史前的粗犷、商周的庄严、汉唐的繁华、明清的精绝,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徜徉其间,仿佛穿越时空,直面千百年前的文明,让人流连忘返。这里保存中国最早、最完整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东海尹湾汉墓简牍,有历经2000多年而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三具汉代湿尸凌惠平、内容奇妙华美绝伦且面积较大的汉代长寿缯绣、稀世珍品汉黄玉猪以及产自缅甸的明代玉佛等文物珍品,均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具不完全统计,连云港市博物馆每年举办20多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临时展览,举办的“故宫明清文物精品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书画展”、“中日书法家作品交流展”、“中美岩画展”、“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吴国青铜器精品展”、“感悟大师——黄宾虹、林散之、胡小明、汪迎师承作品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图片展”、“苏州博物馆馆藏宣德炉展”、“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展”、“南京云锦展”、“淮安博物馆馆藏书画展”、“江阴博物馆馆藏铜镜展”、“蝶舞翩跹——常州博物馆名蝶精萃与蝶文化展”等都各具特色。连云港市博物馆考古工作硕果累累。藤花落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具有内外两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孔望山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清晰的揭示孔望山遗址是中国保存最早的一处道教场所,是我国道教的起源地,对宗教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2002年7月,海州“双龙汉墓”西汉女尸——凌惠平的发现,举世震惊。此外,大伊山石棺葬、东海尹湾汉墓、孔望山摩崖造像、将军崖岩画也名扬海内外。建馆以来,连云港市博物馆先后在《考古》、《文物》、《中国文物报》、《东南文化》等国家、省级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同时,还出版了多部学术文集,如《连云港市博物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孔望山造像研究》、《尹湾汉墓简牍》、《彦涵研究》、《神乌赋》、《连岛境界刻石二种》、《连云港市古代书法艺术集萃》等。成果丰硕,但连博人仍在不辍努力。为了永久保存和展出彦涵捐赠市博物馆的美术作品,彦涵美术馆在市博物馆成立。彦涵是连云港籍当代著名的画家,尤其是他的版画在国内外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人民英雄纪念碑“胜利渡长江”的浮雕就是由他创作设计的。彦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家乡做贡献,先后将其艺术作品300余幅捐赠连云港市博物馆。彦涵美术馆是全国重要的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彦涵艺术的中心之一。免费开放后的连云港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传承传统文化特征,体现现代艺术理念,弘扬港城历史文化,促进国内、国际间的友好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观众在幽静古朴的环境中感受港城璀璨文明的变迁,得到情操的陶冶和优美的艺术享受。

新馆开馆

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味,2002年,市政府决定在市行政中心对面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新馆。经过三年多的建设,2006年7月,占地45亩,总投资6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博物馆新馆拨地而起。新馆开放时,推出了《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展》、《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珍宝展》、《在海一方—连云港市美术作品展》等四台陈列展览。2006年7月28日,市博物馆新馆(暨彦涵美术馆)举行开馆仪式,中国著名版画家彦涵,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慧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谢方开,恭王府管委会主任谷长江,市领导王建华、刘永忠、宋开智、仲琨、高有为等参加开馆仪式。刘永忠、王慧芬、彦涵、谢方开分别致辞。国家文物局、美国洛杉矶西南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立博物馆、日本每道新闻社、台湾长荣大学、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纷纷发来贺电。中央电视台、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华儿女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青岛博物馆、临沂博物馆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省内文博界的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千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了新馆展览。刘永忠市长在讲话中说,新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是连云港市文化事业建设的里程碑,对推动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必将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需要一座与构建中的国际化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博物馆。他衷心希望市博物馆以新馆开馆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一流环境,建设一流队伍,提供一流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国际化海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陈列介绍

 市博物馆现有陈列《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彦涵美术作品展》、《千古之谜——凌惠平》、《西游记文化艺术展》、《情系雷锋车——江苏省新浦汽车总站先进事迹陈列》、《碑林景观陈列》等基本陈列。

《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

连云港地区自古为“东海名郡”、“江左要区”,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她是镶嵌在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发现证明,从第一批先民拓荒开发这片土地至今,已经有了近两万年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细石器文化。斗转星移,日月流逝,东夷先民在这里又创造了以稻作农业为特色的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诞生了继往开发、风采焯灼、足以与中原早期文化相媲美的东夷文明。秦汉时期,作为帝国东门的连云港大地,人文荟萃,在齐楚文化影响下,成为道教的发源地和佛教最早的流布区。隋唐时期,这一地区成为我国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制盐产业,使连云港地区一跃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区,而文坛巨擘的接踵而出,给后世留下了闻名遐迩的两部文学巨著——《西游记》、《镜花缘》,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中耸立起两座令人仰止的丰碑。《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连云港地区古代文化的卓越和辉煌。陈列分为:洪荒郁洲、东夷文明、秦汉雄风、唐宋风采、明清神韵五大部分。展出文物包括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漆器、简牍等历代文物精品,以全新的姿态向人们展示连云港地区沧桑巨变的历史景象。

《彦涵美术作品展》

彦涵是连云港籍当代著名版画艺术家,是中国当代在新兴木刻艺术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著名版画家之一。他是一个有全面修养、多才多艺的画家。他的水墨画、书法、文学插图、速写以及他的美学理论,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总是站在浪头险滩中成为保守势力的叛逆者,在花甲之年,呈现了个人艺术的复兴之势。写实的、抽象的、半抽象的彩墨画,引领我们进入他那极其自由奔放的绘画世界,具有极强的运动感、形式感与力的美感,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现代审美意识和抽象的表现性。彦涵作品在风格上有的含蓄深沉,有的优美恬静,有的豪放强烈,有的清新淡雅,有的夸张变形,有的抽象新奇;在刀法上,有的长于线刻,有的追求块面,有的富有金石韵味,有的则用平刀碎刻,既十分注重材质本体的特点,又强烈地提升了插图的艺术品位,使插图与文学作品融为一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彦涵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家乡做贡献,先后将其艺术作品300余幅捐赠我馆,彦涵美术馆即为展出彦涵捐赠本馆的部分作品所建。展览展出彦涵战斗的一生机捐赠市博物馆的部分版画、油画、书法作品及彦涵部分生活用品。

《“千古之谜——凌惠平”陈列》

2002年7月7日,连云港市区西南城郊约7公里的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基建工地上,惊现一座古墓。该墓葬时代为西汉晚期,出土文物80余件。尤其令世人震惊的是,该墓葬还出土了一具保存基本完好的汉代女性湿尸。这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女尸、湖北荆州男尸之后发现的第三具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型古尸,在长江以北地区属首次发现。出土女尸身长1.60米,尸身皮肤基本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神经和内脏器官保存基本完整。随古尸出土的龟钮铜印,印文清晰地表明墓主人为“凌氏惠平”。为了将保护和利用更好地结合,2008年度,我馆打造了“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该陈列以双龙汉墓出土的文物为主线,以汉代古尸“凌惠平”的展示为核心,以本地出土的77件其他汉代精品文物的辅助陈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连云港汉代时期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侧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以文物为载体,延续至今。在涌动的历史长河中,“凌惠平”不朽不腐,来到今天,带给我们太多的千古之谜,至今无法破解。陈列也将以揭开这些谜团为目的,广泛吸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随着女尸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古墓丽影”的千古之谜有待人们进一步地探索和发现。

《西游记文化》陈列

连云港是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地,《西游记》中美猴王的老家就是连云港的花果山,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地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为了更好地弘扬西游记文化、宣传连云港,连云港市博物馆、市社科联于2008年度,联合打造具有连云港地方文化特色的展览——“西游记文化”陈列。该陈列于2010年元旦正式对外展出。“西游记文化”陈列是全面展示西游记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精品陈列,陈列内容分为:“千年源流归大海”、“吴承恩的海州情怀”、“石头里蹦出一个孙悟空”、“《西游记》艺术品展示”四大部分。展览通过对“玄奘西行”、“吴承恩的家世”、“《西游记》成书背景”、“吴承恩与连云港”、“《西游记》与花果山”等相关资料的论述,以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翔实描绘与展示,充分阐述了西游记文化的渊源及影响,展示了吴承恩与连云港、《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西游记文化”陈列预展期间,展出了《西游记》古籍版本100余册、《西游记》现代版本600余册、《西游记》连环画260本、《西游记》电话磁卡120张、《西游记》烟标220张、《西游记》邮票100余张、《西游记》宣传画70余幅,另有《西游记》工艺品及其它相关展品100余件。展馆内还设有电影版《西游记》视频播放,《西游记》动画片投影播放,并专设观众互动阅览区,设置开放式书架供观众自由阅读书籍。“西游记文化”陈列以展示《西游记》成书的起源为序,首先向观众介绍了西游记文化的千年之源流——玄奘西行,让观众了解到《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及西游记文化的深厚悠长。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则通过展示西游记文化研究学者们及《西游记》研究机构的丰硕成果,阐述了《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与连云港、名著《西游记》与连云港千丝万缕的关系。《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花果山原型一一被呈现在观众眼前,故事情节的验证,地点人物的吻合,严谨的学术论证……诸多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连云港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西游记文化源自连云港。最后陈列通过对大量西游记相关工艺品、艺术品、书籍、西游记文化产品等实物的展示,让观众进入了一个神奇浪漫、异彩纷呈的西游世界。

《碑林景观陈列》

为了展示、挖掘连云港地区的碑刻等石质文物的文化内涵,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连云港市博物馆于2012年底开始打造碑林陈列,并于2012年7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碑林景观广场占地约3000平方米,位于市博物馆东侧广场。展出石碑、画像石等文物278件套。在内容设计上,突出石质文物特色,充分挖掘连云港地区的历史文化,使之具有文化鉴赏和大众休闲的功能;在形式设计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融合古今连云港石质文物元素,将陈列艺术、景观艺术融为一体,展现山海文脉,进行历史解读。广场分为碑廊区、民俗区和景观艺术区三个区域。碑廊区主要以碑廊的形式展示连云港市博物馆多年来收藏的汉画像石和碑刻。汉画像石是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它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以石为材图画天地,装饰神道、宗祠、地宫,形成了一个时代艺术形式的代表。古代碑刻是研究传统书法艺术和史料的珍贵资料,连云港地区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迹,古代碑刻就是其中一部分,步入其中我们将体会到汉画像石和碑刻的不同艺术风采。民俗区利用古老的民俗石质构件,复原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场景,主要展示的是民俗类的石质文物,比如额枋、磨盘、供桌、碾子等,步入院落,将体会到青砖黑瓦给我们带来的古老感觉。景观艺术区充分利用博物馆收藏的石质文物及构件点缀其间,结合景观艺术,融合到以圆形广场为中心的景观艺术区,是整个广场的制高点和观赏点,有石翁仲、牌坊、钟亭、石梁、门阙等。徜徉其间,将感受到历史文化与景观艺术的完美结合。

展览与藏品

边寿民干笔小品册页之五

边寿民干笔小品册页之五,边寿民小品册页,唐代,纵19厘米,横23.5厘米,纸本,内容为竹竿、水仙花、蛤蛎、橘子、菊花和梅花。每幅上都题句,六幅小品全用枯笔素描小品作于乾隆辛未(1751)春之月。以写真为基础,略带夸张,有质朴之气。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花鸟扇面

花鸟扇面,李育,清代,纵35.5厘米,横65.5厘米,纸本,两只小鸟在草丛中,一只在啄草,一只俯身瞰视。神态各异,表现动物一种天然得闲适情态。作品构图恰当,花和草排列相对,使你感不到单调死板,而且富有民间饱满的艺术装饰性风味,体现当时作者对艺术的审美习惯。作者生平不详。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镏金菩萨造像

镏金菩萨造像,清代,高20厘米,宽7厘米,头戴宝冠,着通肩衣,身披缨珞,右肩置宝瓶,左肩置凤鸟,双目微闭似入定,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之上。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仕女矾石罐

唐代,高5.6厘米,口径7.4厘米,撇口、短颈、鼓腹、平底。罐上以浅浮雕法刻仕女六人,花三枝,树三株,仕女皆两两相对,相对两人中各以一花相间,花上各有一飞舞的蝴蝶。树略高于人。仕女体态丰腴,脸上带有欢快神情。雕刻手法淳朴,是初唐石雕艺术品中的一件珍品。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凤鸟镜

唐代,直径18.5厘米,镜背面圆钮,以浅浮雕手法表现凤凰,孔雀等图案。保存完好,通体光亮。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代表文物

万历圣旨,明代,纵31厘米,横78厘米。纸本,圣旨的天地各有二龙戏珠的云龙图案,圣旨正文20行,行9~11字,款1行,12字,正文前二行多漫漶不清。其内容为“……朕发诚心,刊造佛大藏经颁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大明万历三十年九月六日”,文后加砛“广运大宝”大印。文款皆为楷书。万历三(1602)十年,万历皇帝亲颁赐《续藏经》四十一函,派御马监陈增泰奉圣旨“护侍”云台山三元宫。神乌赋,西汉晚期,长22厘米,宽0.9厘米。傅(赋)的竹简共21支,全篇六百四十余字。首简顶部为隶书赋名《神乌傅》,是我国最早的四言俗赋,比曹植的《鹞雀赋》早约200年。此傅(赋)的书法价值也堪称一绝,用笔奇丽,神采飞扬,字字若行云流水,又蕴涵古朴凝重。从中可确证章草的产生最迟应在西汉末期。1993年东海尹湾村西汉墓出土。鎏金银棺,宋代 长10.3厘米宽5.7厘米高7.5厘米。该棺呈lu 顶形,盖中央为佛涅pan图,四周围绕有缠枝如意纹。棺前、两侧各有一盘坐莲台的菩萨像。棺底部为一朵模压而成的大莲花,棺后有铭文,共五行三十三个字。银棺,宋代 长20.5 厘米 宽8.8—5.6 厘米高10.5--9 厘米。此银棺头前两侧zhui die 的或执剑或执斧天王像各一,棺盖上为佛涅pan 像,四周围绕有莲花纹,坡沿四周共刻有八个“金刚*”图案。棺两侧为佛十八弟子哭泣像,还有守护圣灵之像,画面生动,形象逼真。棺底部为模压的缠枝如意纹,下连须弥座,四周为镂空云纹。棺后铭施主姓名及年款七行九十四字。铜革,战国,一组三枚,三枚中最小的一件。长22.3厘米,宽18厘米。再“内部”有铭文,即“都寿之岁,襄城楚尹所造”。“都寿之岁”当言楚国再寿春建都之年。据考证,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为避秦,迁都安徽省寿县一带。此戈的出土,说明了公元前241年楚国虽迁城寿春,但并未失去襄城之地,这一实物出土,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考古成果

海州双龙汉墓

2002年7月8日,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整理了一座西汉晚期墓葬,古墓葬的地点为连云港市海州区双龙村花园路建设工地。双龙汉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时间从2002年7月8日至7月19日,发掘墓葬两处,清理面积为19.7平方米,编号为M1、M2。两处墓葬分别出土了一批汉代遗物,特别是编号为M1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汉代女尸“凌惠平”一具,震惊了考古界,此次出土的汉代湿尸,是我国继湖南马王堆西汉女尸,湖北荆州汉代男尸之后的第三具汉代湿型古尸,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巨大。2003年6月份,在来自上海、南京的古尸研究人员及医学专家的主持下,对汉代女尸“凌惠平”进行了扫描和尸体解剖,为透视“凌惠平”提供了医学上的依据。扫描表明其左眼球比较完整,脑组织尽管小了,但仍清晰可见。测量结果是身高1.58米,体重24公斤,头发发根清晰,皮肤除局部有破损,大部分保存完好,肌肉牵拉有弹性和韧性,脊柱很直,足底纹路清晰。解剖结果表明,脑组织萎缩约1/2,但保存完整,大脑额叶沟回清晰,小脑呈碎块状,三*神经也保存得非常完好。女尸内脏器官保存完整,虽然都连在一起,但心、肺、肝肠都看得清楚。专家还截取了皮肤、肌肉、肌腱、坐骨神经等切块或切片,以备进一步研究之用。女尸的肺部呈灰色,似乎存炭类物质,初步分析与她生存的小环境即家庭有关,如家中常用取暖手炉或生炉子等造成室内传染所致。女尸牙齿保存完好的29颗牙齿,但磨损程度要比现代人大,可能与当时人们大多吃粗硬的食物有关。据对棺液样本的测试,PH值为7.55弱碱性,与PH值为5.18的长沙马王堆汉代墓葬的发现的酸性棺液截然不同。“凌惠平”能在适合细菌生存的碱性环境完整保存,其原因还需要医学上更进一步的研究。双龙汉墓的发掘,尤其是古尸的发现,对我国及我省的考古有着重要的意义。双龙汉墓古尸发现于黄淮地区,属马王堆类型的湿尸,尸身全部浸泡在棺液中,极为罕见。通过双龙汉墓古尸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对研究人类学、考古学、解剖学、病理学、植物学、环境保护等学科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能进行民族的迁移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种研究,探究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双龙汉墓的发现对连云港市区域文化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大大地丰富了本地区汉代文化的研究内涵,拓展了研究空间,为我们研究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

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国家级开发区中云乡诸朝村南部,西距新浦18公里,东距连云港港口7公里,处于风景秀丽的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之间谷地的冲积平原上,东经119o20’30”,北纬34o41’00”,海拔高度6—7米。1988年3月20日连云港市开发区南经七路施工建高压电塔挖塔基时发现两个灰坑,出有石斧、石锛、箭镞等原始物品,尤其是有件鸟头状灰陶鼎足,鸟头造型双目一睁一闭,栩栩如生。原中云乡文化站站长王继澄怀疑此物与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少昊部落有关,遂立即通知了市文管会。1996年春在南京博物院主持下,由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文管会和市博物馆组成藤花落遗址考古队,进行了试掘,藤花落遗址大规模发掘的序幕由此拉开。确定其为一处保存较好的龙山至岳石时期(距今4500—4000年,中国国家文明形成前夜)的聚落遗址。1998年—2000年又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大面积钻探发掘,最终确定藤花落遗址为龙山时期古城遗址:双重城垣,城内居住、生产、宗教性祭祀遗迹完备而且文化面貌比较单纯。非常适合进行长期的聚落考古发掘研究。遗址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和考古学家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张学海等人莅临工地检查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藤花落遗址因其重要性、代表性和特殊性,荣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藤花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还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田野考古评审会”上,获得了唯一的一个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对于史前文明,考古学习惯上以一种文化或一种文化典型类型的首次发现地现代地名来命名一系列相同、相似文化。藤花落遗址属于龙山文化,它的晚期是聚落发展的高峰,而后国家也是在这种发展中孕育而出的。因此,藤花落古城的发现无疑对原始社会末期聚落研究以及国家形成前的最后过渡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藤花落遗址已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钻探面积逾30万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城址、大型台基、居住房址、生活垃圾用灰坑、灰沟、水沟、防护环城壕、水稻田及紧随龙山文化之后的岳石文化的环壕、灰坑等遗迹200多处。出土玉器、石器、陶器2000多件及发现炭化水稻数百粒。藤花落古城已比较充分反映了史前当地社会组织结构(如等级差别)、人们的精神信仰(如祭祀)、社会生产方式与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

东海尹湾汉墓

尹湾汉墓位于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西南约两公里的高岭上。在清理男性棺陪葬品时,由于棺底淤泥的附着,未见大的错位和移动现象,但多数木质遗物和漆器早已散乱,无法见其原先放置情形。尸体已经高度腐烂,在清理足部时,一堆散乱的木牍和竹简暴露出来,根据其上有粘连的织物纤维,我们估计入殓时,它的外面应有方缇包裹。部分竹简上还有残留的编绳痕迹,少数竹简已经断裂为数节。木牍字体十分清晰,木牍的表面上还呈现出一层淡淡的油光。木牍虽然迭压在一起,取出时仍有弹性,写在两面的字并没有磨损和粘连的现象。我们十分小心地将这批简牍一件一件取出,盛在水中。经登记,计木牍23件, 竹简113枝,这是此次发掘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文物。经过后来的整理,这些简牍内容包括: 1、东海郡政府文书档案:《集簿》、《东海郡吏员总簿》、《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簿》、《东海郡属吏设置簿》、《武库永始四年车器集簿》等六种簿集; 2、术数历谱:包括《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刑德行时》、《行道吉凶》和元延元年历谱和元延三年日书等; 3、私人文书:包括赠钱名簿、随葬谴策、元延二年日记和名谒; 4、汉赋佚篇: 《神乌傅》等。从出土木牍记载的内容及随葬的名谒判断,6号墓男性棺主人姓师名饶,字君兄,生前为东海郡功曹史,卒于西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 在汉代郡政府职官中,功曹虽属百石少吏.但却居功曹史、五官掾、督邮、主簿居属吏之首。《汉官仪》曰:“督邮、功曹,郡之极位”。其职责《百官志》本注曰:“主选署功劳”,即职司选举,掌握人事大权。从出土的郡级政府的主要文书档案如《上计簿》、《武库集簿》等皆掌握于其手并带入墓中的情况判断,功曹史的职权可能正如《论衡·遭虎篇》所记:“其意以为功曹,众吏之率”。他可能统领诸曹,不仅掌握职官选举,甚至也执掌包括上计、武备、钱谷、赋税等大权。陪葬的名谒中,上自东海、沛郡、琅琊郡守以及容丘、良成诸候,下至五官掾、卒史都遣吏奉谒问疾问安,正显示其墓主人生前位宠职尊。发掘工作完全结束后,立即转入室内对简牍进行整理和释读,从1994到 1996年历时三年。尹湾汉墓简牍,从发现到成书出版历时三载,文易六稿。张政烺先生在鉴定书中的评价是:“从我94年8月初见到这批文物照片到今年结集成书出版,时仅三年,是我多年来所见简帛书整理中速度最快的高水平的著作”,原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徐苹芳教授认为:“此书释文准确,达到当前的高水平。”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认为此书“在已有的关于汉代简牍释文和整理工作中,是一项高水平的成果,完全达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所要求的标准。” 李学勤先生在《尹湾墓简牍》出牍鉴定会上指定:“这次《尹湾汉墓简牍》的出版,属于整理的成果。研究工作不是一代人两代人所能完成的。”是的,将这些资料公布于社会,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历史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另外,由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尹湾汉墓简牍综论》也于1999年2月出版发行,其中收集了国内27位学者有关尹湾简牍研究的专论。1999年4月,由日本国社团法人日本书艺院,编辑发行的《尹湾汉墓简牍》,选取了尹湾简牍中有重要书法艺术价值的《神乌傅》等重要简牍,作为1999年日本书艺院展的特别纪念品,在日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参观指南

一、交通线路连云港市博物馆毗邻市行政中心和市文化艺术中心,乘坐公交6路、B12路至市政府站(下车步行50米即到)。自驾由G25(长深高速)至苍梧出口,经苍梧路——学院路——朝阳路可达,下高速后约2KM车程。二、开放时间每周一闭馆、农历除夕闭馆。周二至周日:9:00~16:00(春冬季),15:30停止入馆。9:00~17:00(夏秋季),16:30停止入馆。三、参观须知1、市博物馆实行免费参观,按市场化运作举办的特展除外。2、团体参观,请提前预约。3、免费中文讲解服务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30,时间约50分钟。4、讲解收费:100元/场。语音导览器租赁:20元/套(押金100元/套)。5、服务台提供大件物品寄存服务。参观前请将随身包裹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6、请自觉配合安检,遵守参观秩序,保持环境卫生。请勿乱丢杂物,请勿在馆内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追跑打闹。7、宠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管制械具及其他法定危险品携带者、酗酒者、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8、幼儿、老年人等特殊观众请由亲友陪同参观,并注意上下楼梯和电梯安全。9、请自觉爱护公共设施,请勿攀爬躺卧,请勿触摸文物及展品,拍照时请勿使用闪光灯。10、热忱接受观众的建议和监督。11、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服务项目

1、免费WIFI:Museum(本馆提供);2、在场馆入口处,设置了寄存处及雨伞放置架,以便观众寄存物品。同时配有服务人员为观众解答疑问。3、观众可以乘坐升降电梯、残障人电梯到达各个展厅,各展厅的开放区域配有触摸屏及语音设备,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要。4、本馆设多功能会议厅,可举办各种会议、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电影放映等服务;配有幻灯演示、专业音响、数字电影播放器等设备。5、在一楼北门设有文物工艺品商店:经营各类文物的仿复制品,旅游纪念品,文博历史类图书,满足观众购物、休闲需要。6、本馆临时展览展厅和共享大厅配置专业的灯光设备,先进严密的安防系统,可以举行艺术展览、新闻发布会、时装表演、冷餐宴会等文化活动。

博物馆地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 (邮编:222006)连云港市博物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