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汤贻汾故居
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  > 天宁区   »  汤贻汾故居景点介绍

汤贻汾故居

汤贻汾故居
中文名称
汤贻汾故居
地理位置
常州市和平南路97号
占    地
近1.28亩
平    屋
2进

人物简介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常州人,清著名书画家。由于祖父大奎、父荀业在台湾凤山殉难,长大后的汤贻汾,乾隆六十年(1795)因袭云骑尉世职,历任苏、粤、赣、浙等省守备、都同、参将。后升温州镇副总兵,因病未赴任,退隐江宁(今南京), 在鸡笼山下筑琴园,并在城北筑"狮子窟"别墅,颐养天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金陵(南京)后,他投池自尽,谥"贞愍"。生平酷好文艺。世人谓:"自唐宋以来,以诗书画三绝名世者,代不数人。可清代毗陵竟有两人, 即恽南田和汤贻汾。"画与同代大画家戴熙齐名,并称"汤戴"。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独到见解,经他总结出来的"论时景"、"论山水"、"论设色"理论,甚为社会推重。著有《琴隐园诗词集》、《画筌析览》等。并精通音律,著传奇数种。汤贻汾妻董婉贞,子敉名、禄名、绶名,女紫春、碧春(嘉名)均工绘事,为知名画家。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汤贻汾出生于此并度过童年,后随父母去福建祖父汤大奎县署生活。不久汤大奎调任台湾凤山(今高雄县) 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爆发林爽文起义,凤山城破后,汤大奎与汤贻汾父荀业同时被害。道光十九年(1839),汤贻汾向朝廷申请经核准将其故居建立忠孝祠,以纪念祖父与父亲。直至1937年,产权仍归汤氏后人汤泳清。今仍由泳清之子汤心久一家居住。

故居简介

汤贻汾故居位于常州市和平南路97号。汤贻汾故居在青果巷东口北侧,此为汤氏旧宅,坐北朝南,南临青果巷,东邻阳湖县城隍庙,西、北以庙巷为界。占地近1.28亩。今存平屋2进,均为清代硬山造砖木结构建筑。大门存砖雕门一座,后进堂屋即可对堂,尚遗存"可对堂"匾额一方,传为明末清初爱国将领史可法手书。另存有汤贻汾所撰《忠孝祠记》长条形石碑2方。1987年12月, 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该故居为临街建筑,近年汤氏后裔为经商要求暂拆门楼保存建筑材料,以备日后修复故居时重建。如今在门楼所在地建起简易商业用房。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