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南朝(422年)南京江宁区麒麟镇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坐落在江宁县麒麟镇麒麟铺村公路两侧。 刘裕(363年-422年),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后流寓晋陵丹徒(今江苏镇江)。父刘翘,官至郡功曹。刘裕出身寒微,曾以贩履。种田、捕鱼为生。孙恩起义后,刘裕投入北府兵,因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历任下那太守、中兵参军。彭城内史,脐身北府兵将领行列。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因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执掌东晋大权。此后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义熙六年攻灭南燕,收复青州。翌年,击败农民军卢循,收复广州。义熙八年,攻破江陵,打败对手刘毅。第二年灭成都王谯纵,收复巴蜀。义熙十一年,攻克襄阳,逐走司马休之,全部扫清了境内割据势力。义熙十二年,他出兵关中,攻破长安,消灭后秦。后官至相国,封宋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正式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宋,改年号永初,仍都建康。 刘裕以军功起家,成为一代帝王,彻底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他建立政权后,起用寒门庶族,减轻谣役赋税,这些措施对加强中央集权,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刘裕居处节俭,无声色之娱。为告诫后人,他命人将年轻时耕田用过的耨耙之类的农具-宫中,以使后人知稼穑之艰难。在其居住的玉烛殿,床头上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绳之类简单生活用品。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年-464年),孝武帝刘骏看到这番陈设,与自己所追求的浮华豪奢有天壤之别,感到刘裕寒碜之极。 刘裕称帝后的第三年病死,时年60岁。永初三年(422年)七月葬于“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宋书·武帝纪》),溢日武皇帝,庙号高祖。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赞美他的简朴与武功时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奇奴曾住。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刘裕陵墓坐北朝南,陵前石刻原来还有石柱等物,时隔不久,石柱便被狂风吹折(《建康实录》),现已无存。陵前现存石麒麟一对,东西相向,东为双角,西为独角,均为雄兽,造型相似,身上细部刻纹略有不同 两石兽原来相距54.5米,1956年9月维修时位置有较大的移动,现相距23.40米,但方向末变。双角麒麟目瞪口张,昂首挺胸;腹侧浮雕双翼,翼前部为鱼鳞纹,依稀可辨,后都似5根翎毛,颏下长须垂胸,四足已失,尾巴无存。1956年有关部门整修时,在其四足部位各置一方形石墩。修复后的双角麒麟身长2.90米,身高2.90米(连石墩),体围3.13米。 独角麒麟独角已损,额部已残,尾巴也无存;额下长须垂胸,腹侧浮雕双翼,翼前部作鱼鳞状,后部饰6根翎毛,翼状秀美;通体饰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四足,五趾,身长3.8米,高2.78米,体围3.21米,重约12吨。由于饱经风霜,躯体下垂,1956年维修时腹部垫有两块石墩支撑。 这两只麒麟是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一对,其形貌虽残,但风韵犹存。南宋诗人曾极《金陵百咏》中有两首是歌咏石麒麟的,其一写道:“短樊长堑起寒烟,知是何人古墓田。千载石腐相对立,肘鬃膊焰极依然。”(《石麒麟》)另一首写道:“地悴天荒丘陵平,难从野老问衰兴。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石步道中有石麒麟数十》)这两首诗中歌咏的石麒麟,虽然未必就是刘裕陵前之物,但其境遇相同,经历相似。 宋武帝刘裕的躯体虽然早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其墓也无迹可寻,但其陵前石麒麟历经1500余年风雨,仍忠诚地守护、陪伴着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昭示着这位帝王生前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
初宁陵石刻
初宁陵天禄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麒麟
初宁陵天禄
- 高淳 1游子山
- 秦淮区 2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 栖霞区 3燕子矶
- 鼓楼区 4南京拉贝故居
- 浦口区 5求雨山文化园
- 浦口区 6浦镇火车站英式建筑
- 玄武区 7藏经阁
- 浦口区 8双井
- 鼓楼区 9龙江宝船厂遗址
- 浦口区 10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 溧水 11古蒲塘桥
- 浦口区 12六角井
- 栖霞区 13张家库陵墓石刻
- 栖霞区 14南京燕子矶
- 栖霞区 15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 浦口区 16吴武状公祠门楼
- 溧水 17绿岛农庄
- 栖霞区 18仙鹤观六朝墓地
- 浦口区 19曹王城子古文化遗址
- 江宁区 20阳山碑材
- 秦淮区 21七桥瓮
- 建邺区 22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浦口区 23陶庄乌龟墩遗址
- 玄武区 24廖仲凯、何香凝墓
- 高淳 25游子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