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螺顶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既寤,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垒。古碑犹存。”青峰即黛螺顶,庵,即小庙。唐代有僧人释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庙。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黛螺顶的后殿大雄宝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围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蓝天,这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寺内的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
明释镇澄所作《清凉山志》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历史史籍,它全面记述了五台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点、寺庙沿革、僧尼传略、圣地特产乃至神话传说和僧俗人等对五台山名胜古迹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对五台山的佛教活动、僧俗交往、文化交流的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依据,具有权威性。“松说苦空”,记载了唐比丘法念在青峰顶建庵,大松树下修禅悟道的过程。再根据寺内保存完好的明万历年间的石碑记载,以及大雄宝殿前的“千年不老松”,均证明黛螺顶的历史应从唐朝算起。 黛螺顶始建寺,是在唐朝,唐朝具体那一年还待进一步考证。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寺内山门后立有的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 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有较详细的记述,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记载。
1. 到达台怀镇后,乘坐观光车(车费与门票统一销售)到达黛螺顶山脚下,沿着石台阶道路登山到达黛螺顶,这条路也叫“大智路”,共有一千多个石阶,根据各自体力,耗时约40-70分钟不等。
2. 北坡还有一条步行登山路,坡度比较平缓,但有点绕远,距离相对较长些。索道
上行50元,下行35元。运营时间:7:00-17:00(,根据季节运营时间可能会有少许调整,12-次年2月索道有可能关闭)。
旃檀殿前门有联云: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后门联云:旃座拥祥云宝像庄严来净域,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关于这个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黛螺顶旃檀殿,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一故事就刻在天王殿右侧的康熙年间立的石碑上: 说的是在康熙年间,一位德高望众的立禅和尚,在此修习,13年身不就床,在空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柱,并以这根木柱为意念中的佛,每天虔诚绕拜,一刻不怠,终于练就入定禅功,成为得道高僧,名“立禅和尚”。
关于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顶,有传说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云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后,根据笔者点校《清凉山传志选粹》所辑的附录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台山,登上黛螺顶所作的诗《跋马至黛螺顶》: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策我云锦锥,遂至金轮刹。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乾隆皇帝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这样就省去了朝拜五个台顶的攀登之苦乃至风雨雪的阻挡。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云和尚叫到行宫,让他办这件事,5年后,他来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关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许是青云和尚与小沙弥略知乾隆皇帝对黛螺顶风光的偏爱,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诗《登黛螺顶》: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察肖非假。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巡礼五台山五个台顶,却在嘉庆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顶领略了五座台顶风光,从而写下了东、西、南、北、中五顶的《五台赞碑文》。从此以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昌善法师在几十年的弘法生涯中,逐渐掌握了佛门礼仪、殿堂仪规、经卷唱念。2007年11月3日,率领五台山佛教交流代表团赴澳门无量寿功德林参加水陆法会。在诸多法事交流中,以昌善法师为金刚上师的瑜伽焰口施食法事,得到了两岸四地众僧的一致好评。昌善法师的唱念如法,声音和谐,节奏准确,体现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纯正道风,使信众们对文殊菩萨的智慧有了深刻的了解,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推向世界。
- 中文名称
- 黛螺顶
- 地理位置
- 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台怀镇
- 占地面积
- 27000平方米
- 开放时间
- 7:00-19:00
- 景点级别
- 国家5A级景区
- 门票价格
- 8元
- 著名景点
- 五方文殊殿、旃檀殿
- 所属国家
- 中国
- 所属城市
- 山西省忻州市
- 所属宗派
- 腾兰宗
- 建议游玩时长
- 1-2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
- 夏季最适宜游玩
历史沿革
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历史上依次名为青峰顶、佛顶庵、大螺顶、黛螺顶。明代释镇澄《清凉山志》卷第七、第九,“异众感通,松说苦空”有记载道:“唐释法念,栖禅青峰,庵南,有大松若舍,可蔽风雨。法念尝坐其间,若昧不昧,见僧作老比丘形,说苦空法。既寤,乃闻秋声瑟瑟,不胜其悲,因呼为苦空垒。古碑犹存。”青峰即黛螺顶,庵,即小庙。唐代有僧人释法念,在此修行,并有小庙。根据《清凉山志》的记载,黛螺顶的历史从唐代就开始了。黛螺顶山门背后现存明万历二十年仲秋的石碑也有记载:“……乳峰状若旋螺,圆净可爱,俗呼为大螺顶,志曰青峰是也,……传载古有神木,比丘法念,栖托于此。”黛螺顶的后殿大雄宝殿前,今有一松一柏,松在北,柏在南,围粗一丈,俏拔挺立,直入蓝天,这就是乾隆皇帝诗中的“阶下千年不老松”,即唐朝僧人法念的修行处,寺内的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
明释镇澄所作《清凉山志》是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历史史籍,它全面记述了五台山的自然地理、景物特点、寺庙沿革、僧尼传略、圣地特产乃至神话传说和僧俗人等对五台山名胜古迹的诗词歌赋,特别是对五台山的佛教活动、僧俗交往、文化交流的记载,是我们今天研究五台山佛教的重要依据,具有权威性。“松说苦空”,记载了唐比丘法念在青峰顶建庵,大松树下修禅悟道的过程。再根据寺内保存完好的明万历年间的石碑记载,以及大雄宝殿前的“千年不老松”,均证明黛螺顶的历史应从唐朝算起。 黛螺顶始建寺,是在唐朝,唐朝具体那一年还待进一步考证。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1750)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寺内山门后立有的两块石碑: 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 另一块立于清康熙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对黛螺顶有较详细的记述,名称的演变以及明成化年间重建,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五十一年都曾重修皆有一一记载。
交通信息
步行登山1. 到达台怀镇后,乘坐观光车(车费与门票统一销售)到达黛螺顶山脚下,沿着石台阶道路登山到达黛螺顶,这条路也叫“大智路”,共有一千多个石阶,根据各自体力,耗时约40-70分钟不等。
2. 北坡还有一条步行登山路,坡度比较平缓,但有点绕远,距离相对较长些。索道
上行50元,下行35元。运营时间:7:00-17:00(,根据季节运营时间可能会有少许调整,12-次年2月索道有可能关闭)。
主要景点
黛螺顶,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只有400米。但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于高处与该山峰同名的黛螺顶古刹,相当于一幢130多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是够高危的了,要想登顶,绝非举足之劳。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条件从三条途径中首选其一。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修,全长108米,净宽2.2米,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铺成,共有1080级台阶,起名叫“大智路”。关于这路名和台阶的级数,都与佛教常识有点关联。大智路
要至黛螺顶,必登大智路,大智路青石辅成,全程共计1080个台阶。登上大智路,烦恼顿消,登顶之后就看到了黛螺顶的牌楼,石狮和山门了。黛螺顶坐东向西,占地近2700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50余间。殿建构筑华美雅致,布局严谨规整,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本寺有一座旃檀殿和一座五方文殊殿,天王殿供奉的是弥陀菩萨,后面是韦驮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专司智慧,所以通往朝拜五方文殊的路为“大智路”。这条路如天梯般陡立奇峭,渐次登临之间,鸟瞰四周景色,浩浩然若凭虚御风。且石阶曲折处又多置平台,还有围墙小亭,边登边歇,领略佛国风光。这条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虔诚的佛教徒一步一叩首的情景。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此路是由台湾高雄宏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款50万元人民币,由山西省宗教局和省佛教协会等有关部门支持修建的。走这条路比较近,但直上直下,对于年老体弱的游客来讲走起来比较费劲。左边是古道,坡度舒缓,小径回环,虽多少绕点远,但攀登起来不太费劲。除此而外,还有条捷径,那就是1995年8月修建的空中索道。坐在缆车上不用费力,几分钟便可到达离寺门不远的平台上。不过,坐缆车需要付费。望景亭
穿过写有“大螺顶”的木牌楼,可见山门外西南角有一汉白玉望景亭翩然立于眼前,玲珑剔透,招人喜悦。站于亭内。放眼望去,远处台顶隐约可见。若是冬日,四周山峰尽皆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若是夏日,千山皆绿,排青滴翠;流水沉碧,风光如画。星罗棋布的寺庙坐落于万绿丛中,若隐若现,几多玄妙,几多神秘。多高的山上也有水,因之多高的山上也有树,多高的山上也有庙。站于望景亭内,空气清纯,香风甜润,神清气爽,流连忘返。天王殿
该寺天王殿一做二用,既是寺院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大殿,又是该寺的山门,故也称山门殿。该殿坐东向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塑有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有钟鼓。天王殿前门有联云: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后门联云:证如来地合掌度生演大乘,现将军身持杵降魔护正法。旃檀殿
进入寺门,一座六角台基上为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建筑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旃檀殿,此殿外观两层,二层匾额“调御大夫”,内为一室,周边有回廊,殿内供奉一尊站立的旃檀佛,手结说法印,这就是此寺别具一格的建筑。殿内供有佛祖,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结跏趺坐的式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上。因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旃檀佛像是释迦牟尼上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时,古印度优陀延王因思睹之苦,命人造的第一尊佛像。当时原始佛教有“佛身不量”等诸多禁忌,造像师不可直视佛祖绘像,只好请佛祖站在河边,利用倒映在水中的形象描绘,这样绘制的像,自然连水纹都画上去了,由于优陀延王用旃檀木雕的第一尊释迦牟尼像,就是按水中的影像雕造的,因此也叫“照佛”、旃檀佛像。诚为乾隆皇帝诗云:“至今旃檀像,曰就水中绘。”再后来,凡造有这种站姿态的释迦牟尼像,不管用什么材料制造,一律称之为旃檀佛。旃檀殿外围四周依次有16幅立体国画,16个佛经故事,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殿内四周有16幅上党堆锦,形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国宝艺术。佛经故事依次为: 上托兜率,家选饭王,乘象入胎,树下诞生,九龙灌浴,仙人占相,逾城出家,落发贸衣,魔军害佛,菩萨降魔,成等正觉,初转法轮,佛陀说法,双林入灭,三昧火焚,舍利宝塔。旃檀殿外围的立体国画、殿内的上党堆锦,是2004年住持昌善法师与他的弟子们新添的内容。旃檀殿前门有联云:一风吹树如雷吼实乃清凉境界,四季美禽演妙音真似极乐天宫。后门联云:旃座拥祥云宝像庄严来净域,檀林施法雨慈悲普度出迷津。关于这个清康熙年间修建的黛螺顶旃檀殿,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一故事就刻在天王殿右侧的康熙年间立的石碑上: 说的是在康熙年间,一位德高望众的立禅和尚,在此修习,13年身不就床,在空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柱,并以这根木柱为意念中的佛,每天虔诚绕拜,一刻不怠,终于练就入定禅功,成为得道高僧,名“立禅和尚”。
五方文殊殿
旃檀殿后的五方文殊殿是黛螺顶的主殿。此殿面宽16.5米,进深11米,单檐歇山顶,四出廊,无斗拱。大门两边有联云:九品莲花狮吼象鸣登螺顶,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坐青峰。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愿尔贤哲五台圣境唯至诚。殿内供奉着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方文殊铜像,高约2米,从南到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五方文殊神态各异,金光夺目,庄严祥和,殿前左侧立有石碑,正面是乾隆十五年冬写的黛螺顶碑记,背面是乾隆五十一年暮春月,乾隆登黛螺顶御笔题诗: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其字迹结构丰满圆润,笔法刚劲流畅,堪称书法艺术珍品。这五方文殊不仅体现了文殊菩萨完美的精神内涵特质,而且是“到处现身弘佛法,闻声救苦遍婆心”的多种身像。五方文殊殿后有联云:现智慧法身多方济度,作广大教主随处津梁。清凉宝山时时文殊真身示现,震旦灵峰处处诸佛云集说法。走进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登遍了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一样,也叫“朝台”。略有不同的是,亲登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叫大朝台。而因故不能去五座台顶朝拜的,到黛螺顶五方文殊殿朝拜,称为“小朝台”。大雄宝殿
黛螺顶的后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殿堂。此殿面阔5间,19.2米,进深9.6米,歇山顶,五脊六兽,前出廊,内供铜铸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帝释天、大梵天、迦叶、阿难,两山为十八罗汉彩塑,这脱纱塑像是2005年新塑的,在五台山用脱纱塑像是少有的。大殿门外有联云:山青云白随处可通觉路,松风花语此地尽是禅机。净土清幽一尘不到菩提地,禅关寂静万善同归般若门。殿阶台下长有一松一柏,围粗均在一丈左右。松柏高大直立,无有弯曲,望去如戟指蓝天,这两棵古松见证了黛螺顶的历史兴衰。寺内建筑历朝历代均有修缮,尤其是近几年,黛螺顶的寺院平整宽阔,殿建雅致俏丽,寺中花树松木绽芳吐翠,无不浸透了住持昌善与弟子们的心血。黛螺顶寺宇
占地三千平方米,计有殿堂僧舍二十余间。过牌楼,进山门,见院内的山门背后立有石碑两块: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另一块立于清康照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看来,黛螺顶又名青峰顶,佛顶庵是黛螺顶寺宇的另一种称法。寺内的第一座殿为站坛殿,殿座六角台基,上部是六角重檐攒尖顶。作为殿建,在五台山寺庙群中别具一格。殿内主供站坛佛,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趺坐形样,而是站立于佛坛之上。又站坛佛亦称旃檀佛,因原来的站佛是用旃檀木雕成,故名。第二座大殿为五文殊殿,正面三间,侧面两间,外加半间宽的四面出廊,单檐歇山顶。殿内供的就是集五座台顶五种文殊法像于一室的五文殊,正中殿坛上,中间供中台孺童文殊,左侧供北台无垢文殊,右侧供南台智慧文殊,左侧殿坛供东台聪明文殊,右侧殿坛供西台狮子吼文殊。自从黛螺顶供五文殊以来,小朝台的盛誉闻名遐迩。大殿前立的石碑,就是清乾隆御制碑,石碑背面的乾隆亲笔题诗,其字迹的结构丰满圆润,笔法刚劲流畅,堪称书法艺术珍品。第三座后殿面阔五间,悬山_顶,殿阶台下长有一松一柏,松在北端,柏在南端,围粗均在九尺左右,即是乾隆诗中所称的“阶下千年不老松”。松柏树高大直立,无有弯曲,望去有如戟指蓝天,为寺宇生色不少。“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站在这里极目远望,但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相关事迹
上黛螺顶拜五方文殊被称为“小朝台”是在乾隆年间。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从传说顺治帝出家五台山,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一次次地朝拜文殊圣地五台山,给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带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繁荣昌盛。乾隆十一年( 1746) 九月,乾隆皇帝第一次上五台山。他在菩萨顶歇宿时,眺望到对面秀逸的黛螺顶“青翠扑入眉宇”。黛螺顶的美丽,引起了这位帝王的愉悦。关于乾隆皇帝第一次登上黛螺顶,有传说是乾隆五十一年( 1786) 青云和尚建好五方文殊殿后,根据笔者点校《清凉山传志选粹》所辑的附录中乾隆皇帝第三次去五台山,登上黛螺顶所作的诗《跋马至黛螺顶》:螺顶不为高,积雪路颇滑。策我云锦锥,遂至金轮刹。狮王坐堂堂,黛髻足底口。莫作颠倒会,十六本二八。乾隆皇帝钟情于黛螺顶的自然风光,想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这样就省去了朝拜五个台顶的攀登之苦乃至风雨雪的阻挡。在乾隆四十六年( 1781) 春,乾隆把演教寺住持青云和尚叫到行宫,让他办这件事,5年后,他来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青云和尚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一殿。乾隆五十一年( 1786) 三月,乾隆来黛螺顶参拜了五方文殊,开始了五台山历史上的“小朝台”并留有诗一首,刻在黛螺顶五方文殊殿前的石碑上。关于把五方文殊合塑一殿的想法,也许是乾隆皇帝的旨意,也许是青云和尚与小沙弥略知乾隆皇帝对黛螺顶风光的偏爱,迎合圣意,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乾隆五十七年( 1792) ,乾隆皇帝再次作诗《登黛螺顶》:黛螺不比叶斗高,东顶峰之降冈也。北望东可复罢乎,笋舆乘暇言登者。五步十步率一息,羽林都许乘轻马。更东望海峰实近,廓然真足小天下。五台文殊智与号,殿中真察肖非假。一乎五乎孰是乎,不出金刚六如写。嘉庆皇帝虽然没有巡礼五台山五个台顶,却在嘉庆十六年( 1811) 春五月十八日在黛螺顶领略了五座台顶风光,从而写下了东、西、南、北、中五顶的《五台赞碑文》。从此以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现任主持
昌善法师昌善法师,俗姓高,名成林,男,汉族。1969年11月生于山西省繁峙县茶铺乡。1992年结业于中国佛学院执事进修班,2005年结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系研究生班。现为山西省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忻州市人大代表、青联委员,五台县政协常委,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忻州市佛协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副秘书长、五台山黛螺顶住持。昌善法师是于2003年担任黛螺顶的住持,秉承宽遂法师的遗风,庄严道场,修缮殿堂,扩大了寺庙面积,相继修建了讲经堂和阅读室,并重建了围墙寺院。为解决寺庙僧人喝水难问题,还兴建了一个大蓄水池,用水取暖,改善了僧人的生活条件。平时还注意文物的保护,防止火灾作一些有效的措施。昌善法师在几十年的弘法生涯中,逐渐掌握了佛门礼仪、殿堂仪规、经卷唱念。2007年11月3日,率领五台山佛教交流代表团赴澳门无量寿功德林参加水陆法会。在诸多法事交流中,以昌善法师为金刚上师的瑜伽焰口施食法事,得到了两岸四地众僧的一致好评。昌善法师的唱念如法,声音和谐,节奏准确,体现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纯正道风,使信众们对文殊菩萨的智慧有了深刻的了解,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