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庆寺

流庆寺位于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西张村南。创建于隋仁寿年间,初名为报德祠,是唐高祖李渊为报答秦琼救护之恩而建。宋时易名流庆寺。历唐、宋、金、明、清各朝,均有增修。现存的主体建筑——阁楼,分为上、下二层,底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系明代建筑风格。其余三座大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系清代建筑风格。寺内存碑十余通,系唐、宋、明、清遗物。属“古晋八大寺”之一。
- 中文名
- 流庆寺
- 所在地
- 山西省平陆县洪池乡西张村南
- 创建时间
- 隋仁寿年间
建寺传说
该寺创建于隋仁寿年间,是唐高祖李渊为报答秦琼救护之恩而建。 秦琼救李渊,事情发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八月(601),当时李渊任隋朝唐国公,驻守太原。因李与朝中奸相宇文述不睦,宇常存害李之意。此次李渊携家眷离京赴并,宇闻知后,派东宫护卫军作响马贼,提前藏于李渊的必经之地骊山附近的丛林之中。待李及家眷到此,一伙“响马贼”突然从林中杀出,尽管李渊及家兵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生命危在旦夕。紧要关头,恰逢山东义士秦琼与樊建威从山东押送一批罪犯去山西平阳府充军途经此地,秦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番拼杀,强盗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保住了李渊一家性命,李感激不尽,再三叩首拜谢,称秦琼为恩公。回到太原后,李渊常念及此事,决定为秦琼立祠盖庙,并把庙址选在他管辖的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秦晋相近之地。历史与风貌
该寺初名为报德祠,唐初更名为“报德寺”,宋时易名流庆寺。历唐、宋、金、明、清各朝,均有增修。现存的主体建筑——阁楼,分为上、下二层,底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系明代建筑风格。其余三座大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系清代建筑风格。寺内存碑十余通,系唐、宋、明、清遗物。详细记载了流庆寺的创建、增修、易名的史实。 流庆寺,“南邻虞芮二君子,东顾许由之隐士,西瞻夷齐两贤人,北接金舌之长老,盖山川佳胜之处也。”环境优美,属“古晋八大寺”之一。- 通海 1通海杞麓湖
- 江川 2星云湖
- 红塔区 3玉溪玉泉寺
- 红塔区 4映月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5新平县龙泉公园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6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库群
- 通海 7秀山古建筑群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8妙莲寺
- 易门 9静乐庵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0世界第一高桥旅游风景区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1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
- 澄江 12帽天山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3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14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 澄江 15禄充风景区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6元江哀牢梯田
- 通海 17秀山公园
- 澄江 18禄充村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19彩色膏林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 20那诺哈尼云海梯田
- 澄江 21抚仙湖景区
- 易门 22龙泉河
- 红塔区 23玉溪汇龙生态园
- 澄江 24西浦公园
-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 25扬武李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