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黎城上遥一带,1942年旱灾特别严重,八路军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组织黎城上遥等十多个村的民工,修建了11千米的漳北渠,抗灾夺丰收,支援抗日战争。
- 中文名
- 黎城四桥
- 修 建
- 11千米
- 四座桥
- 伯承桥、小平桥、秀峰桥、省贤桥
- 象 征
- 党政军民共同建桥
简介
位于黎城上遥一带,1942年旱灾特别严重,八路军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组织黎城上遥等十多个村的民工,修建了11千米的漳北渠,抗灾夺丰收,支援抗日战争。太行人民为感谢党和八路军的恩情,特将渠上建造的四座桥,分别命名为“伯承桥”、“小平桥”、“秀峰桥”、“省贤桥”,它是党政军民共同建桥的象征,至今被人民保护的完好无损,成为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黎城“四桥” ,即建筑在浊漳两岸原漳北渠的“小平桥”、“秀峰桥”、原漳南渠的“伯承桥”、“省贤桥”,俗称党、政、军、民四桥,位于山西黎城上遥镇境内。
渊源
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加紧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扫荡,残酷地实行其“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与我根据地军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八路军一二九师指战员们,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出色地进行了神头岭、申家山伏击战、响当铺伏击战、黄崖洞保卫战等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一九四二年,太行区旱象严重,灾情弥漫,加上日寇和国民政府军的严密封锁,使我根据地出现了暂时的严重困难。当时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毛主席“组织起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坚持抗日、夺取胜利”的号召下,实行了“减租减息”,开展了“生产自救、抗灾渡荒”的大生产运动。
一九四二年秋后,太行区党委在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的领导下,组织林县、涉县、磁县、武安等县的灾民和上遥、柏峪等十多个村的民工,在人民子弟兵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冬一春是艰苦奋斗,修建成了漳北、漳南两条水渠,漳北渠长二十二华里。一九四三年七月,太行人民为了感谢共产党的恩情,纪念一二九师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战功,特意把漳北、漳南水渠上建造的四座石头渡槽桥,以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在修渠中英勇献身的东社民工程省贤名字,分别命名为“小平桥”、“秀峰桥”、“伯承桥”、“省贤桥”。
黎城是个古来缺水、石厚土薄、旱情频繁的干石山区。打开“黎城县志”,可以清晰地见到,“黎邑多山,地势高寒,河流缺乏,一逢旱空,灾歉及成。唯独浊漳河,西南边境而来,路堡、赵店、水洋等村,濒临浊漳,前以次地开渠,但不及”。据历史记载,不知多少次出现过“年无雨,岁大饥,人相食的悲惨景象”。所以,人民群众想水、盼水如饥似渴。相传很早以前,有对夫妇,因连年闹旱灾,无法生活,夫妻俩幻想凿石开渠,引漳水浇灌良田,以解救人民之苦难,故而每天挖土不止。一天夜里,做了一梦,听见人们喊:“水来了!水来了”!夫妻俩猛一惊醒,出门一观看,却无影踪,于是气死在门前。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对夫妻,即在五仙山跟,刻了两个石人,屹立在巨石两旁,取名为“石婆婆”。至今这两个石人,仍然完好无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可见,在封建社会,人们引漳浇地,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反动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加上连年的战乱、灾荒,人民群众饥寒交迫,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曾答应过修渠引水。一九二六年初,曾派人前来勘测,支付银洋四百余元,均被上遥的恶霸地主王绍文等中饱,未曾动工即流产。
一九四二年,同样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从河南、河北敌占区逃来黎城的难民数以万计,生活十分困难。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当时的边区政府和太行区党委,先后拨款一百四十八万元,小米二十米万四千斤,组织难民和当地群众,兴修水利,生产自救。参加修渠的民工,每天可挣三斤小米,吃一余二,节约下来送给家乡亲人,渡过灾荒。在人民子弟兵的帮助下,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在浊漳河两岸修起了两条水渠,总长四十七华里,可浇地四千余亩,我县人民世世代代的夙愿,终于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据当地老人回忆,通水那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从四面八方奔向水渠,敲锣打鼓,热烈庆祝,看着流水,眼含热泪高呼“共产党万岁!”。
发展
漳南、漳北两渠的建成,在黎城人民的以目中,第一次树起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思想,在它的指导下,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县的水利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当你观看黎城地图的全貌时,真是渠如网,池如珠,遍布全县,一副银龙飞舞,百水争流的景象使人鼓舞,如果你沿着浊漳公路慢行,远望山坡,一条条渠道如长蛇一般呈现在你的眼前,会使你由衷地发出江山如画,今更胜昔的赞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