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邱地道战遗址
三邱地道战遗址位于藁城市张家庄镇三邱村内,系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地道在1963年发大水时被冲塌,原状已不存,现在保存的是1972年备战时在原地道的基础上挖的地道。
- 中文名
- 三邱地道战遗址
- 位 于
- 藁城市张家庄镇三邱村内
- 系
- 藁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时 间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简介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三邱村人民利用三邱地道战、地雷战抗击敌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史。历史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三邱村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疯狂地对三邱村及其周围村庄进行大扫荡,并在张家庄、南孟、赵庄等地修筑了炮楼、据点,侵略气焰十分嚣张,给三邱村及其附近村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为了狠狠打击日军的侵略气焰,在毛主席抗日战争思想指导下,英勇的三邱村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并吸取兄弟地区开展地道战的经验,在三邱村利用地道战为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当时,三邱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挖成了深4米,高1.6米,宽1米多的四条大干线,以及和四条干线相连的九条支线,把全村和各家各户的地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能攻能守,能藏能打的防御工事,给侵略的敌人以沉重地打击,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地道战成了三邱村对敌斗争的主要形式,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妄图向中国人民抢夺胜利果实,一心想打开敌人东进的大门三邱村,命令盘据在赵庄的伪军进犯三邱村,英勇的三邱村人民,对一切来犯的敌人决不手软,继续利用地道战、地雷战创造性地开展斗争,打退了敌伪军的多次进攻。保卫了家乡,保住了胜利果实。?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英雄的三邱人们,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地道战、地雷战,配合区小队、县大队、主力部队打伏击,端炮楼,共打死打伤日、伪军400多人,获得不少战利品,曾荣获冀中军分区“东进大门紧闭”锦旗奖,还多次受到通报表扬,荣获藁城县人民政府授予的“铁大门”光荣称号,解放后,三邱村民兵代表曾出席国庆典礼,幸福地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现状
三邱地道战遗址是三邱人民抗击敌人、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 双桥区 1普乐寺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 2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
- 双桥区 3普宁寺
- 平泉 4顶子城遗址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 5木兰围场
- 隆化 6土城子城址
- 双桥区 7殊像寺
- 鹰手营子矿区 8四方洞遗址
- 丰宁满族自治 9凤山关帝庙
- 双桥区 10溥仁寺
- 平泉 11会州城
- 平泉 12化子洞遗址
- 双桥区 13承德城隍庙
- 双桥区 14须弥福寿之庙
- 双桥区 15安远庙
- 丰宁满族自治 16坝上草原
- 双桥区 17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 丰宁满族自治 18京北第一草原
- 双桥区 19普陀宗乘之庙
- 双桥区 20云山胜地
- 丰宁满族自治 21千松坝森林公园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 22御道口牧场
- 丰宁满族自治 23喇嘛山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 24御道口
- 丰宁满族自治 25白云古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