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鸠摩罗什寺
首页  > 甘肃  > 武威  > 凉州区   »  鸠摩罗什寺景点介绍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
凉州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南北朝(公元384~403年),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吕光为安顿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后命名为鸠摩罗什寺,是其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雄立的罗什寺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建,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凉州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和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以证其誓,古今中外,仅此一例。大师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等多种外语,又娴汉文,大师一生命运坎坷,颇具传奇。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其实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大师的外国高僧言,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可见大师的博学与造诣乃当世一绝。而罗什大师赠友人的一首诗或许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中文名称
鸠摩罗什寺
外文名称
Kumarajiva Temple
地理位置
甘肃省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
门票价格
0元
著名景点
宗教场所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甘肃省武威凉州
历史价值
五凉珍贵遗存,由来僧宝摇篮地
历史地位
中国佛教千年宝刹
重要文物
舌舍利、凉州旃檀瑞像(十四年)

历史沿革

鸠摩罗什寺位于凉州(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公元386年至403年),是中国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进入内地时曾经驻锡过十七年的地方,有1600多年的历史,从东晋后凉至今香火旺盛,虽然屡次遭遇天灾人祸,但罗什寺塔依旧屹立不倒,寺院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过(天下独有),彰显着鸠摩罗什寺的昔日辉煌。鸠摩罗什大师被世人公认的汉传佛教奠基人,是世界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汉语言学家、音律学家、星象学家和翻译家。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武威后,为了安顿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后,便命名为鸠摩罗什寺,让鸠摩罗什住在其中,弘扬佛法。罗什到姑臧(凉州)时,携带了一大批梵文经卷和佛教圣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举世闻名的姑臧旃檀瑞像(中世纪最早进入中原的唯一佛陀等身造像,旃檀瑞像,佛之真像也),又称为凉州瑞像。罗什法师圆寂后,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他的“舌”舍利供奉于寺内,并在供奉“舌”舍利处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罗什寺塔。东晋鸠摩罗什带来的旃檀瑞像就供奉在罗什寺内。旃檀瑞像西土1285年,龟兹68年,凉州14年,长安17年,江南173年,淮南367年《敕建旃檀瑞像殿记》。”到写《敕建旃檀瑞像殿记》那一年,“计自优阗王造像之岁至今诏述延祐三年丙辰,凡二千三百有七年。”参考古文献:《优阗王所造旃檀释迦瑞像历记》、《敕建旃檀瑞像殿记》、《陈列档》、《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释僧像篇》、《十六国年龄》、《续高僧传》、《旃檀瑞像来仪记》、《旃檀佛西来历代传祀记》。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前后,鸠摩罗什的师傅佛陀耶舍亦东来姑臧来寻找罗什,而此时鸠摩罗什已被姚兴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听说其师佛陀耶舍已在姑臧,劝说姚兴将其迎至长安,先后诵译《昙无德律》、《长阿含》等经典,至弘始十五年(413年)返回罽宾国,还曾“寻得《虚空藏经》一卷,寄贾客传与凉州诸僧,这部经书后不知所踪”。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大凉皇帝李轨被李渊所灭。唐朝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姑臧。贞观四年(633年),大将军尉迟敬德统兵远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内一座古塔顶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云生处,花雨飞舞。他相信这一奇观是一种神示:如此祥瑞之处必定是佛教的圣地。于是前往礼拜。敬德见到罗什寺塔后大生敬仰,遥想罗什法师功德,于是他下拨饷银,召能工巧匠,亲任监工,经一年多时间,寺塔完工。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为记,上刻“罗什地基,四至临街,敬德记。”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为一段历史明证。唐朝天宝元年(741年),地处凉州闹市区的罗什寺成为往返丝绸之路的西域使节、各国僧侣荟萃交流的地方,对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贡献巨大,意义深远。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爆发内战安史之乱,吐蕃趁机扩张,公元764年,凉州被吐蕃占据。公元849年,唐重占秦、原、安乐、维、扶、河、渭等州,公元851年,唐朝再次占据武威凉州。吴越天宝元年(908), 六谷蕃部温末派人到后梁进贡, 其首领杜论悉加、 杜论心被封为左领军卫将军 同正,苏论乞禄为右领军卫将军同正,之后六谷蕃部分裂成许多部族聚落。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吐蕃部族在西凉府设置西凉府折逋葛支、西凉府六谷部首领潘罗支等自立政权。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秋七月,北宋辖管西凉府,领姑臧、神鸟、番禾、昌松和嘉麟5县。宋朝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占甘、凉二州,从此,河西属西夏版图。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在武威置西凉府,属甘肃军司(治甘州)辖。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在永昌府置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永昌路(今凉州区永昌镇)属甘肃行省,辖领西凉州和庄浪县两个县级政权。明朝开国初年,社会逐渐稳定,积极有所发展,凉州城内的庙宇楼阁开始进行恢复性修缮,但罗什寺因为毁为一片瓦砾之地,一直没有进入修缮范围。永乐元年(1402年),鄱阳军夫石洪,客居凉州。发现“寺堂基址,瓦砾堆阜,榛莽荒秽丘不存”的罗什寺废墟时,萌生了要在废墟上建一幢房屋,并择定吉日,破土动工,工匠们就在地下挖出一块银牌,上面清楚地镌着“罗什寺”三个大字,后重新修缮鸠摩罗什寺,二年秋八月,罗什寺重建正式动工,第三年完成全部修复工程,雕塑彩绘,一应俱全。明永乐十三年末,又修复了观音殿和罗汉殿。明朝后期,罗什寺被朝廷钦定为陕西凉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为罗什寺颁发《大藏经》,并下了圣谕,圣谕中说:“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允供养。”此谕现完整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罗什寺又有过一次大型的修缮,这是明永乐元年以后又一次比较大的修复工程,据《重修罗什寺碑记》记载,经过这次重修的罗什寺“前后三院,焕然一新,乃五凉之福地;壮丽改观,诚河西之胜地也。”中华民国(1927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发生七点七级大地震,凉州的许多名胜古迹被毁坏殆尽,城内的罗什寺、大云寺、清应寺无一幸免,全被毁为瓦砾之地,号称“文笔三峰”的罗什寺塔、大云寺塔、清应寺塔均被摇倒,唯罗什寺塔残存半截,唯独城外莲花山寺逃过一劫。到了一九三四年,武威国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罗什寺塔,使历史古迹得以保存。中华民国(1938年),罗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学占用,拆除了残存的佛像。1956年,武威专区撤并于张掖专区,武威县人民政府改称武威县人民委员会,坐落于北大街罗什寺的武威干校迁往张掖后,县人委为了解决公、检、法三机关办公分散、住房拥挤、关押犯人不便等问题,决定将公、检、法三机关迁至干校,也就是罗什寺旧址。武威市公安局入住后,将看守所设在罗什塔下面,寺院旧址则成为武威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办公场所,残存殿堂改建成办公室。改革开放以来,鸠摩罗什寺引起海内外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从1995年开始,先后有不少海内外团体慕名前来考察武威鸠摩罗什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香港宝林禅寺方丈及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广东、江苏、浙江、陕西等地的僧俗考察团以及台湾圆光佛学院、新加坡、日本、韩国、澳门、美国、泰国、缅甸等国内外佛教团体和个人参访朝拜。特别是1998年4月,中国佛学院“丝绸之路考察朝拜团”,由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4名法师来武朝拜鸠摩罗什寺,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武威鸠摩罗什寺的修复重建已势在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据武威市佛教协会的要求,批准修复鸠摩罗什寺。同年,经甘肃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鸠摩罗什寺筹建处,罗什寺正式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2000年修复工程经省建工设计院设计,经原武威地区行署计划处以武地计投(2000)105号和原武威市计划委员会武计发(2000)45号文件批复,开始动工修建。修建中的鸠摩罗什寺已是凉州区佛教界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今年接待的海内外香客与游客人数累计已超过二万人次。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梵语 Kumārajīva )(公元 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东晋时后凉、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另说还有义净(635—713)(又说为不空(705—774))并称为四大译经家,罗什首次将印度大乘佛教的般若类经典全部完整地译出,对后来的中国佛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公元383年前秦大将吕光攻破龟兹时被俘,384年到凉州,到凉州的十七年里学习汉语,书法,文字,游历、弘法凉州各大佛教庙宇,尤其以武威莲花山每年一度的法会最为著名,也是罗什做法会比较多的地方。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今陕西西安石井阿姑泉欢乐谷)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佛说阿弥陀经》、等经和《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和《百论》和等论,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其中《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释论,又称为《摩诃般若释论》,包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全文三十多万字,鸠摩罗什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解释六十多万字,共一百多万字。几乎对佛教全部关键名词都给出了详细、深入浅出的解释,堪称佛经入门级必读经典。无现存梵本,也没有藏文译本,仅有汉文译本。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所介绍之中观宗学说,为后世三论宗之渊源。佛教成实师、天台宗,均由其所译经论而创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时称“什门四圣”。道桓、昙影、慧观、慧严、僧肇、竺道生、道融、僧叡,被称为“什门八俊”。另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释僧,释昙影,释慧严,释慧观,释道常(恒),释道标被称为什门十哲。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因而有良好之译本,系统之教义,佛典汉译之泰斗。关于鸠摩罗什的传记,最主要的有三篇:南朝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的《鸠摩罗什传》;梁慧皎撰《高僧传》卷二的《晋长安鸠摩罗什》和《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鸠摩罗什》。此外,在佛教典籍中亦有部分摘要记载。以上三篇文献,《出三藏记集》与《高僧传》内容大部相同,少部分有差异。而《晋书》内容是以上两篇的摘录和缩编,但有很大的增添和删减。鸠摩罗什在长安前后住了将近12年,依照《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共翻译出佛经35部、294卷。鸠摩罗什与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当时“译场”组织也极为庞大,有多至五六百人或近千人的。各部门的人选是由国内大寺的名僧。或是天下之英彦。其译经的程序共分十部。每部各有主持人以司专责。十部的职掌分述如下:(一)译主。即译场的主持人,也就是翻译的主持人。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佛经所题某人译,其实译者不只此一人,只是单举译主一个人的姓名以明责任而已。译主须精通华梵文字,并须教理娴熟,戒行卓荦为众所钦服方可。遇有疑文歧义,尚须负责判定其得失以定取舍。工作时译主坐在译场的中间正面。(二)证义。坐在译主的左边,与译主评量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何不同,以便酌量修正。据说法藏大师,即因与玄奘的译文的意义有不同意的地方,辩论结果终不能相合。于是他退出了玄奘主持的译场。(三)证文。坐在译主的右边,听译主高读梵文,以验其差误。证义是考验中译的文义是否妥当,护文是考验所译的原文是否有错误。原文若有错误,当然译文不能妥善。(四)书字。根据梵文原本,写成中文,但仍是梵音。这一职司也称为“度语”。倘译主是外国人,而又不能十分通晓中文时,那末,书字一职绝不可少。(五)笔受。翻梵音为中国的语言。如梵文称“纥里那野”,书字只写“纥里那野”四字,笔受即翻成中国的“心”字;书字只写“素怛览”,笔受即翻成中国的经卷的“经”字。(六)缀文。因为西方的语言习惯与结构与中国不同,有些附属的句子,或形容字的次序与中国文法不同,所以有时需要把句子里面的排列次序颠倒,或是重新组织。譬如笔受写的是“照见五蕴彼自性空”。缀文即需改成“照见五蕴皆空”。(七)参译。一方面校勘原文是否有误,一方面再由译文回证原文,反证二者是否完全相合。如果翻成中文再由中文翻回梵文时若不相合,即是翻译有了问题。(八)刊定。刊削冗长,定取句义。因为梵文的组织或句法,容易使中国人觉得过分的重复,中国文字一向喜欢简洁,所以要在不影响原义的条件下,刊削冗长或重复的字句。(九)润文。有时润文与刊定二人合作,或只设一人。刊定的工作多半是删削;润文的工作多半是增益。如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减,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句中“是故”二字梵文所无,是加上去的。(十)梵呗。用高声念经的调子把新译的经朗诵一遍,以验其是否顺口顺耳。因为佛经总是要人念诵的。除了上述,若干不限人数的僧众来听译主讲说新译的经,如有疑难,可以随时发问讨论,所以不论在教义方面,在文字方面,若有一字的不妥,不但通不过这十重关卡,即使这十个人一时有所忽略,也很难逃过几百人听众的讨论和辩难。同时朝廷为了郑重这种事业,还要派钦命大臣在译场作监护大使,有时在开始翻经的第一天,皇帝还亲自到译场担在“笔受”的工作。以隋唐时代中国人力财力之盛,国内局面安定统一,国君敕集海内第一流的人才参加翻译的工作,当然所翻的经本质与量均超过前代远甚。简单地讲,那些印度佛教最主要最重要的经典,鸠摩罗什都通过翻译把它们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从鸠摩罗什的经历,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她的历史和文化,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鸠摩罗什是把大乘佛教带往中国的第一人,从此佛教文化开始汇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浩浩长河中。

建筑格局

前身据唐朝《敬德碑》记载,罗什寺原址“罗什地基,四址临街”,规模相当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楼、山门、过殿(天王殿),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华严三圣殿、拜殿与两廊,还有观音、罗汉、金刚和36代祖师殿,并藏有御赐《大藏经》。后历遭兵灾人祸,文革期间殿堂被改用;唯罗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现状修复鸠摩罗什寺工程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至此,武威迎来了振兴起衰的光辉一页,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修复的主要工程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多功能般若讲堂、鸠摩罗什祖师纪念堂、鸠摩罗什佛学院、鸠摩罗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鸠摩罗什三藏院、关房、念佛堂、佛教教育视听图书馆、佛教书画院、佛教博物馆、佛教慈济中心等。大殿正面供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背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5米,功德金是98万元。殿内设万佛阁,供奉壹万零八百尊铜佛像,流芳千古,与世长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为两种,镏金铜佛每尊5000元,贴金铜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统一订制,在佛像下制铜牌,刻供养人芳名,与寺长存,祝愿斋主过去者永离苦海,求得解脱;消灾增福,全家吉祥;将来者往生西方,九品莲生。

寺庙活动

鸠摩罗什寺举行舌舍利塔修复开光仪式2013年6月9日,甘肃武威千年古刹鸠摩罗什寺举行了舌舍利塔的修复开光仪式。距今1600多年的鸠摩罗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规模修缮,古刹修缮资金200多万元全部来自于中国内地、泰国、印度等海内外信徒的捐助。鸠摩罗什在中国国佛教传播时期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四大佛经翻译家,被誉为“译经泰斗”。

寺院住持

理方法师,生于1970年,佛学博士,禅宗临济法脉第四十五代传人,天台宗第四十七世教观总持,法幢宗第四代继承人。现任武威鸠摩罗什寺方丈,武威市凉州区政协副主席,凉州区佛教协会会长,武威市政协常委,甘肃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88年9月在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礼谛显上师剃度出家,学修佛法。1992年考入九华山佛学,开始系统地接受佛教专业教育。1994年7月,理方法师又考入北京中国佛学院。经过四年的学修,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国佛学院的本科课程,于1998年在中国佛学院本科班毕业。1999年理方法师考入斯里兰卡(Sri Lanka)克拉尼亚(Kelaniya)大学巴利语佛学研究所。2001年在斯里兰卡克拉尼亚大学巴利语佛学研究所获佛学硕士学位。2002年4月,又考入克拉尼亚大学巴利语佛学研究所,攻读哲学博士,研究早期佛教说一切有部的名著《大毗婆沙论》,于2005年8月在克拉尼亚大学巴利语佛学研究所完成博士课程。2005年10月,理方法师得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长老付法授记,为佛教临济宗第四十五世传人,同时又被礼请出任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平沟寺住持。2006年1月,经中国佛教协会的推荐,理方法师应香港佛教联合会的邀请,到香港观宗寺,担任香海正觉莲社学务发展主任,负责香港佛教中学的佛学课程教育。2006年4月,理方法师代表香港佛教界出席参加了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7年8月,甘肃省兰州市佛教协会召开第七届代表大会,理方法师当选为兰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2007年12月,应武威市凉州区佛教协会与鸠摩罗什寺的邀请,理方法师回到武威鸠摩罗什寺担任住持,并任鸠摩罗什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同时增补为凉州区佛教协会副会长。2009年11月,在武威市凉州区佛教第四届代表大会上,理方法师当选为凉州区佛教协会会长。2010年11月,在甘肃省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理方法师当选为甘肃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10年12月21日,在政协武威市凉州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理方法师当选为凉州区政协副主席。在2011年1月4日,理方法师又被推选为武威市政协常务委员出席政协武威市二届五次会议。

学术新证

古人评价大师的翻译文采出众,不妨来感受一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简雅优美,包含无穷智慧的偈语,就是出自大师所译的《金刚般若波若蜜经》(即《金刚经》),这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段,被称为“六如偈”。意思是:世界上所有的由于因缘而合成的现象、事物,都是暂时的,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因为事物是由条件构成的,一旦事物存在的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所以一切事物都是暂时存在的,都会消散)。翻译就是:一切由条件构成的现象,都是虚幻的,好像梦幻泡影,好像露水闪电一样,应该这样看待这个世界。后世就以梦、幻、泡、影、露、电,比喻世事的空幻无常。明朝苏州才子唐寅(唐伯虎)晩年皈依佛教,号“六如居士”,“六如”就是取之于此,唐寅是前凉凉州唐辉之后,唐辉之母乃是前凉公主,即张轨之女。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可见对凉州祖先的敬重。罗什大师也许远在千年以前,留给后人的印象是模糊的,但“大千世界”、“一尘不染”、“想入非非”、“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火坑”、“烦恼”、“苦海”、“魔鬼”、“世界”、“未来”、“心田”、“爱河”……许许多多你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出自大师之手,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不曾走远。鸠摩罗什生平事迹新证——汉藏文献记载的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2期 作者:陈楠 摘 要:东晋十六国后秦时代的高僧鸠摩罗什,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著名译经家。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生平事迹的了解和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等为代表汉文史籍的记载。而在《红史》等藏文史籍之中,同样留下了关于鸠摩罗什的重要历史信息。通过对汉藏文献记载的综合考察,有关鸠摩罗什生平的一些隐而不显的关节,诸如吕光西征之议源出何人、鸠摩罗什生年的歧异所在、鸠摩罗什之死的政治隐曲,这类通过单一汉文史料无从定谳的问题,变得更形清晰和真切起来。通过以上讨论,不仅深化了我们关于汉藏文佛教史料各自特点与优长的认识,而且为二者之间更为广泛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思路。关键词:鸠摩罗什 生平事迹 佛教史料 汉藏比较鸠摩罗什(Kumārajīva),又译作“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或“什”,意译“童寿”,东晋十六国后秦时代的高僧,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有关鸠摩罗什的生平事迹,历来研究者多多,似无置啄之隙。然而,这些研究基本以汉文史籍作为支撑。近年以来,藏文史籍中有关于鸠摩罗什事迹的记载,也已引起有关学者的注意。[1] 笔者此文,不仅要指出汉藏文献记载的不同之处,而且将对几个相关问题作一深入讨论,以期对汉文文献记载的某些疑点提出个人见解,或可对传统结论有所修正与补充。一、汉文史籍中的鸠摩罗什事迹汉文史籍所载鸠摩罗什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出三藏记集》及《高僧传》等文献:鸠摩罗什之父为天竺人,母为龟兹王妹,出生于今新疆库车。幼年出家,去克什米尔学习梵语及小乘经典,后改学大乘,成为中观宗大师。公元4世纪末,随吕光东来凉州,驻留17年,遂通晓汉文。姚秦弘始三年(401年),被迎至长安,此后于13年间,先后译出《金刚经》等大小品般若、《法华》、《无垢称经》,以及龙树所著《中论》、《百论》、《十二门经》、《大智度论》等。(一)鸠摩罗什的出身及出家学佛综考各种史传,关于鸠摩罗什的身世,《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及《晋书》等记载均大同小异。兹引《出三藏记集》的记载如下:鸠摩罗什,齐言童寿,天竺人也。家世国相。什祖父达多,倜傥不群,名重于国。父鸠摩炎,聪明有懿节。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度葱岭。龟兹王闻其弃荣,甚敬慕之。自出郊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才悟明敏,过目必能,一闻则诵。且体有赤黡,法生智子,诸国娉之,并不行。及见炎,心欲当之。王闻大喜,逼炎为妻,遂生什。[2]鸠摩罗什,梵文作Kumārajīva。关于这个名字,《高僧传》云:“一名鸠摩罗耆婆。外国制名,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焉。”[3] 实际上,“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均为梵文Kumārajīva 的音译,“齐言‘童寿’”,应为“秦言‘童寿’”。[4] 梵字Kumāra,意为“少年、童子”之意,藏文中犹有此词,源自梵文,写作 Kumvara ,音近“鸠摩罗”,意思相同。而梵文jīva 确有“寿命、生存”之意。按史传记载,鸠摩罗什的母亲名字应为“耆婆”。罗什自幼跟随母亲耆婆,而耆婆生罗什后不久,自己也出家修行去了。罗什长至七岁,亦随母亲一道出家修行。如史传所云:“顷之,其母出家修道,学得初果。什年七岁,亦俱出家,从师受经。”[5] 鸠摩罗什随母出家后,初学小乘佛教,先后游学至罽宾、沙勒等地,遇名德法师盘头达多,此人是罽宾王之从弟,学识渊深,“三藏九部,莫不缕贯”,声名远播西域诸国。鸠摩罗什师从盘头达多,诵习“杂藏、中阿含、长阿含,凡四百万言”。[6] 之后,又诵习《阿毗昙》、《增一阿含经》等小乘经典。几年之后再回龟兹,已是声名大振,更兼“博览四韦陀、五明诸论,外道经书,阴阳星算,莫不究晓。妙达吉凶,言若符契”。[7]其后,鸠摩罗什又转学大乘佛学。关于转学大乘的经历,史传中有生动的描述:后从佛陀耶舍学《十诵律》,又从须利耶苏摩谘禀大乘。乃叹曰:“吾昔学小乘,譬人不识金,以鍮石为妙矣。”于是广求义要,诵《中》、《百》二论。于龟兹帛纯王新寺得《放光经》,始披读,魔来蔽文,唯见空牒。什知是魔所为,誓心愈固,魔去字显,仍习诵之。后于雀梨大寺读大乘经,忽闻空中语曰:“汝是智人,何以读此?”什曰:“汝是小魔,宜时速去!我心如地,不可转也。”停住二年,广诵大乘经论,洞其秘奥。后往罽宾,为其师盘头达多说一乘妙义。师感悟心服,即礼什为师,言:“我是和上小乘师,和上是我大乘师矣!”[8]在汉文史传中,关于鸠摩罗什出身及学佛经历的记载较为详尽,但对其父亲鸠摩罗炎的记载却很简单,只说为龟兹王“请为国师”之后,便无下文。而鸠摩罗什转学大乘之后,亦无更多关于其成就的介绍,便声名卓著,以至于“西域诸国伏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讲说,诸王长跪高座之侧,令什践其膝以登焉”。[9] 笔者认为,汉文史传的记载有前后矛盾之处,此疑点将于下文援引藏文文献时辨证之。(二)鸠摩罗什东来凉州的原因公元4世纪后期,正值北方十六国时期。氐族豪酋苻坚(338—385年,357—385年在位)于357年建立前秦政权,以王猛辅政,势力浸强,先后攻灭前燕、前凉、代国,统一了北方大部地区。苻坚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他不仅梦想消灭东晋,一统中原,也想效法汉代帝王,有经略西域诸国的宏图大志。建元十四年(378年)九月,“秦凉州刺史梁熙遣使入西域,扬秦威德。冬,十月,大宛献汗血马”,苻坚效法汉文帝拒绝汗血马的故事,“命群臣作止马之诗而反之”。[10] 苻坚对大宛的汗血马没有兴趣,但他对西域的一个特殊人物有兴趣,这个人就是鸠摩罗什。史传记载:“什道震西域,声被东国。苻坚建元十三年,岁次丁丑,正月,太史奏有星见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素闻什名,乃悟曰:‘朕闻西域有鸠摩罗什,将非此耶?’”[11] 将上述两条资料参而读之,不难发现,苻坚于建元十四年派遣使者入西域,不仅是“扬秦威德”这样的务虚使命,还应负有寻找“大智大德”之人鸠摩罗什的具体任务。及至建元十八年(382年),车师前部王弥窴(又作弥第)、鄯善王休密驮来朝,终于促成苻坚下令吕光率部出征西域。关于这次用兵,史籍文献记载颇多:九月,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入朝于秦,请为向导,以伐西域之不服者,因如汉法置都护以统理之。秦王坚以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总兵十万,铁骑五千,以伐西域。[12]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朝于坚,坚赐以朝服,引见西堂。窴等观其宫宇壮丽,仪卫严肃,甚惧,因请年年贡献。坚以西域路远,不许,令三年一贡,九年一朝,以为永利。窴等请曰:“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请乞依汉置都护故事。若王师出关,请为向导。”坚于是以骁骑吕光为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与陵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等配兵七万,以讨定西域。[13]坚既平山东,士马强盛,遂有图西域之志,乃授光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将军姜飞、彭晃、杜进、康盛等总兵七万,铁骑五千,以讨西域。[14]秦吕光行越流沙三百余里,焉耆等诸国皆降。惟龟兹王帛纯拒之,婴城固守,光进军攻之。[15]建元十九年(383年),吕光西出玉门关,用兵西域,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光抚宁西域,威恩甚著,桀胡王昔所未宾者,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16] 苻坚惨败淝水之役后,负伤回朝,闻知吕光平定西域,“以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本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但至此时,前秦已是强弩之末,河西诸部纷纷脱秦自立,“道绝不通”,苻坚诏旨已无法到达西域了。吕光奉命出征却无法凯旋还朝,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光既平龟兹,有留焉之志”。此时,正是鸠摩罗什帮他出谋划策,“时始获鸠摩罗什,罗什劝之东还……”。[17]二、藏文史籍中的相关记载辨析藏文史籍关于鸠摩罗什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历史名著《红史》(Deb ther dmar po)。[18] 这部史籍成书于元至正年间,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记述印度古代王统及释迦世系、汉地历代皇帝事迹以及蒙古王统世系,第四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主要内容是吐蕃王统及西藏后弘期各教派的源流及相关历史。作者在记述汉地历史之时,不仅参考了大量藏文历史文献,还参考了汉文史学著作,同时也收录了汉文史籍以外的新材料,诸如为许多学者所熟悉的南宋末代皇帝的最终结局等内容。当然,其中所涉及的材料,有许多是援引当时的藏译文本,几经辗转,某些朝代名称、人名、地名等极易搞错,如不核实藏文原文,不了解汉地历史背景,仅作简单的文字解读,往往说不清楚,或者以讹传讹。相比而言,其中关于鸠摩罗什的记载,是藏文史料中涉关汉地历史人物比较详尽的篇章。许多细节记录,可补汉文史传之缺失。(二)鸠摩罗什父子及鸠摩罗什的生年《红史》记载,吕光出兵西域要得到龟兹国的班智达,应该是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藏文称鸠摩罗室利):大军到达该地时,该地国王问道:“上国与我等并无仇怨,大军为何来此?”将军回答说:“要取觉卧佛像、佛祖舍利、班智达三者,若不与即行交兵。”国王说道:“我处实有觉卧像和佛骨舍利,可以送上,但班智达已于去年去世,遗有一子,名叫鸠摩罗穷哇(Ku ma ra chung ba),年届十八,也可送上。”将军统兵将这些带回。路上将军想道:佛祖舍利亦不知真假,带回此小儿(byis pa)恐无甚大用。因此一路上对(鸠摩罗穷哇)不甚礼敬。一日,彼等正骑马赶路,路边有一母马长嘶一声,将军战马也随之长嘶一声。此时班智达不禁失笑,将军问他因何发笑,班智达说:“此母马有一马驹因食草饮水滞留在后,母马担心它在众军队列中迷路,故向马驹呼唤:我在这里,快速赶来,记住不要迷路。”将军对班智达此语疑惑不信。片刻之后,果见路边有一马驹正在吃草,将军之乘马长嘶一声,那小马驹也长嘶一声,立即奔跑过来。于是将军传令让众军让开道路,让马驹跑到母马跟前。将军由此对班智达产生敬信。此后又有一日,军队准备在一座山的山腰上扎营夜宿,班智达阻止说:“我等不能在此夜宿,今夜将发洪水,在此扎营恐众军会被洪水冲走。”于是军队移至十多里外的山顶上驻扎。当夜果然洪水暴发,山的四周围被洪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从此以后,将军对觉卧佛像、班智达和佛祖舍利三者产生虔敬信仰。[33]关于吕光获得鸠摩罗什及返回东土的过程,《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及《晋书》各传记载,几乎完全一致。现摘要如下:十九年,既遣骁骑将军吕光将兵伐龟兹及焉耆诸国。临发,(坚)谓光曰:“闻彼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光军未至,什谓其王帛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纯不从而战,光遂破龟兹,杀纯获什。光性踈慢,未测什智量。见其年尚少,乃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苦到。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所苦辞?”乃饮以淳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遂亏其节。或令骑牛及乘恶马,欲使堕落,什常怀忍辱,曾无异色,光惭愧而止。光还中路,置军于山下,将士已休。什曰:“不可在此,必见狼狈,宜徙军陇上。”光不纳,至夜果大雨,洪潦暴起,水深数丈,死者数千。光始敬异之。[34]比较汉藏文记载,基本史事趋于一致:吕光西征龟兹,获得鸠摩罗什,见其年少,不很礼敬;回军途中,通过预知洪水事,始对鸠摩罗什产生敬意。但在具体细节上,还有很大差异。藏文资料认为,随吕光东行的是“鸠摩罗穷哇”,按“穷哇”(chung ba)藏文意为“小”,小鸠摩罗是老班智达鸠摩罗室利之子,时年18岁。而在汉文史传中,完全没有提到这层意思。但比较各种文献记载,又有诸多前后矛盾及不合逻辑之处,令人费解。据汉文史传记载,鸠摩罗什生于公元344年,前秦王苻坚早在建元十三年(377年)就已是“素闻什名”,而为要得到这样一位大智大德之人,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劳师袭远。而当吕光“杀纯获什”后,却又“见其年尚少”,“以凡人戏之”,“强妻以龟兹王女”,甚至于让他骑牛和恶马等等。吕光征龟兹,是在建元十九年,前后用两年时间,回军途中已是公元384年。如其生年属实,鸠摩罗什已是40岁了。显然生年与事实不符,否则一切都无法解释。而且,吕光强迫鸠摩罗什妻娶龟兹王女时说:“道士之操不逾先父,何所苦辞?”这句话耐人寻味。这里使人似乎看到了一直藏在背后的一个影子,鸠摩罗什的父亲,龟兹国国师。吕光攻取龟兹国期间,一定对龟兹国师鸠摩罗室利(鸠摩罗炎)的事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吕光将鸠摩罗什与其父亲比较,其父“聪明有懿节”,还不是娶了龟兹王的妹妹,无论学识还是地位,都远不如父亲的鸠摩罗什,为什么还要苦苦拒绝呢?这也是应了一句俗语,和尚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细致研究各类汉文文献记载,再比较藏文文献,笔者认为:早在建元十三年就已“道震西域,声被东国”者,当是鸠摩罗什之父,龟兹国师鸠摩罗室利(或鸠摩罗炎),或称作老鸠摩罗什。因单从名字上来说,鸠摩罗室利与鸠摩罗什只有译音与用字的差异。建元十八年,车师前部国师鸠摩罗跋提对苻坚所提到的“班智达”,也是指老鸠摩罗什,在当时“西域诸国伏什神俊,咸共崇仰。每至讲说,诸王长跪高座之侧,令什践其膝以登焉”。另外,藏文史料中有老班智达已于去年去世之记载,再仔细分析汉文史传中的一段话:“光军未至,什谓其王帛纯曰:‘国运衰矣,当有勍敌。日下人从东方来,宜恭承之,勿抗其锋。’”笔者认为,这句话应出自龟兹国师老班智达之口,而且口气像是临终遗言,预见将有来自东方的“勍敌”进攻龟兹,抵抗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顺从为宜。如果按照藏文史料记载,鸠摩罗什生年应在建元元年,即365年。当然,单凭这条史料就做结论,不免有些武断。关于鸠摩罗什生年的质疑,笔者现援引另外一条记载,以备参考:鸠摩罗什初学小乘,9岁随母往罽宾学佛,12岁时又随母返龟兹,途中进至沙勒国,在沙勒国时曾师从佛陀耶舍学《十诵律》。[35] 据史传记载:佛陀耶舍罽宾人,出身婆罗门贵族,13岁出家学佛,27岁受具足戒,其后至沙勒国,得到沙勒国太子达摩弗多赏识及资助,“罗什后至,从其受学《阿毗昙》、《十诵律》,甚相尊敬。什随母东归,耶舍留止。顷之王薨,太子即位,王孙为太子。时苻坚遣吕光攻龟兹,龟兹王急,求救于沙勒,王自率兵救之,使耶舍留辅太子委以后任。救军未至而龟兹已败。王归,具说罗什为光所执,乃叹曰:‘我与罗什相遇虽久,未尽怀抱,其忽羁虏,相见何期?’”[36]约于姚秦弘始三年(401年)前后,佛陀耶舍亦东来姑臧来寻找鸠摩罗什,而此时鸠摩罗什已被姚兴迎至长安。鸠摩罗什听说其师佛陀耶舍已在姑臧,劝说姚兴将其迎至长安,先后诵译《昙无德律》、《长阿含》等经典,至弘始十五年(413年)返回罽宾国,还曾“寻得《虚空藏经》一卷,寄贾客传与凉州诸僧,后不知所终”。[37] 根据这段记载,基本可以明确,鸠摩罗什年龄应比佛陀耶舍小15岁以上。如鸠摩罗什生于公元344年,示寂于弘始十五年(413年),则其师佛陀耶舍东来长安已近80岁,弘始十五年再返回罽宾已近九旬。考其在长安诵译佛经等活动,以如此高龄亦难以置信。(三)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的死因关于鸠摩罗什到长安以后的事迹及其死因,《红史》中的记载如下:后来,当了国王的丞相后裔从当了国王的将军那里迎请觉卧像、佛祖舍利,班智达到长安[38],他对班智达十分优礼尊崇。因班智达有十位夫人,所以僧人们对他并不信服。一天,寺院敲响檀板(gahan dehe)[39],召集午饭诵经法会(chos ston la tshogs)时,班智达未给僧众供给饮食,而是给每个僧人发一碟钢针,僧人们谁都不能把钢针吃下。此时班智达言道:“你们这些洁净僧人(dge vdun gtsang ma)不能食针,我这戒律不净的僧人(bslab pa mi gtsang ba)却能吃下。”说完后将所有钢针吃下,从此僧众对班智达的疑惑全部消除。后来,班智达有一个名叫Cevu和尚的门徒,学问甚佳,国王对他非常信重喜爱,因此不再宠爱王后,甚至避而不见。王后非常恼怒,于是将自己的一只绣花鞋藏到Cevu 和尚的坐垫之下。然后到国王面前哭诉道:“班智达对我非礼,我坚决不从,他夺走了我的鞋。”国王对此虽然不信,但身边大臣们前去查看时,从班智达坐垫底下找出了王后的鞋子。因此将班智达问罪斩首,流出的鲜血变成奶子。班智达自己用手将头重新安上,并到寺院中向大众讲经,之后头落到胸前去世。[40]鸠摩罗什娶有十位妻子及吃下钢针之事,汉文史传中亦有记载,与藏文记载大同小异,兹不赘论。而所谓“将班智达(鸠摩罗什)问罪斩首,流出的鲜血变成奶子”,实乃佛教历史上习见的“流血成乳”之说,特用于表示遭受一种冤狱。同样在《红史》之中,还记载着南宋少帝赵显被元英宗冤杀之后“出白色血”的故事,[41] 情形与此相同。对于鸠摩罗什的死因问题,汉文史传则是语焉不详,讳莫如深:什临终,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异世,恻怆何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若所传无谬,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晋义熙中卒于长安,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化,唯舌不变。[42]什未终日,少觉四大不愈,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未及,致力转觉危殆,于是力疾与众僧告别曰:“因法相遇,殊未尽伊心,方复后世,恻怆可言!自以闇昧,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存其本者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是岁晋义熙五年也。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43]此处《高僧传》所载鸠摩罗什的卒年有误,应为弘始十五年(413年)。汉文史传虽未明言鸠摩罗什死因,但字里行间似有隐曲之处。早在鸠摩罗什随母出家学佛之时,其母欲往天竺,临行前“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什曰:‘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朦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44]联系史传前文,也可推测鸠摩罗什在长安,并非寿终示寂,而是死于非命。姚秦时期,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僧人集团。这一集团内,网罗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界的许多俊杰人才。他们献身佛教事业,以译经、说法、传教为主要任务。而国主姚兴虽崇仰佛教,但同时也想从中选取人才,以满足自己治理军国要政及对外扩张兼并的需求。据《弘明集》卷十一所收姚兴《与恒标二公劝罢道书》及道恒、道标《答秦主书》等记载,姚兴曾多次诏请道恒、道标还俗从政,但皆遭婉拒。最后,不得不请求鸠摩罗什及担任悦众的僧迁帮助劝说,但同样没有成功。从这些史实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姚秦内部,已隐伏王权与教团的矛盾。[45] 结合上述藏文记载分析,王后失宠与设计构陷鸠摩罗什师徒,从而导致鸠摩罗什被杀害,表面上看是鸠摩罗什师徒与宫廷后妃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更深层的是鸠摩罗什僧团受到秦主姚兴的礼遇尊崇,引起朝臣及后妃们的不满,从而联手出击,制造了这场佛门血案。接下讨论藏文史料中的“Cevu 和尚”究竟是谁。对于此人,《红史》、《汉藏史籍》的汉译本均译作“周和尚”,但并未指出其到底是鸠摩罗什的哪位弟子。考察cevu的用例,在前文所引《红史》吕光自西域还军的段落之中,以cevu mkhar对译汉文“州城”。若依现代藏语,cevu发音类似“叫”。而在拉萨《唐蕃会盟碑》(823年)南侧藏汉对照的汉官题名中,则以藏文Keng cevu yun音译唐官“京兆尹”,即以藏文cevu字对应汉文“兆”字;此外敦煌文书中汉藏对音的写卷内,也常以“朝”、“招”、“昭”、“照”、“咒”等字对译cevu字。 据此,从译音用字和史实两个方面综合判定,所谓“Cevu 和尚”应是“肇和尚”无疑,即是鸠摩罗什最优秀的弟子僧肇。僧肇(384—414年)出身贫寒,曾以“佣书为业”,原崇尚老庄之学,出家后以擅长般若学著称。他是鸠摩罗什众弟子之中最有才华者,其《般若无知论》深受鸠摩罗什的赞赏,时人称之为“解空第一”。据史传记载,“什亡之后,追悼永往,翘思弥厉,乃著《涅槃无名论》。……晋义熙十年(414年)卒于长安,春秋三十有一。” 就在鸠摩罗什去世的次年,僧肇亦追随其师而去。上引史传之中,并未提及僧肇去世的原因,然而联系汉藏文献记载,亦可推知僧肇之死与鸠摩罗什的某种连带关系。另外,前文提及鸠摩罗什的老师佛陀耶舍,亦于弘始十五年再返回罽宾,可以想见也是受到鸠摩罗什的某种牵连。关于鸠摩罗什之死的相关记载,另一部藏文史书《汉藏史籍》与《红史》颇有些歧异。请看《汉藏史籍》的相应部分:(鸠摩罗什)有一名弟子,名叫Cevu和尚,学识博通,亦称班智达。后因皇帝之长妃对他怀恨,将其处死。砍头之时,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奶子。他用手将自己的头放到脖子上,回到寺中,对众弟子说业果等教法,直到头落入怀中而身亡。若仅就这段文字本身来讲,受诬被杀、流血成乳者,似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然而,笔者以为并非如此。《红史》关于汉地历史的记载,历来受到藏族史家的推重和信服,遂成后世藏文史册据以采录的资料来源。按《汉藏史籍》晚于《红史》成书71年,分析《汉藏史籍》的这段记载及前后文内容,不仅在篇幅上比《红史》大为省略,而且在表述上颇有依《红史》采编删改的意味,不能全然据信。从离世的先后时间等情形分析,鸠摩罗什及弟子僧肇之死,乃是因为卷入了同一场冤狱之中。而以实际的声望地位判断,当时鸠摩罗什应该首当其冲,其后遂有僧肇被执杀之事。汉文史传言及僧肇之死,仅称“卒于长安”,用语何其简略隐晦,不能不令人生疑!《景德传灯录》记载:“僧肇法师遭秦主难,临就刑说偈曰:‘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原注:玄沙云:‘大小肇法师临死犹寱语。’)” 学界多以为此说不足据,汤用彤先生曾评论道:“按唐以前似无此说,偈语亦甚鄙俚,必不确也。”  然就藏文史料提供的种种线索来看,此说也绝非附会者所能想见。僧肇“春秋三十有一”,实可谓英年早逝,应当是死于非命。正因如此,对于鸠摩罗什师徒之死,汉文佛教史料多有避忌,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参考文献[1] 王璞:《〈红史〉考述二则》,《正观》第44期,2008年3月25日。此文援引藏文史书《红史》关于鸠摩罗什的记载,并与汉文史传内容进行比较,列举其间互不相符之处。[2]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30页。[3] 慧皎:《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1页。[4] 按宋本、碛沙本、元本、明本《出三藏记集》皆作“秦”,苏晋仁先生《出三藏记集》点校本依丽本定为“齐”。“秦”、“齐”二字,不过是相近时代的不同名称而已,并无实际差异。但因鸠摩罗什应属后秦时代人,所以“秦”字更合情理些。[5]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0页。[6]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0页。[7]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1页。[8]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1页。[9]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1页。[10]《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三年九月、十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287页。按汉文帝拒绝汗血马之事,参见《资治通鉴》卷13,汉文帝前元年,第443页。[11]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2页。[12]《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九月,第3300页。[13]《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11页。[14]《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4页。[15]《资治通鉴》卷105,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第3316—3317页。[16]《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5页。[17]《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6页。[18] 蔡巴·贡噶多吉(Tshal pa Kun dgav rdo rje)所著《红史》,成书于1363年。1981年,民族出版社根据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和西藏自治区档案局收藏的手抄本,整理出版了藏文铅印本,并附有著名藏族学者东噶·洛桑赤列(Dung dkar Blo bzang vphrin las,1927—1997年)先生在对七种不同版本精细比勘基础上所作的683条校注。陈庆英、周润年的汉译本《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本文的汉译文,基本参照汉译本,个别之处有所修正。[19]《红史》,藏文本第13页,汉译本第12页。[20]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8《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抄序》,第289页。[21]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阿毗昙心序》,第377页。[22] 车师:古西域国名。原名姑师,汉分其地为车师前后两部,后皆属西域都护。车师前部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遗址。汉时曾设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南北朝时,车师前部属北魏,因遭北凉攻击,公元450年西迁焉耆东部地区。[23] 参见萨迦·索南坚赞(Sa skya bSod nams rgyal mtshan):《西藏王统记》(rGyal rabs gsal bavi me long),藏文本,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14页;刘立千汉译本,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页。[24]《红史》,藏文本第13页,汉译本第12页。[25] 参见释迦·仁钦德(Shvakya Rin chen sde):《雅隆尊者教法史》(Yar lung jo bovi chos vbyung),汤池安汉译本,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19页。[26]《晋书》卷116《姚苌载记》,第2965页。[27]《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六月,第3295页。[28]《资治通鉴》卷104,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九月,第3300—3301页。[29]《红史》,藏文本第15页,汉译本第13页。[30]《红史》,藏文本第22页,汉译本第19页。[31] 参见《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6页。[32] 参见班钦·索南查巴(Ban chen bSod names grags pa):《新红史》(Deb ther dmar po gsar ma),黄颢汉译本,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页。[33]《红史》,藏文本第14—15页,汉译本第12—13页。[34]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2页。[35]《十诵律》: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根本戒律。佛家称背出律文而默修持谓诵,凡诵十回,依数分项记述,用以名经,故曰《十诵律》。原为后秦弗若多罗与鸠摩罗什共译,弗若多罗示寂后,又由龟兹僧昙摩流支续译,成58卷。东晋时,经罽宾僧卑摩罗叉整理补充,发展为61卷。[36]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佛陀耶舍传》,第536页。[37]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佛陀耶舍传》,第538页。[38] 长安:此处藏文称之为京兆府King cang hu,唐代长安之别称。[39] 檀板:佛教召集僧人集会所用的一种发令工具。有八种样式,材料为担木,长短为一尺,两端粗中间细。参见东噶·洛桑赤列《红史》注释第117条,载于《红史》藏文本第260页、汉译本第174页。[40]《红史》,藏文本第15—16页,汉译本第13—14页。[41] 参见王尧:《南宋少帝赵显遗事考辨》,《西藏文史考信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第94—95页。[42]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4《鸠摩罗什传》,第535页。[43] 慧皎:《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高僧传合集》,第14页。[44] 慧皎:《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高僧传合集》,第12页。[45] 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73页。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