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庙
文昌帝君庙又称梓橦庙,即祭祀梓橦帝君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之庙,旧时士人多祀之,以求保佑功名。原有山门三间,筒瓦调大脊硬山顶,已拆除盖了楼房,现为小学。现存庙宇建筑尚完整。前殿名魁星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廊,旋子彩画。殿内金魁像一尊,高2.4米,一手持笔一手端砚, 足下镏金麒麟;文昌帝君像一尊,带木制雕龙神龛;十面二十四臂观音像一尊,已无存。殿前一皇帝敕谕碑,已埋入地下。殿后有嘉庆六年《御制护国文昌帝君庙旧碑》一通,螭首方座,通高3.98米,为清嘉庆皇帝撰文,大学士刘墉书,记载了文昌帝君庙的历史。
- 中文名
- 文昌帝君庙
- 又 称
- 梓橦庙
- 位 置
- 帽儿胡同21号
- 方 位
- 坐北朝南
简介
位于帽儿胡同21号,坐北朝南。据《光绪顺天府志》及《燕都丛考》记载:文昌帝君庙在地安门外之东,明成化年建,清嘉庆六年(1801年)重修。概况
中殿名敷文殿,面阔三间前出廊,进深七檩(10米),后正间带悬山抱厦,面宽5.67米,硬山调大脊筒瓦顶,旋子彩画,内檐砌上明造。殿内供奉文昌帝君坐像一尊,两侧为侍者(已无存)。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出廊,为筒瓦过垄脊大式硬山房。顺东西配殿向北,环中殿有转角连房,东、西、北各七间,筒瓦清水脊,东连房南三间和北房东两间已改建,北房中间为过厅门,通后院。后殿五间,前出廊,进深七檩,调大脊筒瓦硬山顶,现已改建;西耳殿小三间,前出廊,为筒瓦过垄脊硬山顶;东耳殿已拆除改为后院门。由后院向东即进入东跨院,北殿三间,前出廊;南殿三间,前后廊,东西耳房各一间;东配殿三间,前出廊,南耳房一间,均为筒瓦过垄脊硬山顶;西配殿已改建。整个庙宇建筑均成为民居。- 凌源 1天盛号石拱桥
- 龙城区 2云接寺塔
- 建平 3长城——燕长城遗址
- 喀喇沁旗 4东山嘴祭祀遗址
- 双塔区 5佑顺寺
- 凌源 6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 凌源 7红石山生态旅游区
- 朝阳县 8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
- 喀喇沁旗 9九泉莲花山
- 凌源 10金花山及汇善寺
- 凌源 11元宝山慈云寺
- 北票 12大黑山森林公园
- 凌源 13凌河广场
- 凌源 14金花山景区
- 凌源 15辽代古墓
- 凌源 16红石谷风景区
- 双塔区 17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 凌源 18青龙河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 凌源 19热水汤温泉
- 凌源 20河坎子景区
- 凌源 21十八里堡古塔
- 北票 22四合屯化石地质棚户走廊
- 北票 23冯素弗墓
- 北票 24白石水库
- 凌源 25万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