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关

“湖北关”又称“湖北口”,位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湖北口村与陕西省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交界处。湖北口回族乡即因此关而得名,是湖北省唯一以“湖北”冠名的地方行政机构。湖北关”北倚天堂山峰(海拔1799米)南麓,南接凤凰山垭。古城墙绵延数公里,残壁断垣依稀可见。关正中为拱形门洞,上有等距城垛,面西而立,气势雄伟,几经沧桑,修而复损 。
- 中文名称
- 湖北关
- 地理位置
- 湖北省郧西县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景点级别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规划中)
发展历史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郧西知县翁吉士亲临其地勘察,提出“据险筑关”,名曰“湖北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地乡绅捐资整修,门顶横额刻有“湖北关”三个大字,由时任县长柯愈珊题撰,后经战患,关体毁坏。这是当地政府第一次修复湖北关 。1987年,郧西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样复修,这是湖北关进行的第二修复 ,“湖北关”三字由时任县长张万锋所书。1999年,由鄂陕两省携手修建的秦亭与楚亭,在“湖北关”并蒂相望 。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进行了第三次修复 。2017年郧西县委、县政府规划打造湖北关3A级风景区,又对关上的两侧城垛进行了延伸建设,一头通往天堂山,一头通往陕西凤凰山 。景点特色
湖北关东至泗峡口集镇13公里,距县城168公里。西连陕西镇安,北近陕西山阳,南抵陕西旬阳,北距西安市285公里。车辆人畜常年通行,双边贸易十分活跃 。“湖北关”素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白莲教”义军首领王聪儿都曾在湖北关下屯兵血战。民主革命时期,贺龙、徐向前、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红25军和红74师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中原突围期间,是新四军五师重要活动区域 。湖北关位于湖北省最西端,三面环陕一面归鄂,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朝秦暮楚”的典故即源于此地。湖北关景区位于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西部的天堂山与凤凰山两大山系的接合部,关口松林中绵延数里的古城墙垛,似一条巨龙横卧 。- 北镇 1崇兴寺
- 义县 2奉国寺
- 古塔区 3广济寺古建筑群
- 北镇 4医巫闾山青岩寺风景区
- 凌海 5大笔架山
- 义县 6万佛堂石窟
- 凌海 7紫荆山
- 北镇 8北镇庙
- 北镇 9崇兴寺双塔
- 黑山 10蛇盘山
- 凌河区 11凌河水上公园
- 北镇 12广宁城
- 北镇 13医巫闾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
- 北镇 14医巫闾山大观音阁风景区
- 凌河区 15辽沈战役纪念馆
- 北镇 16医巫闾山灵山风景区
- 凌海 17翠岩山寺
- 北镇 18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 北镇 19医巫闾山辽代皇陵风景区
- 凌海 20锦州笔架山
- 北镇 21医巫闾山帝王谷风景区
- 古塔区 22锦州博物馆
- 北镇 23医巫闾山
- 北镇 24北镇李成梁石牌坊
- 北镇 25医巫闾山大芦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