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文庙

霍山文庙,前称圣庙, 亦称圣宫、孔庙、夫子庙 ,位于霍山县衡山镇文盛街中段,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占地面积约4027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52平方米。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又称圣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大殿后为崇圣祠、明伦堂,左后为藏经阁;殿左为东庑,右为西庑;殿前为戟门,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共45间均为小瓦、砖、石、木结构,现保存基本完整,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端庄宏伟,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
- 中文名称
- 霍山文庙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霍山县
- 景点级别
- AAA级景区
- 地 址
- 霍山城关镇文盛街东段
简介
霍山文庙,前称圣庙, 亦称圣宫、孔庙、夫子庙 ,位于霍山县城关镇文盛街中段,始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占地面积约4027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052平方米。 文庙建筑以院落为单位,四周筑有2.5米高的围墙。院落由主要建筑物“正殿”和“侧殿”,以及“回廊”、“耳房”等附属建筑物组成。各建筑物在组合布局上以“正殿”(大成殿,又名圣殿)的中线为轴线,其它建筑左右均衡对称分布。另外以大成殿的高度为准,各建筑高低起伏、变化有致,表现出一定韵律节奏的连续性。在材料上,文庙主要均为小瓦、砖、石、木结构。色彩上,以黑红为主。屋身梁、柱、墙、门、窗均为红色,屋顶皆为黑瓦,台基主要是大块青石。 文庙现存主体建筑大成殿(又称圣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大殿后为崇圣祠、明伦堂,左后为藏经阁;殿左为东庑,右为西庑;殿前为戟门,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戟门前过石拱桥为文庙大门,大门两边各有耳房。整个建筑群古朴典雅,端庄宏伟,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建筑结构
文庙各建筑的屋顶主要有重檐歇山顶、硬山顶另种形式,其中硬山顶的建筑都筑有山墙;屋身根据建筑物的主次不同,主要有大木小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 下面将主要对文庙的主要建筑——大成殿的结构做下介绍。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用大木小式构架,殿高8米左右。大殿前后檐各有6根檐柱,没有山柱。殿内处中柱外还有多根金柱。梁长四步,为五架梁结构。梁架中的叉手、托脚被取消,纵向的联系构件较少,襻间、串等也被统一成檩、垫、枋三位一体的标准作法(即"一檩三件")。大成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没有斗拱。屋檐转角翘起,翼角皆有装饰物。与各殿一样,大成殿亦为红墙、黑瓦,典雅庄重,又因其建筑宏大而更显庄严气派。整修建筑
霍山文庙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曾就原庙重加修缮,“使规制巍峨,精彩焕发,顿令邑中改观”,明崇祯八年(公元1653年)按原规模加以恢复,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由邑贡生,士民等乐输捐献,筹集巨资,将文庙整体建筑群扩大并进行大修。咸丰、同治年间也进行过修葺,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曾进行过整修。 984年,由省文物局拨款对将倾的大成殿进行彻底翻修,后由国家、省文物局,霍山县人民政府拨款连续修复了藏经阁、崇圣祠、明伦堂、东西庑、戟门、各宦祠、乡贤祠等主体建筑。 霍山文庙主要地位
霍山文庙为本县明、清以来 ,尊孔祭孔的场所。也是其时“法先圣先师”“重道隆儒”“兴化起教”供生员肄业的教育场地 ,故又名“学宫”。是儒生们朝拜先师孔子的地方,地位重要。- 绥棱 1四平山
- 安达 2安达市人民公园
- 肇东 3肇东生态博览园
- 兰西 4朱开山大院
- 明水 5明净寺
- 绥棱 6绥棱林业局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 望奎 7红光寺
- 肇东 8经教寺
- 海伦 9海北镇天主教堂
- 安达 10红星自然保护区
- 碑林区 11金龟山庄
- 绥棱 12金斗湾旅游区
- 安达 13红旗泡水库
- 安达 14731细菌特别实验场遗址
- 望奎 15林枫故居纪念馆
- 海伦 16王子洋度假村
- 肇东 17哈工大有机农业创意示范园
- 肇东 18绿梦庄园
- 海伦 19海伦三圣宫
- 安达 20东湖湿地
- 绥棱 21阁山旅游开发区
- 肇东 22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
- 肇东 23肇东普济寺
- 肇东 24中华万姓先祖纪念堂
- 肇东 25肇东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