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塔
双城塔又名大圣寺塔、地藏王塔,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镇南3000米的周家墩村。双城塔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平面,十三层,高约35米,底层边长4.5米。塔门位于东侧,塔内设有阶梯可通塔顶,一至二层、四至七层为穿心式阶梯,其余均为旋转式阶梯。第三、四层有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和平座组成;其余各层无平座,由塔身、铺作层、腰檐组成。塔身外檐一至三层为五铺作计心砖雕斗栱承檐,平座斗栱为四铺作;五、六层外檐斗栱为五铺作,逐跳偷心;七层以上为四铺作砖雕斗栱承檐,十层以上斗栱均无泥道栱。塔身外每层均有排列规整的未封闭洞口,应为建塔时搭建脚手架所留。塔内部通道顶部均有斗栱承托藻井、天花,天花以雕刻莲花、牡丹、双线纹等装饰;各层斗栱、腰檐、勾栏、门窗、藻井、神龛等均以特制砖拼装而成,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塔刹早年损毁。在二层内部天花斗栱和塔檐条砖上有模印“修塔陈陟记”铭文。红安双城塔为砖砌仿木阁楼式佛塔,平面六角,13层,通高35.4米。是宋代建筑塔形,是我国砖仿木结构佛塔的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 中文名
- 双城塔
- 又 名
- 大圣寺塔
- 地 址
- 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 塔 高
- 35米
名称
又名:大圣寺塔地址
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南3公里的周家墩村。历史记载
1.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部将邹普胜(当地人,后为太师)据此,建此塔。,13层,形态美观,气势凝重。塔内有阶盘旋至顶,眺望四周,远山近水,尽收眼底。2.在红安县七里坪柳林河畔的双城旧址之上,故又名双城塔。据县志记载,元末红巾军天完政权太师邹普胜等曾驻此,塔亦为此时所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十三层,高近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各层斗拱、檐角、勾栏、门窗、神龛均以特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其上所有莲瓣、牡丹、双钱等装饰花纹,精巧玲珑,布局有致。通体比例均衡,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具有宋代建筑风格。内有阶梯,盘旋至顶,远眺四周,令人心纵神驰。3.据传,此塔原址原为一座寺庙,和尚众多,香火旺盛。寺庙和有朋养猴之爱好,几经繁殖,猴群较大,经常盘绕于塔顶及各层沿壁及树枝上。由于孙悟空的传说,于日这座寺庙被人称为“大圣寺”。后来几经战乱,各尚逃散,猴群亦逃散。由于上述传说,现今仍有不少盗宝份子,认为此处必有镇塔之宝,经常盗挖,但均被村民发现而逃跑……4.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安双城塔名列其中。这是红安第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专家考证,该塔始建于元代,为宋型塔。红安县文物部门于1964年、1982年两次对该塔维修,现保存完好。- 阿城 1亚沟石刻
- 南岗区 2龙塔
- 南岗区 3哈尔滨文庙
- 阿城 4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遗址
- 南岗区 5颐园街一号
- 巴彦 6王脖子山遗址群
- 依兰 7依兰土城子遗址
- 尚志 8八里湾森林公园
- 尚志 9红豆杉景区
- 松北区 10哈尔滨极地馆
- 五常 11龙凤国家森林公园
- 五常 12龙凤山
- 宾县 13二龙山旅游风景区
- 松北区 14太阳岛公园
- 尚志 15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 道里区 16索菲亚广场
- 道外区 17哈尔滨游乐园
- 南岗区 18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 阿城 19森工平山旅游区
- 松北区 20东北虎林园
- 呼兰区 21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景区
- 宾县 22大青山风景区
- 南岗区 23黑龙江电视塔旅游区
- 道外区 24老道外文化旅游区
- 阿城 25哈尔滨金源文化旅游区